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中蜂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5760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球形中蜂蜂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蜂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中蜂蜂箱。



背景技术:

我国饲养的蜜蜂主要为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也是我国养蜂史上长期的当家蜂种,被列入我国《“三友”保护动物名录》,西方蜜蜂简称西蜂,西蜂,是我国一百多年前所引进的蜜蜂蜂种。中蜂嗅觉灵敏,能采集零星的多蜜种蜜源,中蜂比较耐寒,当西蜂外出会被冻死时,它能照常采集,中蜂飞行敏捷,能躲避蜜蜂敌害的捕杀,中蜂抗蜂螨危害,不需要使用有害药物防治蜂螨,西蜂螨害严重,需要不断地使用有害药物防治蜂螨,中蜂能够根据天气和蜜源情况自然地调节培育蜂儿的多少,消耗蜂蜜少,西蜂饿死也要产卵繁殖,耗蜜量巨大,在一般情况下,中蜂常年不需要管理,也不必人工饲喂,所生产的蜂蜜无污染,为纯天然原生态多蜜种的中蜂蜂蜜。以上优点是西蜂无法比拟的,因此,中蜂很适应我国广大山区和所有的农村地区,以及果园定地饲养,特别适应农村中,零星分散的各个家庭住所和现代别墅定地饲养,它不仅能酿造蜂蜜供人们享用,而且又为农作物和果树授了粉,并可供人们观赏和能分泌蜂毒为人们防治疾病。目前,公知的新式中蜂蜂箱都是使用一百多年前,我国引进的西蜂蜂箱,或根据西蜂蜂箱的形状适当地改变其长、宽、高尺寸制成,它的基本构造都是使用4块木板合围成1个长方形的箱体,箱体下面固定1块平板箱底,比如引进的郎式标准西蜂蜂箱、我国的高窄式和从化式中蜂蜂箱等等。使用时,在蜂箱中安放多个活动巢框,中蜂在活动巢框上筑造成巢脾,在巢脾上贮存蜜粉和繁育蜂儿,它能将1群强壮的中蜂群体,分为2群或3群和4群来快速繁殖饲养,取蜜时,取出巢脾,清除巢脾上的蜜蜂,将贮存蜜粉和繁育蜂儿的巢脾放入摇蜜机中,离心分离蜂蜜。但是,中蜂属弱小群势蜂种(每个中蜂群体只有约5000只~15000只蜜蜂,每个西蜂群体拥有约15000只~50000只蜜蜂),长方形的蜂箱不能使中蜂结成球形蜂团来调节温度(蜂群内部温度需要保持在34~35度),不符合中蜂的自然生活习性,使边角上出房的幼蜂寿命短,平板的箱底,不能自然地排除箱底的废弃物,使巢虫在废弃物中滋生蔓延,并毁灭整个中蜂群体,通常新式中蜂蜂箱都搁放在地上饲养,不能避免蜂箱潮湿和蚂蚁爬入蜂箱危害蜂群。目前,公知的老式中蜂蜂箱,是我国千百年来至今所使用的中蜂蜂箱,它的基本构造都是使用空心树段、木桶和编制竹条笼或树条笼粘上泥土制成,蜂箱中没有巢框,由中蜂自然生存繁殖,立放或卧放饲养,卧放的能自然地排除箱底的部分废弃物,并能够搁放在墙壁上使用,它们都能使中蜂结成球形蜂团来调节温度,符合中蜂的自然生活习性,平常不需要管理,待蜂巢中有足够的蜂蜜时取蜜,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取1次或2次蜂蜜,所取的蜂蜜为纯天然原生态多蜜种的中蜂蜂蜜。但是,它不能方便地取出蜂蜜,取蜜时,十分困难,只能采用毁灭蜂巢的方法来取出蜂蜜,有的甚至于采用将中蜂蒸杀死亡后取蜜,取蜜中,幼虫和被损伤幼虫的体液以及巢脾和其它杂质被同时混合在蜜中,使原本是纯天然原生态多蜜种的中蜂蜂蜜被二次污染。取蜜后,原有的巢脾被毁灭性地破坏了,使中蜂难以恢复正常,造成中蜂群体大衰减或弃巢飞逃。