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移动底盘的块状育苗技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20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移动底盘的块状育苗技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移动底盘的块状育苗技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地被种植是由胶袋装培植土,扦插或播种,经过一定时间生长,再装框运送到工地,利用人工一棵一棵地种植到工地上。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古老的种植方式,从苗木生产到工地绿化营造,都要人参与到苗木的单个运行中,苗与人皆有不同程度的消耗与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移动底盘的块状育苗技术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被苗木培养与种植过程中的单棵苗种植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的脱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移动底盘的块状育苗技术装置,包括有培植箱体以及活动底板;该培植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形成有开口,该活动底板可来回滑动地设置于培植箱体上,当活动底板处于滑进状态下,活动底板的表面上方形成有培植空间,当活动底板处于滑出状态下,该培植箱体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彼此正对连通。

优选的,所述培植箱体的内壁设置有卡槽,该活动底板的边缘插入卡槽中并沿卡槽来回滑动。

优选的,所述培植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供工人移动抓持的抓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抓持部。

优选的,所述培植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插孔为多个,多个插孔分别分布在培植箱体之顶部的各个边角处。

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泄水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装置把原有苗木的个体化种植转变成块状化种植,整块性地把苗木与土壤一同移植到施工工地当中,让苗木本身的生长过程不受任何影响,并能直接到达整齐良好的生态效果,本装置可节省胶袋,整块成型,节省成本,不再一棵一棵地种植到工地,使苗木生长不中断,种植不损伤,直接把出苗的效果搬进工程实施当中,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活动底板抽出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培植箱体 11、开口

12、培植空间 13、卡槽

14、抓孔 15、插孔

20、活动底板 21、抓持部

22、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培植箱体10以及活动底板20。

该培植箱体10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形成有开口11,该培植箱体10为可以使用金属、塑料、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不以为限,培植箱体10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各种形状,不以为限。

该活动底板20可来回滑动地设置于培植箱体10上,当活动底板20处于滑进状态下,活动底板20的表面上方形成有培植空间12,当活动底板20处于滑出状态下,该培植箱体10之顶部的开口11和底部的开口11彼此正对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培植箱体10的内壁设置有卡槽13,该活动底板20的边缘插入卡槽13中并沿卡槽13来回滑动。所述培植箱体10的两侧均设置有供工人移动抓持的抓孔14。以及,所述培植箱体10的顶部设置有插孔15,并且,所述插孔15为多个,多个插孔15分别分布在培植箱体10之顶部的各个边角处。

所述活动底板20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抓持部21,以便工人抓持,将活动底板20拉出或推进,所述活动底板20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泄水孔22,以便培植过程中用于排水。

使用时,如图1所示,活动底板20完全插入培植箱体10以后,往培植空间12装上培养土,播种或扦插所要生产的地被苗木,浇水施肥除虫害,待苗木生长到一定的时期,按照工程所需,出圃装车时,用插杆插入培植箱体10四个边角处的插孔15中,并垒高,待运到工地现场时卸车,种植过程中,直接把培植箱体10放在要种植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抽离活动底板20,双手抓住培植箱体10两端的抓孔14并向上抬升,整箱苗木就自动整块地种在所需要的绿地,遇有线形变化的地方,稍做人工移位、修整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本装置把原有苗木的个体化种植转变成块状化种植,整块性地把苗木与土壤一同移植到施工工地当中,让苗木本身的生长过程不受任何影响,并能直接到达整齐良好的生态效果,本装置可节省胶袋,整块成型,节省成本,不再一棵一棵地种植到工地,使苗木生长不中断,种植不损伤,直接把出苗的效果搬进工程实施当中,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