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园林树木浇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82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园林树木浇灌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苗木的灌溉,如果面积大,一般都采用喷淋的方式,大面积进行浇灌,这种方式喷洒不均匀,很多苗木出现没有被浇灌或者过度浇灌的情况,水分不容易被根部吸收,而且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水,增加了使用成本,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环保、浇灌效率高、更容易吸收、且可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的地埋式园林树木浇灌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埋式园林树木浇灌器,包括一个埋放于泥土内的固定器,该固定器呈圆形状,固定器中间设置一个圆形通孔,树木穿过圆形通孔,固定器设置于靠近树木根部位置,圆形通孔内圈设置有一海绵层,海绵层呈圆形状并紧贴固定器中间圆形通孔内壁;

固定器中间设置隔板,隔板将固定器分割成上层与下层,上层内设置有一进水腔,下层内设置一个储水腔,进水腔下端面设置有滴管,进水腔与储水腔之间通过滴管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腔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孔,漏水孔设置于靠近海绵层一侧,水通过漏水孔流向海绵层。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接口,进水接口连接室外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腔的底面呈倾斜状,储水腔的外侧底面高度高于内侧底面高度,越靠近外侧高度越高。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地埋式设计,改变传统的浇灌方式,使得浇灌时,水分更容易被根部吸收,不会出现浪费水的情况,水的利用率更好,且可作为支撑固定的作用,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进水接口,2为进水腔,3为滴管,4为下层,5为漏水孔,6为海绵层,7为储水腔,8为上层,9为圆形通孔,11为树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地埋式园林树木浇灌器,包括一个埋放于泥土内的固定器,该固定器呈圆形状,固定器中间设置一个圆形通孔9,树木11穿过圆形通孔9,固定器设置于靠近树木根部位置,圆形通孔内圈设置有一海绵层6,海绵层6呈圆形状并紧贴固定器中间圆形通孔内壁;

固定器中间设置隔板,隔板将固定器分割成上层8与下层4,上层8内设置有一进水腔2,下层4内设置一个储水腔7,进水腔2下端面设置有滴管3,进水腔2与储水腔7之间通过滴管3导通。

本实施例中,储水腔7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孔5,漏水孔5设置于靠近海绵层6一侧,水通过漏水孔5流向海绵层,当浇灌时,水通过进水腔2,然后通过滴管3流入到储水腔7内,再通过漏水孔5漏出进入到海绵层6内,由于海绵层设置于树木根部外侧,一侧可缓慢的将水输送给树木根系,更容易吸收,不会出现浇灌不均匀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固定器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接口1,进水接口1连接室外水管,接上水管即可浇水,简单方便,采用大面积集成连接方式,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

本实施例中,储水腔7的底面呈倾斜状,储水腔7的外侧底面高度高于内侧底面高度,越靠近外侧高度越高,通过倾斜设计能够自动将水倒向海绵层一端,有利于出水。

其中,固定器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容易生锈腐蚀。

另外,树木11穿过圆形通孔,通过固定器的作用也可作为支撑使用,起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从根部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地埋式设计,改变传统的浇灌方式,使得浇灌时,水分更容易被根部吸收,不会出现浪费水的情况,水的利用率更好,且可作为支撑固定的作用,一举两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