它还不能将1群强壮的中蜂群体,人为地分为2群或3群和4群来快速繁殖饲养,也不能人为地更换优良蜂种,更不能查看中蜂群体内部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中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球形中蜂蜂箱,以克服现有的中蜂蜂箱不能使中蜂结成球形蜂团,不能自动排除箱内废弃物,老式中蜂蜂箱不能查看中蜂群体内部的状态,取蜜十分困难,蜂箱底部靠近地面不能避免蜂箱潮湿和蚂蚁爬入蜂箱危害蜂群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球形中蜂蜂箱,包括安装架、上罩、下罩和若干圆形的巢框,所述安装架为圆环板状,安装架的内侧设有若干沿安装架直径对称分布的插槽,所述巢框插入两个对称分布的插槽中;安装架的外侧固定有多个吊挂装置,所述上罩和下罩均分别卡接固定在安装架的上、下两端;所述上罩和下罩均为双层结构的半球形罩体,所述上罩外层的球面顶部设有饲喂管,上罩内层上设有若干饲喂孔;所述下罩外层的球面顶部设有进箱孔,下罩内层为球形透明网板,下罩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下罩卡接固定在安装架的下端,将若干不同直径大小的巢框插入到安装架上对称的两个插槽中,巢框的底部与下罩内层的网板相抵,上罩固定在安装架的上端与下罩共同形成内部中空的球形蜂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的巢框形成球形的巢框团,蜂群在蜂箱内的球形巢框团上结团筑巢,这样使得中蜂能够在蜂箱中结成球形蜂团,利于蜂群内部温度调节。上罩内层与外层之间的空隙和内层上的若干饲喂孔共同形成饲喂通道,饲喂的糖浆能够沿上罩内层的球形曲面分散到每个巢框上。下罩内层上的网格、巢框之间的间隙、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为蜂群进出的通道,网板状的下罩内层使得蜂群产生的废弃物能够排出到下罩内外层之间的空隙中,球形的下罩和球面顶端的进箱孔使得废弃物能够沿球面自动排出到蜂箱外;可拆卸连接的下罩内层和外层、透明的球形网板状内层使得可以拆除下罩外层直接观察蜂团底部的情况。卡接固定的上罩和巢框插装在安装架上,活动的巢框便于取出巢框观察蜂群内部的状态和使用摇蜜机进行离心取蜜,取蜜更方便。安装架上固定吊挂装置便于将蜂箱吊挂安装,避免蜂箱底部贴近地面受潮或蚁虫危害。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中蜂结成球形蜂团,有利于中蜂群体强壮,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拆掉球形下罩外层,能快速检查处理蜂箱中各个巢框下部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巢框下部有无王台,不影响蜂团繁殖幼蜂所需要的衡定温度和使中蜂群体少受干扰。蜂箱中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底部的排渣孔自然的排除在箱外,避免了箱底废弃物滋生巢虫的危害。活动式巢框不但取蜜方便,取蜜时,可选择非繁殖区巢框取蜜,繁殖区能保持正常的繁殖温度,保证了中蜂蜂蜜的质量和提高了中蜂蜂蜜的产量。蜂箱模拟野生蜂巢采用吊挂安装,远离地面,避免受到潮湿和蚁虫入箱对蜂群造成危害。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吊挂装置为一体成型在安装架外侧的四个吊板,四个所述吊板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安装架的外侧,每个吊板上均设有圆形的吊装孔。这样设置在安装架的外侧设有四个吊装孔,可通过在吊装孔处固定挂绳等将蜂箱悬挂吊装,四个吊装孔使得能够从四个方向共同对蜂箱进行吊挂,可采用两根交错的挂绳,挂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个吊装孔处,成本低,将蜂箱的重量分散到四个吊板上的挂绳上,每个吊板和挂绳受力更均匀,蜂箱更加稳定。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卡钩,每个卡钩均朝向安装架的外侧,所述上罩和下罩的平面端设有与卡钩对应的卡槽。这样设置采用卡接连接安装架和上、下罩,连接简单易操作,还能保证上、下罩和安装架在竖直方向的连接强度;卡钩朝向安装架的外侧便于清理夹杂在卡钩和卡槽之间的杂质,保证卡钩和卡槽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所述饲喂孔与巢框交错分布,饲喂孔位于相邻两巢框之间的缝隙对应的上罩内层上。