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53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



背景技术:

散体饲养方式可以将牛集中在牛舍中,通过设置牛颈枷可以固定牛的位置,便于牛群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在进食时,牛个体通过牛颈枷的出口伸出去后进行进食,避免了牛群的拥挤和抢食,并可以精确控制进食量。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牛颈枷只能提供进食时固定功能,由于无法检测单体匹配,所以无法满足牛生病时需要固定的需求。且大多固定护栏为金属结构,运动时发出的巨大的噪音,且现有的结构容易对牛造成损伤,非常不适合在养殖场大量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包括护栏、上横杆、下横杆、牛颈枷主体、食料槽和体外射频标签,所述牛颈枷主体设于排列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中间,所述牛颈枷主体包括限位杆、固定杆、感应器,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驱动电机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限位杆通过旋转轴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设于上横杆内部,所述感应器设于上横杆下表面,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伸缩杆驱动限位杆,所述驱动电机和伸缩杆设于上横杆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无线信号接收器和感应器通过导线连接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TI的CC2430单芯片集成SoC方案。

优选的,所述感应器分别与体外射频标签匹配,所述体外射频标签附于牛颈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弹性橡胶,所述限位杆上端设有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固定杆均为直径为20mm的热镀锌钢管,所述食料槽设于牛颈枷主体正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伸缩杆还可设于限位杆的下部,且驱动电机固定于食料槽上,伸缩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智能牛颈枷装置,通过该种结构设计,通过上横杆、下横杆和护栏形成整个牛颈枷的框架,牛颈枷主体中通过限位杆实现牛颈的释放和夹住,所有牛只在进食时,微处理器即控制驱动电机推动伸缩杆进而限位杆移动,将牛颈枷主体的出口缩小,从而固定住牛颈,当无线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后,生病的牛一旦在进食时进入牛颈枷主体内,感应器检测到标签信息后,在牛进食结束后,除该牛颈枷主体均会打开,方便护理人员对牛进行治疗,整个牛颈枷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值得推广,所述微处理器采用TI的CC2430单芯片集成SoC方案,通过成熟的SOC方案可以节省开发成本,且容易实现所需功能,所述感应器分别与体外射频标签匹配,所述体外射频标签附于牛颈部,通过体外射频标签放置于牛颈部,当牛进行进食时,感应器可以检测到并将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实现智能化管理,且成本较低,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弹性橡胶,所述限位杆上端设有警报器,通过弹性橡胶可以降低限位杆移动时的噪声,通过警报器可以将牛群赶走,方便治疗,所述限位杆和固定杆均为直径为20mm的热镀锌钢管,所述食料槽设于牛颈枷主体正面,通过该材料可以实现较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所述驱动电机和伸缩杆还可设于限位杆的下部,且驱动电机固定于食料槽上,伸缩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铰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牛颈枷释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牛颈枷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微处理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护栏,2—上横杆,3—下横杆,4—牛颈枷主体,5—食料槽,6—限位杆,7—固定杆,8—弹性橡胶,9—感应器,10—微处理器,11—无线信号接收器,12—驱动电机,13—伸缩杆,14—旋转轴,15—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智能牛颈枷装置,包括护栏1、上横杆2、下横杆3、牛颈枷主体4、食料槽5和体外射频标签,所述牛颈枷主体4设于排列于上横杆2和下横杆3中间,所述牛颈枷主体4包括限位杆6、固定杆7、感应器9,微处理器10、无线信号接收器11、驱动电机12和伸缩杆13,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旋转轴13,所述限位杆6通过旋转轴13与固定杆7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设于上横杆2内部,所述感应器9设于上横杆2下表面,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伸缩杆13驱动限位杆6,所述驱动电机12和伸缩杆13设于上横杆2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12、无线信号接收器11和感应器9通过导线连接微处理器10。该种智能牛颈枷装置,通过该种结构设计,通过上横杆2、下横杆3和护栏1形成整个牛颈枷的框架,牛颈枷主体4中通过限位杆6实现牛颈的释放和夹住,所有牛只在进食时,微处理器10即控制驱动电机12推动伸缩杆13进而限位杆6移动,将牛颈枷主体4的出口缩小,从而固定住牛颈,当无线信号接收器11将接收到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10后,生病的牛一旦在进食时进入牛颈枷主体4内,感应器9检测到标签信息后,在牛进食结束后,除该牛颈枷主体均会打开,方便护理人员对牛进行治疗,整个牛颈枷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值得推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10采用TI的CC2430单芯片集成SoC方案,通过成熟的SOC方案可以节省开发成本,且容易实现所需功能,所述感应器9分别与体外射频标签匹配,所述体外射频标签附于牛颈部,通过体外射频标签放置于牛颈部,当牛进行进食时,感应器9可以检测到并将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10,实现智能化管理。且成本较低,所述限位杆6下端设有弹性橡胶8,所述限位杆6上端设有警报器15,通过弹性橡胶8可以降低限位杆6移动时的噪声,通过警报器15可以将牛群赶走,方便治疗,所述限位杆6和固定杆7均为直径为20mm的热镀锌钢管,所述食料槽5设于牛颈枷主体4正面,通过该材料可以实现较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所述驱动电机12和伸缩杆13还可设于限位杆6的下部,且驱动电机12固定于食料槽5上,伸缩杆1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2连接,伸缩杆13的另一端与限位杆6铰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牛颈枷主体中设置限位杆实现牛颈的释放和夹住,无线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即控制驱动电机推动伸缩杆进而限位杆移动,从而固定住牛颈,方便护理人员对牛进行治疗,整个牛颈枷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值得推广。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