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富贵竹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富贵竹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植物,且大部分家庭或办公室常常用容器对富贵竹以水培方式进行养殖。
富贵竹的叶、茎、根均具观赏性,但水培的富贵竹,往往是将富贵竹插入到瓶体中,瓶体中装水,富贵竹的茎杆的底端与瓶体的瓶底接触。水培的富贵竹,水生根往往在茎杆的底端的斜切面的边缘处,根系生长往往没有向下的空间,根往往圈绕在一起,一时影响根须的观赏性;二是根须圈绕过密导致根部易腐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贵竹养殖装置,该养殖装置可以使富贵竹排布更均匀,且为根须向下生长提供空间,防止根须腐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富贵竹养殖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的瓶体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设有固定透孔,固定透孔固定富贵竹,固定座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瓶口,拉绳调整固定座的高度。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瓶体内设置固定座,利用固定座的透孔对富贵竹进行排布定位,通过拉绳调节固定座距离瓶底的距离,使富贵竹的底部与瓶体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富贵竹的根须具有向下生长的空间,增加根须的观赏性,且可以防止由于根须过密而导致的根部腐烂。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固定座设有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间隔设置,上固定座设有固定透孔,下固定座设有栅格。
通过间隔设置的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可以更好地对瓶体内的富贵竹进行限位,防止富贵竹歪斜,影响其茎杆的观赏性;下固定座设有栅格,富贵竹的根须可以通过栅格向下方生长。
所述的上固定座设有内座、外座,内座底部的外沿处设有挡片;外座与内座套接连接,外座与内座相领的侧面对应处设有槽体,每一对对应的槽体形成一个固定透孔。
通过设置内座、外座,可以利用内座、外座及其上的槽体对富贵竹进行固定。
所述的外座为分体式设置;外座分成2个以上的组成部份。
外座分成2个以上的组成部分,便于外座与内座的连接,方便将富贵竹置入到内座的槽体后,将外座卡接在内座上即可;为加强外座与内座的连接,在外座及内座相位置设置卡槽及卡凸,利用卡槽及卡凸对外座、内座进行固定。
所述的下固定座与上固定座相应的位置设有栅格。
通过设置栅格,栅格一方面可以对富贵竹的底部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使富贵竹的根须可以透过栅格向下方生长。
所述的栅格的孔径为4-7mm。
上述设置,使栅格对富贵竹形成支撑,且可以对容纳根须通过栅格的孔洞。
所述的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呈圆形,固定透孔、栅格呈环状设置在圆形的外部,圆形的中部设有横梁。
上述设置,一是使富贵竹沿瓶体的圆周均布;且富贵竹离瓶壁较近,中心处留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加水、加肥的管理;设置横梁,增加上固定座、下固定座的稳定性。
所述的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上固定座设有拉绳,拉绳的底端与上固定座连接,拉绳的顶端与瓶口的固定套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绳,可以方便的利用连接绳调节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之间的间隔,方便对富贵竹的固定;通过设置拉绳,可以方便的利用拉绳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通过拉绳进行固定。
所述的固定套为环状,固定套套接在瓶口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孔,拉绳的顶端通过固定孔与固定套拴接或卡接。
固定套为弹性套,固定套上设有固定孔,拉绳穿过固定孔后拴接固定或通过连接卡环卡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固定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座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固定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套;2-固定孔;3-拉绳;4-上固定座;5-连接绳;6-下固定座;7-瓶体;8-外座;9-内座;10-横梁;11-固定透孔;12-槽体;13-挡片;14-栅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富贵竹养殖装置,由瓶体7、固定座组成,所述的瓶体7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设有固定透孔11,固定透孔11固定富贵竹,固定座设有拉绳3,拉绳3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瓶口,拉绳3调整固定座的高度。
所述的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之间通过连接绳5连接,上固定座4设有拉绳3,拉绳3的底端与上固定座4连接,拉绳3的顶端与瓶口的固定套1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绳5,可以方便的利用连接绳5调节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之间的间隔,方便对富贵竹的固定;通过设置拉绳3,可以方便的利用拉绳3将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通过拉绳3进行固定。
所述的固定套1为环状,固定套1套接在瓶口上,固定套1设有固定孔2,拉绳3的顶端通过固定孔2与固定套1拴接或卡接。
固定套1为弹性套,固定套1上设有固定孔2,拉绳3穿过固定孔2后拴接固定或通过连接卡环卡接固定。
结合图1、图2、图5可知,所述的固定座设有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上固定座4与下固定座6间隔设置,上固定座4设有固定透孔11,下固定座6设有栅格14。
通过间隔设置的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可以更好地对瓶体7内的富贵竹进行限位,防止富贵竹歪斜,影响其茎杆的观赏性;下固定座6设有栅格14,富贵竹的根须可以通过栅格14向下方生长。
结合图1、图2、图4可知,所述的上固定座4设有内座9、外座8,内座9底部的外沿处设有挡片13;外座8与内座9套接连接,外座8与内座9相领的侧面对应处设有槽体12,每一对对应的槽体12形成一个固定透孔11。
通过设置内座9、外座8,可以利用内座9、外座8及其上的槽体12对富贵竹进行固定。
结合图3可知;所述的外座8为分体式设置;外座8分成2个以上的组成部份。
外座8分成2个以上的组成部分,便于外座8与内座9的连接,方便将富贵竹置入到内座9的槽体12后,将外座8卡接在内座9上即可;为加强外座8与内座9的连接,在外座8及内座9相位置设置卡槽及卡凸,利用卡槽及卡凸对外座8、内座9进行固定。
结合图5可知,所述的下固定座6与上固定座4相应的位置设有栅格14。
通过设置栅格14,栅格14一方面可以对富贵竹的底部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使富贵竹的根须可以透过栅格14向下方生长。
所述的栅格14的孔径为4-7mm。
上述设置,使栅格14对富贵竹形成支撑,且可以对容纳根须通过栅格14的孔洞。
结合图4、图5可知,所述的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呈圆形,固定透孔11、栅格14呈环状设置在圆形的外部,圆形的中部设有横梁10。
上述设置,一是使富贵竹沿瓶体7的圆周均布;且富贵竹离瓶壁较近,中心处留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加水、加肥的管理;设置横梁10,增加上固定座4、下固定座6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瓶体7内设置固定座,利用固定座的透孔对富贵竹进行排布定位,通过拉绳3调节固定座距离瓶底的距离,使富贵竹的底部与瓶体7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富贵竹的根须具有向下生长的空间,增加根须的观赏性,且可以防止由于根须过密而导致的根部腐烂。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