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猪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猪喂食槽。
背景技术:
幼猪一般在5天后就开始学习吃猪食了,现有使用给小猪喂食猪食的容器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料槽式,容易引起小猪的哄抢,造成猪食的溅洒,导致浪费,有些小猪吃食的时候,还喜欢踩在料槽中,踩脏后的猪食被小猪吃了后,很容易生病,且这种传统的料槽不适合大型的养猪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幼猪喂食槽,该幼猪喂食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卫生,便于清洗移动,而且小型养殖和大型养殖都能适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幼猪喂食槽,包括槽盘和储料桶,所述储料桶位于槽盘的中心,所述槽盘的外缘和储料桶的外壁构成环形喂食区;所述槽盘为圆形盘,所述储料桶为无底圆形桶,所述储料桶通过桶座放置在槽盘上,所述桶座为四个多级阶梯状放置台;所述环形喂食区内设有数个隔板将环形喂食区均匀的分割成数个食槽;所述槽盘上开有漏水孔,所述槽盘底部对应漏水孔的位置开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末端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槽盘和储料桶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槽盘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且槽盘上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推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槽盘为圆形盘,所述储料桶为无底圆形桶,所述储料桶通过桶座放置在槽盘上,所述桶座为四个多级阶梯状放置台,这样结构即是槽盘和储料桶间具有间隙,而且这个间隙的高度可以由放置台的阶梯来调节,这样在进行幼猪的喂食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猪食倒进储料桶内,猪食即从槽盘和储料桶间的间隙流到环形喂食区内供幼猪食用,调节这个间隙的高度可以控制猪食流出的速度,即可以控制猪食的流出速度和幼猪进食的速度相当,不至于猪食流出的速度过慢影响幼猪的进食,也不至于猪食流出的速度过快溢出槽盘边缘;
(2)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喂食区内设有数个隔板将环形喂食区均匀的分割成数个食槽,每个食槽可以供一个小猪进食,防止了猪群吃食的哄抢,也避免了猪食被小猪踩到造成饲料的污染和浪费;
(3)本实用新型的槽盘上开有漏水孔,所述槽盘底部对应漏水孔的位置开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末端与外部相通;在进行清洗的时候,槽盘内的清洗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流出,然后通过排水槽排出;
(4)所述槽盘和储料桶为不锈钢材质,便于清洗和消毒,而且使用寿命长;
(5)所述槽盘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且槽盘上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推手,如果只是针对少量的小猪进行喂食,可以将喂食槽一直放置在猪舍内,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针对大量的小猪进行喂食,只需要把喂食槽制备的大一些,在喂食的时候推进猪舍,小猪进食完毕后可以推出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盘和推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盘的仰视图。
图中:1、槽盘;2、储料桶;3、环形喂食区;4、放置台;5、隔板;6、食槽;7、漏水孔;8、排水槽;9、万向轮;10、推手;11、推手连接套,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一种幼猪喂食槽,包括槽盘1和储料桶2,所述槽盘1和储料桶2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储料桶2位于槽盘1的中心,所述槽盘1为圆形盘,所述储料桶2为无底圆形桶,所述储料桶2通过桶座放置在槽盘1上,所述桶座为四个多级阶梯状放置台4;这样结构即是槽盘1和储料桶2间具有间隙12,而且这个间隙12的高度可以由放置台4的阶梯来调节,这样在进行幼猪的喂食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猪食倒进储料桶2内,猪食即从槽盘1和储料桶2间的间隙12流到环形喂食区3内供幼猪食用,调节这个间隙12的高度可以控制猪食流出的速度,即可以控制猪食的流出速度和幼猪进食的速度相当,不至于猪食流出的速度过慢影响幼猪的进食,也不至于猪食流出的速度过快溢出槽盘1边缘。
所述槽盘1的外缘和储料桶2的外壁构成环形喂食区3,所述环形喂食区3内设有数个隔板5将环形喂食区3均匀的分割成数个食槽6;每个食槽6可以供一个小猪进食,防止了猪群吃食的哄抢,也避免了猪食被小猪踩到造成饲料的污染和浪费。
所述槽盘1上开有漏水孔7,所述槽盘1底部对应漏水孔7的位置开有排水槽8,所述排水槽8的末端与外部相通;在进行清洗的时候,槽盘1内的清洗用水可以通过漏水孔7流出,然后通过排水槽8排出。
所述槽盘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且槽盘1上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推手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盘1上设有推手连接套11,所述推手10的两端插入推手连接套11即可以开始对槽盘1进行推动,在不需要使用推手10的时候,可以将推手10拆下来放置。如果只是对少量的小猪进行喂食,可以将喂食槽一直放置在猪舍内,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针对大量的小猪进行喂食,只需要把喂食槽制备的大一些,在喂食的时候推进猪舍,小猪进食完毕后可以推出清洗,消毒。
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