这样设置使得从饲喂管中进入蜂箱的糖浆等饲料能够通过巢框之间的缝隙顺畅的流到巢框表面为蜂群进行补饲,糖浆不会粘接在巢框的外缘,减少浪费,避免巢框被糖浆粘接固定在安装架上导致取蜜操作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架1、吊板11、吊装孔12、卡钩13、上罩2、饲喂管21、饲喂孔22、下罩3、进箱孔31、球形网板32、巢框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球形中蜂蜂箱,包括安装架1、上罩2、下罩3和若干圆形的巢框4,所述安装架1为圆环状铝合金板,安装架1的内侧设有若干沿安装架1直径对称分布的插槽,所述巢框4插入两个对称分布的插槽中;安装架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四个吊板11,每个吊板11上均设有吊装孔12;所述安装架1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卡钩13,每个卡钩13均朝向安装架1的外侧,所述上罩2和下罩3的平面端设有与卡钩13对应的卡槽,所述上罩2和下罩3均分别卡接固定在安装架1的上、下两端;所述上罩2和下罩3均为双层结构的半球形罩体,所述上罩2外层的球面顶部设有饲喂管21,上罩2内层上设有若干饲喂孔22,所述饲喂孔22与巢框4交错分布,饲喂孔22位于相邻两巢框4之间的缝隙对应的上罩2内层上;所述下罩3外层的球面顶部设有进箱孔31,下罩3内层为球形透明网板,所述下罩3内层的平面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台,安装台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卡槽位于安装台上,下罩3外层的平面端部设有内螺纹,下罩3外层螺纹连接在下罩3内层的安装台上。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下罩3卡接固定在安装架1的下端,将若干不同直径大小的巢框4插入到安装架1上对称的两个插槽中,巢框4的底部与下罩3内层的网板相抵,上罩2固定在安装架1的上端与下罩3共同形成内部中空的球形蜂箱,若干不同直径大小的巢框4形成球形的巢框4团,蜂群在蜂箱内的球形巢框4团上结团筑巢,这样使得中蜂能够在蜂箱中结成球形蜂团,利于蜂群内部温度调节。上罩2内层与外层之间的空隙和内层上的若干饲喂孔22共同形成饲喂通道,饲喂的糖浆能够沿上罩2内层的球形曲面分散到每个巢框4上。下罩3内层上的网格、巢框4之间的间隙、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为蜂群进出的通道,网板状的下罩3内层使得蜂群产生的废弃物能够排出到下罩3内外层之间的空隙中,球形的下罩3和球面顶端的进箱孔31使得废弃物能够沿球面自动排出到蜂箱外;透明的球形网板32状内层、可拆卸连接的下罩3内层和外层使得可以拆除下罩3外层直接观察蜂团底部的情况,螺纹连接连接紧密牢固又方便拆卸。卡接固定的上罩2和巢框4插装在安装架1上,活动的巢框4便于取出巢框4观察蜂群内部的状态和使用摇蜜机进行离心取蜜,取蜜更方便。安装架1上固定吊挂装置便于将蜂箱吊挂安装,避免蜂箱底部贴近地面受潮或蚁虫危害。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中蜂结成球形蜂团,有利于中蜂群体强壮,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拆掉球形下罩3外层,能快速检查处理蜂箱中各个巢框4下部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巢框4下部有无王台,不影响蜂团繁殖幼蜂所需要的衡定温度和使中蜂群体少受干扰。蜂箱中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底部的排渣孔自然的排除在箱外,避免了箱底废弃物滋生巢虫的危害。活动式巢框4不但取蜜方便,取蜜时,可选择非繁殖区巢框4取蜜,繁殖区能保持正常的繁殖温度,保证了中蜂蜂蜜的质量和提高了中蜂蜂蜜的产量。蜂箱模拟野生蜂巢采用吊挂安装,远离地面,避免受到潮湿和蚁虫入箱对蜂群造成危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