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有害生物密度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93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有害生物密度监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惑有害生物进入的标准笼体。



背景技术:

国标GB/T23796-2009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各地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时需要对有害生物的密度进行监测。目前蝇的监测就是使用诱蝇笼进行。

按照国家爱卫办的要求,蝇类密度监测具体如下:

(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1、室外: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2、室内: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

每年5月-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

(三)监测方法

1、室外:采用目测法。记录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内外环境以及居民一楼楼道中视野范围内存在的成蝇数。密度单位为"成蝇数/个"。

从上述要求和国标推荐的诱蝇笼来看,目前蝇的监测使用的诱蝇笼存在下面几点不足:

1.需要人工进行计数诱捕的蝇数量;

2.需要不定期进行饵料添加;

3.需要人工进行诱捕后死蝇的清除;

4.需要人工进行数据填报(存在不准确可能);

5.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目前维护费用在20-50元/个)。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诱惑有害生物进入的标准笼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有害生物密度监测仪,包括诱惑有害生物进入的标准外笼体和处于该外笼体内呈锥形状且内部中空的内笼体,在内笼体的底部开口处设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盛放器,所述内笼体顶部开口的内径为23-27mm,在所述盛放器的底部设有可称量盛放器内饵料重量的称重模块,在所述标准笼体外设有饵料添加装置,所述饵料添加装置根据所述称重模块称量的饵料重量向所述盛放器添加饵料;在所述顶部开口处设有获得进入到外笼体内有害生物总数量的计数装置;

所述称重模块及所述计数装置均通过窄带连接控制系统,并将称出的饵料重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计数装置将得到的有害生物的总数量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有害生物的总数量计算得出相应环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有害生物密度值控制所述饵料添加装置向所述盛放器添加饵料;

所述标准笼体顶部设有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称重模块、所述饵料添加装置与所述计数装置连通的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专人进行维护;

2.无需人工进行有害生物的计数,自动进行有害生物的密度监测;

3.无需人工添加饵料,通过饵料添加装置可以自动向盛放器内添加饵料;

4.无需人工进行数据填报,通过控制系统可以远程传输,确保数据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饵料添加装置包括存储饵料的箱体及料道,所述箱体通过所述料道连通所述盛放器,在所述料道内设有根据所述称重模块称出的饵料重量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料道的电磁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通过饵料添加装置自动向盛放器内添加饵料。

进一步,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可感应有害生物的感应器和与该感应器相匹配的计数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数装置实现得到进入到标准笼体内有害生物总数量。

进一步,还包括照相机,所述控制系统与照相机连接,通过照相机拍摄所述计数器显示出来的有害生物的总数量来读取有害生物的总数量以及通过照相机拍摄实时监测周边环境。

进一步,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蓄电器和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储蓄到蓄电器的太阳能电池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太阳能为各耗电部件供电,环保节能。

进一步,还包括将所述外笼体内有害生物的遗体自动清除掉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安装在所述外笼体侧壁底部。

进一步,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笼体侧壁底部开口处的清除门,所述清理门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清除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外笼体侧壁上,所述外笼体底部且对应所述清除门的下端设有电磁装置。

进一步,所述外笼体的内壁设有可以感应出所述外笼体内有害生物遗体的数量的磁感应器,所述磁感应器通过窄带连接控制系统并将得到的有害生物遗体数量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供电系统是否向所述电磁装置供电。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有害生物的遗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自动或手动清除出笼体外。

进一步,在所述标准笼体的顶部设有避雷针。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防止监测仪在野外工作时遇雷电打击而造成损坏。

