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种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11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双排种植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双排种植架。



背景技术:

大棚种植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

现有的种植大棚内为了充分利用种植空间,一般采用立体种植架,但是现有这些大棚内的种植架分布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导致植物采光不足,进而导致植物不能更好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局合理、使得植物采光更加充分,能够生长得更好的双排种植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排种植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设置于顶部用于放置种植盆的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放置架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高度差在150cm至250c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在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的种植盆具有150cm至250cm的高度差,这样植物在采光的时候,能够让更多的植物采到光,而不至于被遮挡,使得植物的生长效果更好。

较佳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高度差为20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种植的是草莓植株,草莓植株的一般高度在200cm左右,从而使得种植在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的草莓植株都能够采集到充足的阳光。

较佳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水平间距为150cm至250c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斜照时,使得种植在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的草莓植株均能够采集到充足的阳光。

较佳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水平间距为20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斜照时,使得种植在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的草莓植株均能够采集到充足的阳光。

较佳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之间连接有排水膜,所述排水膜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种植盆底部排出的水分流到排水膜中,然后由排水膜的两端向外流出,避免了大棚内到处是水,保持一个较好的种植大棚环境,使得大棚内不至于过于潮湿,从而利于植物的生长。

较佳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均设置有龙骨,所述龙骨的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蛇形弹性卡件,所述排水膜的端部被夹持于所述蛇形弹性卡件与卡槽的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膜的端部被夹持于所述蛇形弹性卡件与卡槽的侧壁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并且方便拆装和更换排水膜。

较佳的,所述排水膜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水膜能够分段排水,从而减轻排水膜受到较大的水压,避免其破裂,延长了排水膜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若干所述支排水管连接至底端的主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水更集中,便于大棚环境的管理。

较佳的,所述支排水管为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的安装。

较佳的,所述排水膜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支排水管插接的排水塞,所述排水塞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支排水管连通的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利于植物采集充足的阳光,从而有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长;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3.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更加集中,方便;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种植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排水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2、支架;21、第一放置架;22、第二放置架;3、种植盆;4、排水膜;41、内环膜;5、支排水管;6、主排水管;7、排水塞;71、环片;72、出水口;8、龙骨;81、C形卡槽;9、蛇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大棚1内设置有若干组双排种植架。如图2所示,该双排种植架包括支架2,支架2包括设置于顶部用于放置种植盆3的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第一放置架21的高度高于第二放置架22的高度,且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的高度差为150cm、200cm或250cm,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的水平间距为150cm、200cm或250cm。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之间连接有排水膜4,排水膜4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的外侧。在排水膜4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排水管5,若干支排水管5连接至底端的主排水管6,其中,支排水管5为波纹管。

参见图3,支排水管5与排水膜4的连接结构如下:排水膜4的上方设置有与支排水管5插接的排水塞7,排水塞7呈圆柱状,排水塞7的中部设置有环片71,环片71的上方设置有与支排水管5连通的出水口72。在排水膜4的底壁的中部位置一体成型或热熔焊接有环状的内环膜41,内环膜41的内侧贴合在环片71的上壁上,从而使得排水膜4中的水非常方便的进入到支排水管5中,从而排掉。这种结构不仅连接结构简单,并且排水性非常好,排水膜4的底部不会漏水。

参见图4,排水膜4连接于支架2上的具体结构如下:在第一放置架21和第二放置架22上均设置有龙骨8,龙骨8的侧面设置有C形卡槽81,C形卡槽81内设置有蛇形弹簧9,排水膜4的端部被夹持于蛇形弹簧9与C形卡槽81的侧壁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