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喂料机。
背景技术: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现如今人们用于养鸡多用于大棚来养殖,而用于给鸡喂料的多用于半圆管道来倒入饲料,通过半圆管管道来将饲料输送到鸡的面前,使被困在鸡笼内的鸡伸出头来吃半圆管道内的饲料,由于将饲料倒入半圆管道无法迅速的将饲料均匀分配到鸡的面前,从而使一些鸡无法吃到每日用于身体增长的饲料,而采用人们自己分配去给鸡进行饲养,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受到雇佣工人所带来的资金制约,从而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喂料机,具备机器自动分配去给鸡进行饲养的优点,解决了一些鸡无法吃到每日用于身体增长的饲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所述承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漏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面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轴贯穿第一支撑腿顶部的正面,且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转轴贯穿第一支撑腿底部的正面,且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支撑腿的正面的顶部被第一活动轴贯穿,且第一活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表面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一皮带轮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部分带身贯穿输料斗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撑腿底部的一侧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正面的一端被第二活动轴贯穿,所述第二活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表面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输料斗包括斗块,所述斗块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斗块的左侧开设有与传送带孔,所述斗块位于传送带孔开口处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斗块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设有限位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设有与限位孔相适配限位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支撑腿的一端分别对称与漏斗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带的正上方,且第二传送带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的右前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宽度大于第一传送带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深度为三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通孔开口的长宽度分别与限位孔的长度和传送带孔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输料斗、第一传送带和限位带的配合使用,使在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时,达到了从输料斗中均匀将饲料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出来,而由于第二传送带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的右前方,使饲料从第一传送带的拐弯点流下时流到第二传送带上,从而将饲料倒入漏斗后迅速的将饲料均匀分配到鸡的面前,从而每只鸡吃到每日用于身体增长的饲料。
2、而采用机器自动分配去给鸡进行饲养,不仅劳动强度小,且不用受到雇佣工人所带来的资金制约,从而给人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台、2空槽、3第一支撑腿、4漏斗、5输料斗、501斗块、502通口、503传送带孔、504限位孔、505通孔、6第一传送带、7限位带、8第二传送带、9第一电机、10第一转轴、11第一皮带轮、12第一活动轴、13第一转盘、14第二支撑腿、15第二电机、16第二转轴、17第二皮带轮、18辅助板、19第二活动轴、20第二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自动喂料机,包括承台1,承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2,空槽2的深度为三十厘米,空槽2作用于接等漏掉的饲料,空槽2的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3与第二支撑腿14,第一支撑腿3与漏斗4的表面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支撑腿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对称与漏斗4表面固定连接,使漏斗4更加稳定的被第一支撑腿3固定住,漏斗4作用于装饲料,由于漏斗4底部的开口与输料斗5顶部的开口固定连接,而将饲料流入输料斗5内,第一支撑腿3的背面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5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9的第一转轴10贯穿第一支撑腿3顶部的正面,且第一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第二电机15的第二转轴16贯穿第一支撑腿3底部的正面,且第二转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第二支撑腿14的正面的顶部被第一活动轴12贯穿,且第一活动轴1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3,第一转盘13的表面通过第一传送带6与第一皮带轮11表面传动连接,第一电机9的第一转轴10为顺时针旋转轴,通过开启第一电机9使第一转轴10带动第一转盘13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传送带6的部分带身贯穿输料斗5的侧面,会从输料斗5中均匀将饲料通过第一传送带6输送出来,第二支撑腿14底部的一侧设有辅助板18,辅助板18正面的一端被第二活动轴19贯穿,第二活动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20,第二转盘20的表面通过第二传送带8与第二皮带轮17传动连接,第二电机15的第二转轴16为逆时针旋转轴,通过开启第二电机15使第二转轴16带动第二传送带8逆时针旋转,第一传送带6位于第二传送带8的正上方,且第二传送带8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6的右前方,第二传送带8的宽度大于第一传送带6的宽度,而由于第二传送带8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6下方的右前方,使饲料从第一传送带6的拐弯点流下时流到第二传送带8上。
请参阅图3-4,输料斗5包括斗块501,斗块50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502,斗块501的左侧开设有与传送带孔503,斗块501位于传送带孔503开口处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504,斗块50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505,通孔505开口的长宽度分别与限位孔504的长度和传送带孔503的长度相等,第一传送带6的表面设有与限位孔504相适配限位带7,在第一传送带6传送饲料时第一传送带6的带身与限位带7会将限位孔504和传送带孔503堵住,从而使饲料不会漏出来,而当位于块501内的第一传送带6带身从通孔505中出来时会将饲料传输出来,而限位带7正好起到挡住饲料不让饲料从第一传送带6两边漏出的作用。
使用时,通过开启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传送带6时,达到了从输料斗5中均匀将饲料通过第一传送带6输送出来,而由于第二传送带8的右端位于第一传送带6下方的右前方,使饲料从第一传送带6的拐弯点流下时流到第二传送带7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