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雾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模块化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379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雾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模块化栽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栽培架,特别是一种用于气雾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模块化栽培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叶菜类栽培架没有标准件,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加工,加工后再运输又比较困难,而且由于工人水平限制很难保证每个栽培架规格一致,架子尺寸的差别就很容易影响到栽培板与栽培架的固定连接,影响栽培区域的整体布置,误工误时,造成植物培植效率低下。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气雾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模块化栽培架,可有效解决叶菜类栽培架加工、运输、安装难,栽培区域难以布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雾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模块化栽培架,该模块化栽培架是由多个基本单元拼装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基本单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是由一端相连的左斜撑、右斜撑和横向装在两斜撑之间的横向支撑构成的“A”字形,支撑架有对称的两组,两组支撑架之间通过顶部的连接撑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架的左斜撑和右斜撑上均设置有泡沫栽培板。

所述的底座包括竖直设置的支腿、设置在所述支腿顶部的上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的上框架是由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托框和与托框垂直且呈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边撑构成的方框形,托框和边撑的端部均与支腿上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下方在底座上设置有PEP农用黑白膜,托框的截面呈L形, PEP农用黑白膜的上沿通过压条固定在托框的底面上,PEP农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下框架上,构成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根系栽培空间;

所述的下框架包括底板撑和搭接撑,底板撑设置在两支腿之间,搭接撑的两端设置有与底板撑相对应的卡槽,搭接撑通过两端的卡槽卡装在两底板撑之间,构成两两基本单元的连接结构;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均布有向上倾斜设置的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设置有定植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方便运输,可快速拼装,完成栽培区域的整体布置,省工省时,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提高植物培植效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气雾栽培架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单元的立体图(未安装泡沫栽培板和PEP农用黑白膜)。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单元拼装示意图(6组基本单元)。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泡沫栽培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泡沫栽培板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泡沫栽培板栽培孔和定植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7给出,本实用新型是由多个基本单元拼装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基本单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是由一端相连的左斜撑3、右斜撑4和横向装在两斜撑之间的横向支撑6构成的“A”字形,支撑架有对称的两组,两组支撑架之间通过顶部的连接撑2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架的左斜撑和右斜撑上均设置有泡沫栽培板,左斜撑和右斜撑上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泡沫栽培板的卡件5。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底座包括竖直设置的支腿9、设置在所述支腿顶部的上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的上框架是由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托框10和与托框垂直且呈平行相间设置的2个边撑12构成的方框形,托框和边撑的端部均与支腿上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下方在底座上设置有PEP农用黑白膜,托框的截面呈L形, PEP农用黑白膜的上沿通过压条固定在托框的底面上,PEP农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下框架上,构成栽培叶菜类作物的根系栽培空间,所述的栽培空间下部的PEP农用黑白膜上设置有营养液回流孔;

所述的托框和边撑的端部均通过连接板8与支腿上端连接在一起。左斜撑和右斜撑下端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下框架包括底板撑7和搭接撑11,底板撑7设置在两支腿之间,搭接撑11的两端设置有与底板撑相对应的卡槽11a,搭接撑通过两端的卡槽卡装在两底板撑之间,构成两两基本单元的连接结构,下框架上可增设一块底托板14,PEP农用黑白膜可落在底托板上拖住PEP农用黑白膜;

所述的卡槽11a外侧的搭接撑上设置有固定孔11b;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包括基板1,基板1上均布有向上倾斜设置的多个栽培孔13,栽培孔13内设置有定植杯15;

所述的栽培孔13呈交错均布设置,两两栽培孔的横向间距L为160mm,纵向间距H为170mm;

所述的定植杯15上口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凸沿,凸沿卡装在栽培孔的上口部,将定植杯托住,构成定植杯的固定结构;

所述的栽培孔13的轴线与基板表面的夹角a为30°,基板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30°;

所述的栽培孔2为孔径为30mm的通孔;

所述的基板1的厚度D为3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多个基本单元拼装在一起使用,如图3所示,给出的是6个基本单元拼装在一起,拼接每个基本单元时,由连接板将支腿、托框、边撑、左斜撑、右斜撑连接在一起,底部通过搭接撑将相邻两底板撑连接在一起,顶部通过连接撑2连接在一起,安装简单,方便拆卸。使用时,喷射营养液的气雾喷头伸入PEP农用黑白膜构成的栽培空间内,使伸入栽培空间的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参予各种代谢活动,栽培空间下部的PEP农用黑白膜上可设置有营养液回流孔,营养液回流孔可以与回流管连接,回流管与营养液储存箱相连,收集的未被吸收的营养液经回液管回流至营养液储存箱进行循环利用。

泡沫栽培板上的多个栽培孔按最利于叶菜类植物生长的株距和行距错位布置,充分利用基板的有效空间,确保植物的培植效率,使用时,将定植棉包裹住植物苗放入定植杯中即可,栽培孔内的定植杯与基板板面呈30°夹角,基板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30°,使植物在栽培孔定植后基本保持垂直姿态,使植物直立生长,减少遮光,在生长的过程中每个植物、每片叶子都有生长空间、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都能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确保植物快速均匀生长,产量大大提高,品质大大提高。该泡沫栽培板比传统气雾栽培泡沫板技术更先进,结构更合理,最适宜叶菜类植物的生长,最大化发挥植物的增长潜力,使叶菜类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大大提高,在农业技术领域必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述结构中,根据所需基本单元的数量,所有构件可一次完成下料及钣金制作,确保尺寸规格一致,方便进行快速拼装,完成栽培区域的整体布置,省工省时,安装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框架刚性好,结构设计科学、简单、合理,形成一套标准件,同时解决了运输循环使用和临时场地放置的问题,可根据栽培规模的大小将多个栽培架标准模块轻松拼装使用,弥补了传统茄果类栽培架的不足,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提高植物培植效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必将在农业开发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产业化,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