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采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果树采摘梯。
背景技术:
传统果农在果树上采摘果实时,都在身上套一个筐,将采摘下来的果实放在筐内,等到筐内果实达到一定量时便从树上下来,自己把果实倒出来再上树,或者从树上下到一定程度,能够传递给地上的人。筐一直套在采摘人的身上,特别劳累,也不方便采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果树采摘梯,方便采摘果树上的果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果树采摘梯,包括承重底座、均匀固定在承重底座底面上的四个可制动万向轮、梯子本体、承重平台、U型轨道立柱、承载支撑板、采摘筐、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承重底座两侧分别固定有竖向分布的轨道立柱,两轨道立柱的开口相对,两轨道立柱顶端上固定有一承重平台,所述梯子本体底端固定在承重底座一端、顶端固定在承重平台上,所述采摘筐放在承载支撑板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支撑板沿着轨道立柱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连接于步进电机上且竖向分布的丝杆,所述步进电机及丝杠均设置于轨道立柱内,所述承载支撑板螺纹连接地套在丝杆上,所述步进电机通过丝杆驱动承载支撑板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所述承载支撑板底面均匀固定有四个电动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摘梯,其集合梯子、可升降的采摘筐于一体,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未放采摘筐上的右侧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未放采摘筐上的右侧角度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承重底座,2-可制动万向轮,3-梯子本体,4-承重平台,5-轨道立柱,6-承载支撑板,7-采摘筐,8-步进电机,9-丝杆,10-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5可知,一种果树采摘梯,包括承重底座1、均匀固定在承重底座1底面上的四个可制动万向轮2、梯子本体3、承重平台4、U型轨道立柱5、承载支撑板6、采摘筐7、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承重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有竖向分布的轨道立柱5,两轨道立柱5的开口相对,两轨道立柱5顶端上固定有一承重平台4,所述梯子本体3底端固定在承重底座1一端、顶端固定在承重平台4上,所述采摘筐7放在承载支撑板6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支撑板6沿着轨道立柱5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8、连接于步进电机8上且竖向分布的丝杆9,所述步进电机8及丝杠9均设置于轨道立柱5内,所述承载支撑板6螺纹连接地套在丝杆9上,所述步进电机8通过丝杆9驱动承载支撑板6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图4和图5可知,一种果树采摘梯,包括承重底座1、均匀固定在承重底座1底面上的四个可制动万向轮2、梯子本体3、承重平台4、U型轨道立柱5、承载支撑板6、采摘筐7、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承重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有竖向分布的轨道立柱5,两轨道立柱5的开口相对,两轨道立柱5顶端上固定有一承重平台4,所述梯子本体3底端固定在承重底座1一端、顶端固定在承重平台4上,所述采摘筐7放在承载支撑板6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支撑板6沿着轨道立柱5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10,所述承载支撑板6底面均匀固定有四个电动伸缩杆10。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是:利用梯子本体方便采摘者上下,利用承重平台方便采摘者站着或坐着采摘,利用升降驱动装置方便带动采摘筐上下移动,采摘者在采摘时不便将采摘筐套在身上,等到采摘筐果实装满后,利用升降驱动装置将采摘筐移动到下面,换一个筐放在承载支撑板上后,再利用升降驱动装置将采摘筐带上去继续采摘,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