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山药种植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263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生山药种植场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山药种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药肉质细嫩,含有极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山药具有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常食之可健身强体、延缓衰老,是人们所喜爱的保健佳品。

同时山药不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调理疾病的药用价值。可补肾强身,增强抵抗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除了药用与保健效果外,山药还具有良好的食用口感,特别是野生山药,其口感与营养价值相对于一般山药更佳。

但在使用一般的栽种方法对野生山药进行驯化栽种后,不仅其营养价值会出现降低,同时其口感会发生改变,经济价值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种植出保持了野山药口感、外形、生长均匀,无病虫害,无发黑等现象的野生山药的种植场地。

一种野生山药种植场地,包括成行的垒土,所述垒土高出地面50~70cm,形成至少一个倾斜面,从距离倾斜面顶端10~25cm处开始沿倾斜片向下铺设有20~25cm宽的塑料片材,在倾斜面顶端8~15cm未被塑料片材覆盖处放置有栽种材料。

优选的是:在所述塑料片材两侧4~8cm处填埋有固体肥料,填埋深度5~10cm,填埋厚度4~5c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体肥料上覆盖有2~3cm土壤。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土壤之上铺洒有表层肥料4~5c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表层肥料上覆盖有10~15cm表层土,所述表层土同时将塑料片材及栽种材料进行覆盖。

该种植场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垒土形成对称的两个倾斜面。

该种植场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倾斜面的长度为1~2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塑料片材也可用剖开的PVC管进行替代。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野生山药的产率的基础上,结合了野生山药的生长特点,能够实现其自然、良好的生长,生长过程中,适当深度填埋的固体肥料保证了野生山药足够且长效的肥力供应,而位于其上的表层肥料能够充分促进山药的出苗与生长,两者结合可协同促进山药的生长与发育;塑料片材隔离了野生山药与肥料的直接接触,使其在生长中不会出现发黑、腐烂的现象,而同时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塑料片材同时避免了野生山药与水分的大量接触,使其不致因水分过多而出现品质劣化,口感改变及病虫害增加的现象,塑料片材的尺寸、场地垒土的高度及肥料施加的深度、范围等相结合后可以引导野生山药的生长形式,使其在适当的深度生长为均匀的直条状,而不出现多处开叉、整根分叉的情况,此外塑料片材还有利于成熟野生山药的完整挖掘,不致使其因根部超土壤深处生长而难以挖掘,或挖掘过程中出现破坏;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塑料片材亦可重复使用。

本种植场种植出的山药为均匀的直条状,无分叉、发黑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野生山药种植场地示意图,其中1-垒土,2-塑料片材,3-栽种材料,4-表层肥料,5-表层土;

图2为图1中沿A-A面剖开后的两种剖视图,其中6-固体肥料,7-土壤;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野生山药种植场地,其中垒土1高出地面50~70cm,有一个倾斜面,倾斜面长度为1~2m,从距离倾斜面顶端10~25cm处开始沿倾斜片向下铺设20~25cm宽的塑料片材2,在倾斜面顶端未被塑料片材覆盖处放置栽种材料3,在塑料片材2两侧4~8cm处填埋固体肥料,填埋深度5~10cm,填埋厚度4~5cm,在固体肥料上覆盖2~3cm土壤,在土壤之上再铺洒表层肥料4,表层肥料厚度为4~5cm,在表层肥料之上,厚度为10~15cm的表层土5将整个倾斜面覆盖。

如附图2所示的A-A剖面图中,固体肥料6填埋于5~10cm处,填埋厚度4~5cm,其上覆盖有2~3cm的土壤7,再上覆盖有表层土5。

如附图3所示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垒土形成两个完全对称的倾斜面。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方式对其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