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88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重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相关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钓鱼用的配重坠。



背景技术:

配重坠是钓组中必不可少的辅助钓具,重量有1克、10克、50克甚至几百克。它在垂钓中的作用是,抛竿远投时钓者借助它的重量,把钩饵抛至钓者所需的钓点,入水后钓者可依配重坠重量调整浮标所需之水位深浅来平衡钓组。

配重坠形状各异,不同的钓法可使用不同的配重坠,手竿钓配重坠与抛竿钓又有大小、轻重形状的之分,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坠一般有水滴形、多面体形、扁圆形和圆柱形,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不同规格的配重坠。

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坠其具体结构一般为:具有主体以及伸出主体一端的钩环,且主体和钩环之间是一体成型的,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又或者将钩环的下端设置一转动部,转动部固定于主体内,钩环限位在转动部中,使钩环可转动。但是上述的两种结构,都不能使主体和钩环简易分离,不可拆卸,制造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以下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重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配重坠包括:本体以及限位于本体内的吊钩;所述的本体于其轴心处开设一条贯穿其上下的通道,吊钩安装于该通道内;所述的吊钩由条形板材弯折构成,吊钩两自由端反向弯折形成钩部,吊钩的上端从通道开端伸出,钩部限位于通道的末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吊钩整体具有结合部以及由自由端向外弯折形成的钩部,钩部在吊钩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外弹伸的趋势,使钩部支撑于通道末端的端壁上限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本体呈水滴状,于本体的底部沿通道的外围开设有一圈槽体,所述的吊钩其钩部支撑于该槽体上限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本体纵截面呈T型,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吊钩其钩部支撑于本体的下端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本体与一主体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配重坠的本体和吊钩之间采用简易拆装方式连接,能够方便组装,当吊钩损坏时,也可自行更换,减少资源浪费;另外,本体可以采用T字形的螺纹结构,方便与主体配合,相对于传统的焊接固定或者注塑固定方式,此种结构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2所示,一种配重坠包括:本体1以及限位于本体1内的吊钩2;所述的本体1于其轴心处开设一条贯穿其上下的通道10,吊钩2安装于该通道10内;所述的吊钩2由条形板材弯折构成,并呈“U”“V”“L”等弯折形态,吊钩2两自由端反向弯折形成钩部22,吊钩2的上端从通道10开端伸出,钩部限位于通道10的末端。

具体而言,所述的吊钩2整体呈弯折型,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有结合部21以及由自由端向外弯折形成的钩部22,钩部22在吊钩2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外弹伸的趋势,使钩部22支撑于通道末端的端壁上限位。本体1呈水滴状,于本体1的底部沿通道10的外围开设有一圈槽体11,吊钩2其钩部22支撑于该槽体11上限位。在整体装配时,可以先将吊钩2弯折成型,将两自由端闭合从通道10穿过并从末端穿出,穿出后反向弯折,抵靠于槽体11上,以进行限位,组装方便。

实施例二:

见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本体1纵截面呈T型,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螺纹12,所述的吊钩2其钩部22支撑于本体1的下端面,所述的本体1与一主体3螺纹连接,如此可以更换不同形状的主体,本实施例中,主体为一六面水滴状,适用于海钓。于主体3的端面开设一安装孔31,安装孔31内壁具有内螺纹,与本体1螺纹拧紧。

本体1和吊钩2的装配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本体1纵截面呈T型,吊钩2其钩部22支撑于本体1的下端面,所述的本体1与一主体3连接,主体为一六面水滴状,适用于海钓,于主体3的端面开设一安装孔31,本体1安装于安装孔31内,以焊接或者注塑的方式一体固定。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