新型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376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新型猪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新型猪舍。



背景技术:

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根据饲养目的不同,可分为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等。喂饲和饮水一般在舍内进行,舍外留有猪群运动场或粪便通道,舍内用隔墙或隔栏分开。现有的行人通道都是设在相邻舍圈之间,这样就会大大浪费空间,且现有的喂料方式大多是采用人工投料,其劳动强度大,耗费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投料、节约人工成本、控制方便的新型猪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新型猪舍,它包括有由若干边栏围绕形成的猪舍,猪舍四周为行人通道,猪舍内腔通过若干条隔栏分隔形成舍圈,隔栏端部设有集合门,集合门上安装有喂饲机构,隔栏顶部设有水管,水管与舍圈内的水槽相连接,每个舍圈内的水槽均为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隔栏中部,另一个安装在隔栏下部。

所述的喂饲机构包括有料盘、储料筒、导料筒,其中,导料筒通过托环活动安装在集合门上,导料筒下方设有料盘,料盘中部下凹形成放料区,放料区两端的料盘底部下凹形成边槽,边槽深度大于放料区深度,导料筒下部延伸至放料区上方,导料筒底部边缘处设有三角形的拨料位,拨料位与放料区底部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形成出料口,储料筒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料室,导料室底部与导料筒顶部相连接,储料筒顶部与饲料输送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水槽内设有拨动控制阀,边栏上设有活动门。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四周为通道的方式,可以节省室内空间,将喂饲机构设在集合门上,使猪在饲养时养成在集合门区域活动的习惯,以利于成猪出栏,采用自动喂饲机构后无需人工投料,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且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喂饲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猪舍包括有由若干边栏围绕形成的猪舍,猪舍四周为行人通道,猪舍内腔通过若干条隔栏A1分隔形成舍圈,隔栏A1端部设有集合门A2,集合门A2上安装有喂饲机构,隔栏A1顶部设有水管A3,水管A3与舍圈内的水槽A4相连接,每个舍圈内的水槽A4均为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隔栏A1中部,另一个安装在隔栏A1下部,所述的水槽A4内设有拨动控制阀,边栏上设有活动门A5。所述的喂饲机构包括有料盘1、储料筒2、导料筒5,其中,导料筒5通过托环3活动安装在集合门A2上,导料筒5下方设有料盘1,料盘1中部下凹形成放料区8,放料区8两端的料盘1底部下凹形成边槽7,边槽7深度大于放料区8深度,导料筒5下部延伸至放料区8上方,导料筒5底部边缘处设有三角形的拨料位6,拨料位6与放料区8底部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形成出料口,储料筒2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料室,导料室底部与导料筒5顶部相连接,储料筒2顶部与饲料输送机构相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四周为通道的方式,可以节省室内空间,将喂饲机构设在集合门上,使猪在饲养时养成在集合门区域活动的习惯,以利于成猪出栏,采用自动喂饲机构后无需人工投料,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且控制方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