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22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诱剂双翅目蝇类昆虫收集器,属植物保护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上双翅目蝇科昆虫有3000多种,全球分布。其中不少种类是传播细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体的媒介昆虫。目前我国各式各样的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层出不穷,但不适于液体诱剂诱捕到的完整昆虫样本,用于标本昆虫的后续相关科学研究。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存在不适宜使用液体诱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取虫方便的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设有收集器盖、收集器本体和收集器盛液皿,所述收集器盖为圆形,且在收集器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挂环,收集器本体为上端口敞开、底面封闭的圆筒状,且在收集器本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除在距离收集器本体的底面1~1.5cm处的收集器本体壁设为环状无色透明带外,收集器本体其余壁均设为不透明的黄色,在收集器本体的环状无色透明带的上边缘均布有4个进虫孔,收集器盛液皿为圆形;收集器盖与收集器本体的上端口螺纹连接,收集器盛液皿与收集器本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虫孔为漏斗状,外部孔径为1cm,内部孔径为0.6cm。

进一步,所述环状无色透明带的宽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底部的收集器盛液皿用于盛放液体诱剂,液体诱剂挥发的气体通过收集器本体的底面的透气孔进入收集器本体内腔,双翅目蝇科昆虫闻到液体诱剂散发的气味后,易从收集器本体上的进虫孔被诱入收集器本体内腔。所设计的进虫孔为漏斗状,使昆虫易进难出。所设计的环状无色透明带用于观察收集的昆虫数量,根据双翅目蝇科昆虫的黄色趋向性,收集器本体壁的不透明黄色部分的设计易于吸引更多的双翅目蝇科昆虫靠近收集器。昆虫收集多了,取虫时,先旋开取下收集器盛液皿,再旋开取下收集器盖,即可方便地将昆虫从收集器本体上端口到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适宜使用液体诱剂捕到完整双翅目蝇科昆虫样本,昆虫易进难出,易于收集更多的昆虫,使用方便快捷、取虫简易、适用范围广(如牛羊棚、果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集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集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收集器盛液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依次表示:1—收集器盖,2—收集器本体,3—收集器盛液皿,11—挂环,21—进虫孔,22—环状无色透明带,2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翅目蝇科昆虫收集器设有收集器盖1、收集器本体2和收集器盛液皿3,所述收集器盖1为圆形,且在收集器盖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挂环11,收集器本体2为上端口敞开、底面封闭的圆筒状,且在收集器本体2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23,在距离收集器本体2的底面1cm处的收集器本体2的壁设为环状无色透明带22,所述环状无色透明带22的宽度为1-2cm,收集器本体2的其余壁均设为不透明的黄色,环状无色透明带用于观察收集的昆虫数量,根据双翅目蝇科昆虫的黄色趋向性,收集器本体壁的不透明黄色部分的设计易于吸引更多的双翅目蝇科昆虫靠近收集器,在收集器本体2的环状无色透明带22的上边缘均布有4个进虫孔21,所述进虫孔21为漏斗状,外部孔径为1cm,内部孔径为0.6cm,漏斗状的进虫孔21使双翅目蝇科昆虫易进难出,收集器盛液皿3为圆形;将液体诱剂装入收集器盛液皿3内,收集器盖1与收集器本体2的上端口螺纹连接,收集器盛液皿3与收集器本体2的底部螺纹连接。使用时将挂环系上绳索悬挂于距地面约1m处,液体诱剂挥发的气体通过透气孔23进入收集器本体内腔,当液体诱剂挥发减少至液面距收集器本体2底面约1cm时需及时添加液体诱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