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220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以往的大棚仅有保温防雨的作用,而在大棚内浇水时都是人工浇水,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给大棚内的植物浇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水温与地温相近,当大棚面积较大时人工浇水费时费力,短时间内浇水很难完成,错过了浇水的最佳时间,对植物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包括大棚主体、推拉窗、拉绳、线轴、一号电机、电动机控制器、微处理器、二号电机、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挡光板、水管、花洒、水泵、进水管和水箱,所述大棚主体前表面安装有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右端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右端连接有线轴,所述线轴下端固定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连接有电动机控制器,所述电动机控制器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推拉窗左侧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左端连接有线轴,所述线轴下端固定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连接有电动机控制器,所述电动机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安装在大棚主体顶端,所述微处理器左侧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外侧设有挡光板,所述挡光板下方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花洒,所述水管左端下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右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连接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光照传感器正对东侧。

优选的,所述挡光板在左侧面为开口的。

优选的,所述水管口径为8厘米。

优选的,水泵上端安装有水位控制器,且水位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左端设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浇水的大棚通过光照传感器对浇水条件进行探测,进而控制水泵,实现自动浇水,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缩短了浇水所需时间,可以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浇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大棚主体右视图。

图中:1、大棚主体,2、推拉窗,3、拉绳,4、线轴,5、一号电机,6、电动机控制器,7、微处理器,8、二号电机,9、湿度传感器,10、光照传感器,11、挡光板,12、水管,13、花洒,14、水泵,15、进水管,16、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浇水的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推拉窗2、拉绳3、线轴4、一号电机5、电动机控制器6、微处理器7、二号电机8、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挡光板11、水管12、花洒13、水泵14、进水管15和水箱16,大棚主体1前表面安装有推拉窗2,推拉窗2右端固定有拉绳3,拉绳3右端连接有线轴4,线轴4下端固定有一号电机5,一号电机5连接有电动机控制器6,电动机控制器6连接有微处理器7,推拉窗2左侧固定有拉绳3,拉绳3左端连接有线轴4,线轴4下端固定有二号电机8,二号电机8连接有电动机控制器6,电动机控制器6与微处理器7相连接,微处理器7安装在大棚主体1顶端,微处理器7左侧连接有湿度传感器9和光照传感器10,光照传感器10正对东侧,可以感应到是否上午为晴天,光照传感器10外侧设有挡光板11,挡光板11在左侧面为开口的,可以使光照传感器10对着东边,挡住其他方向的光,挡光板11下方安装有水管12,水管12口径为8厘米,提供足够的水量,水管12上安装有花洒13,水管12左端下侧连接有水泵14,水泵14上端安装有水位控制器,且水位控制器与微处理器7相连接,浇够足够的水后停止浇水,水泵14右端连接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左端设有过滤网,放置较大的杂质进入水泵14,进水管15下端连接有水箱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自动浇水的大棚时,将水箱16充满水,光照传感器10感应出为晴天时,微处理器7则控制水泵14开始工作,同时向电动机控制器6发出指令,使二号电机8开始工作,带动,拉绳3带动推拉窗2打开,使浇水后的水蒸气可以通过推拉窗2散发出去,当浇水量达到一定量后,水位控制器控制停止浇水,当湿度传感器9检测到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微处理器7控制一号电机5开始工作,使推拉窗2关上。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