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中的主体,近20年来已成为农业种植业中效应最高的产业。它为解决长期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蔬菜淡季供应的难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日光温室初创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和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开始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冬春鲜细蔬菜,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传到鞍山郊区。这一时期日光温室主要是土木结构玻璃温室,山墙和后墙用土垒成或用草泥垛成,后屋面用柁和檩构成屋架,柁下用柱支撑3m一柁,故3m一开间;屋架上用秫秸和草泥覆盖;前屋面玻璃覆盖,晚间用纸被、草苫保温。这一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就是日光温室大规模发展的初期阶段。日光温室全面提升与发展期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直到本世纪初期。这一时期使日光温室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面积上的飞跃,全国推广面积达到50万hm2,其中日光温室发源地辽宁约10万hm2;二是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和配套技术上的飞跃,实现在最低气温-25℃地区少加温生产喜温果菜并获得高产突破。日光温室现代化发展期起始于21世纪初,预计这一时期需要15~20年完成。目前已经研制出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开始了日光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蔬菜生产标准化、无害化、机械化等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3年底,全国含小拱棚的园艺设施面积已达250余万hm2,其中大型连栋温室仅有700hm2左右,而日光温室面积达60余万hm2,占温室和大棚等大型设施总面积的50%左右。东北地区约占整个温室和大棚面积的80%左右。温室和大棚等大型设施占世界设施农业生产面积的85%以上。目前日光温室总面积的95%以上仍以生产蔬菜为主,但近年来日光温室果树、花卉等种植业及养殖业也在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生产应用上的日光温室类型多样,包括:普通日光温室、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其中仍以竹木结构普通型日光温室居多,第一代和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大约占35%~40%,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甚少,不加温温室类型占总量的95%以上。第二代和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的保温、加温、放风、灌溉、CO2施肥等环境调控设施设备不断完善,热风加温系统、电动卷帘保温系统、放风系统、滴灌系统等开始广泛应用,个别温室开始了简单的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高寒地区园艺作物越冬周年生产以及传统日光温室空间小的问题,实现了节能日光温室自动化控制,进而提供了高寒地区低采暖大空间日光温室。
高寒地区低采暖大空间日光温室,简称温室;温室采取框架结构,包括地下基础、后墙、东西山墙、前屋面、后坡五部分。温室为东西延长64m,内部净跨度为9m,温室最高点骨架下弦距±0高度为3.42m;温室耕作土壤面低于温室±0,两者距离1.2m;温室内东西向的作业通道设置在温室的南侧,宽约1.2。用保温棉被作为外保温材料;温室主体结构由地下基础、后墙、东西山墙、前屋面、后坡五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温室基础下卧于冻土层以下,温室内部作业道前置以及温室采光屋面外加设自动卷帘系统。所述的自动卷帘系统用于自动卷起棉被。
温室地下基础及温室墙体的设计要求:选择的建设地点的地下水最大埋深要求比当地冻层低1.0m以上;从±0向下挖1.6m砌一圈500mm厚砖墙作为温室地下基础,在±0处向上设置高300mm、宽500mm基础。在上述基础上每隔3.0m设置一个构造柱并建设后墙,砖水泥结构,采用花洞式砌体;墙体厚度为370mm,后墙高度为2500mm,在温室的地下基础上建设东西两侧的山墙,走向垂直于后墙,砖水泥结构,墙体厚度为370mm,且在该地下砖墙基础的外侧从±0上30cm处至±0下80cm处以及上述后墙,外挂厚度为100mm的、密度≥16kg/m3的保温苯板,保温苯板要求用塑料膜包裹密封。在东西山墙上分别设置强制排风装置1处;东西山墙的苯板层外侧用水泥挂网密封并设置作业用砖构踏步。
温室采光屋面及后坡设计要求:温室的采光屋面采用骨架为20mm×40mm镀锌方钢双弦焊接、上下弦间距30cm,骨架间距为1.05m;骨架南侧前沿至最高点水平投影7.3m,这部分骨架的设计采用三段复合弧面设计,外侧用二夹一的农业专用阳光板作为透明覆盖材料,在南侧前沿距地面±0向上0.3m处设置自动通风窗,通风窗宽度0.7m、东西向贯通;采光屋面最高点至后墙水平投影1.5m,这部分骨架采用直坡设计。温室的后坡采用厚度为100mm保温彩钢板,铺设在直坡骨架上。缝隙用发泡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日光温室能够节约能源,增加作业空间,能够实现冬季在完全不加温的条件下保持地表温度在0℃以上,实现园艺作物连续的周年生产;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淡季蔬菜供应问题,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在低采暖条件下的蔬菜越冬,所述日光温室采取下卧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冻土层下土层的温度。
2、本实用新型加大了日光温室作业空间,充分利用所述日光温室空间。
3、本实用新型丰富了城市菜篮子,减轻了我国高寒地区冬淡季蔬菜供应的难题。
4、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大型农业企业的引进,有利于农村的解决富余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比例为1:10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础平面图,比例为1:10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北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高寒地区低采暖大空间日光温室,包括内室和外保温骨架阳光板温室,外保温镀锌方钢骨架以及阳光板和保温彩钢板扣罩在内室上方。
二:本实用新型设计内部净跨度为9米,温室最高点下旋距±0高度为3.42米。
三:所述内室基础下卧地平线1.6m,(当地冻土层为0.6m,本实用新型下卧高度应大于当地冻土层,并距地下水位高度2m左右以防止内涝)以保证不受冬季冻土层的低温影响,因此大大减少了加温所消耗的能量,实现在不加温的情况下保持温室耕作土壤面低于温室±0。
四:本实用新型外部搭设自动卷帘系统,在2+1阳光板外铺设棉被,可通过自动卷帘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五:本实用新型后墙体采用花洞式砌体。地上地下外保温措施处理为:苯板胶+塑料玻纤网,具体做法是在本实用新型前屋脚下挖深0.6-0.8米,宽0.4米的防寒沟,四周铺上旧薄膜,内填苯板胶+塑料玻纤网+100mm厚的苯板。
六:本实用新型内室作业道前置,大大节省采光面积的利用,为温室提供更大的空间,具体做法是将位于后墙体前方的作业道移至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