进一步,所述外笼体的底部设有将外笼体和内笼体撑起到距离地面至少300mm的位置处的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笼体,2、盛放器,3、顶部开口,4、称重模块,5、料道,6、计数装置,7、供电系统。8、箱体,9、电磁阀门,10、避雷针,11、內笼体,12、清理门,13、电磁装置,14、磁感应器,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有害生物密度监测仪,包括诱惑有害生物进入的标准外笼体1和处于该外笼体1内呈锥形状且内部镂空的内笼体11,所述外笼体1的底部设有将外笼体1和内笼体11撑起到距离地面至少300mm的位置处的支架15。在内笼体11的底部开口处设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盛放器2,所述内笼体11顶部开口3的内径为23-27mm,在所述盛放器2的底部设有可称量盛放器2内饵料重量的称重模块4,在所述标准笼体1外设有饵料添加装置,所述饵料添加装置根据所述称重模块4称量的饵料重量向所述盛放器2添加饵料。具体的:所述饵料添加装置包括存储饵料的箱体8及料道5,所述箱体8通过所述料道5连通所述盛放器2,在所述料道5内设有根据所述称重模块4称出的饵料重量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料道5的电磁阀门9。在所述顶部开口3处设有可得到进入到外笼体1内有害生物总数量的计数装置6。具体的:所述计数装置6包括可感应有害生物的感应器和与该感应器相匹配的计数器。该监测仪还包括照相机,所述控制系统与照相机连接,通过照相机拍摄所述计数器显示出来的有害生物的总数量来读取有害生物的总数量以及通过照相机拍摄实时监测周边环境。所述称重模块4及所述计数装置6均通过窄带连接控制系统,并将称出的饵料重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所述计数装置6将得到的有害生物的总数量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有害生物的总数量计算得出相应环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

有害生物在盛放器2上饵料的诱惑下从顶部开口3由內笼体11进入到外笼体1内,由于顶部开口3的内径为23-27mm,因此,有害生物只能从內笼体11进入到外笼体1内,而无法从外笼体1穿出到內笼体11.与此同时计数装置6感应并计数进入标准笼体1内的有害生物,最终得出有害生物进入到外笼体1内的总数。计数装置6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远程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便可得出相应环境的有害生物密度值。整个有害生物监测的过程无人值守,并且数据记录准确客观,可以在野外进行有害生物密度的监测,大量减少人工维护监测仪的费用。

另外当称重模块4称出饵料重量较低即饵料不足时,电磁阀门9会接收到称重模块4发出的信号自动开启,箱体8中的饵料就会通过料道5向盛放器2内添加饵料。直到称重模块4称出饵料重量足够时,电磁阀门9又会接收到称重模块4发出的信号自动关闭。无需人工添加饵料,保证饵料充足,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或者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手动控制电磁阀门9的开启向盛放器2内添加饵料。

所述外笼体1顶部设有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称重模块4、所述饵料添加装置与所述计数装置6连通的供电系统7。具体的:所述供电系统7包括蓄电器和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储蓄到蓄电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为各耗电部件供电,环保节能。

该检测仪还包括将所述外笼体1内有害生物的遗体自动清除掉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笼体1侧壁底部开口处的清除门12,所述清理门12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清除门12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外笼体1侧壁上,所述外笼体1底部上且对应所述清除门12的下端设有电磁装置13,所述外笼体1的内壁设有可以感应出所述外笼体1内有害生物遗体的数量的磁感应器14,所述磁感应器14通过得到的有害生物遗体数量控制所述供电系统7是否向所述电磁装置13供电。当外笼体1内有害生物遗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即达到磁感应器14设定值得时候,磁感应器14就会向控制供电系统7发出信号,供电系统7停止向电磁装置13供电,从而电磁装置13失去吸附清理门12的磁力,清理门12就会打开将有害生物的遗体排出到笼外。另外磁感应器14通过窄带连接并将得到的有害生物遗体数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手动控制供电系统7是否向电磁装置13供电。通过控制系统也可以掌握有害生物遗体数量,根据需要手动通过控制系统停止供电系统7对电磁装置13的供电,开启清理门12也可以清理掉有害生物遗体。

在所述标准笼体1的顶部还设有避雷针10,防止监测仪在野外工作时遇雷电打击而造成损坏。

该检测仪通过窄带传输技术来传输数据,所需的传输流量不带目前宽带流量得1%,实际使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系统的运行费用低廉。通信模块具有交互信,可以实现数据的接力传输,尤其适合在野外等地使用。如图2所示,现场数据收集和发送模块,是自组网内的通信中枢,也是接力的终点。采用交互通信方式,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个别通信模块出现故障时,保证系统正常运作。设立区域收集和发送分中心,按照实际监测需求,使重点区域的数据获得简便。终端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发送指令控制组网的任何一点,了解系统组件的运行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