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84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植生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大规模的建设如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大量开展迅猛发展。这些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

对于坡度小于60°的边坡,有两类处理方式,一是采用挡土墙、抗滑桩、板桩结构等工程防护,存在以下不足:施工机械要求高,施工方法复杂,治理工程造价高;开挖面大,坡面不宜绿化,且边坡生态修复能力差;易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差。另一方式是客土种子喷播技术、喷混植生、植生网等技术,短期绿化效果较好,但随着日积月累的雨水冲刷极易导致沉降、垮塌,且中、后期绿化效果难以维持。

目前,对于坡度大于60°的边坡,传统的修复方式有台阶栽植、穴植苗,因坡度太大,施工困难,造价太高,植被养护困难且修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生巢,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坡度大于60°的边坡进行生态修复,且见效快、便于维护、后期绿化效果持久,解决了长期以来高陡边坡绿化施工困难、造价高、养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植生巢,包括:

栽植容器,其为上部开口、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半开放容器,位于栽植容器开口下部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其相对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锚杆孔和第二锚杆孔,所述第二锚杆孔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锚杆孔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所述平面上设有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第一锚杆孔的下方;

锚杆,其穿过所述第一锚杆孔与所述第二锚杆孔与所述栽植容器可拆卸地插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为半圆柱形,其上部开口为长方形,所述平面以及其相对的一个侧面均为半圆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为长方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为陶土、金属材料或工程塑料制得。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第一锚杆孔与所述第二锚杆孔的连线与所述平面的夹角为70-80°。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还包括垫板和两个紧固件,一个紧固件与垫板套设在锚杆的一端以固定锚杆于待修复坡面,另一个紧固件套设在锚杆的另一端以固定所述栽植容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的上部开口长度为15~40cm,宽度为5~2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的上部开口长度为15~40cm,宽度为5~20cm,栽植容器的高度10~3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锚杆为直径为8-16mm的钢筋。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排水孔位于距离栽植容器底部3-5cm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植生巢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实用性佳,不仅可以适用于坡度小于60°的边坡,还能适用于坡度大于60°的高陡边坡,适用范围极广;

2)本实用新型的植生巢用于边坡生态修复,安装方便,不易沉降、垮塌,持久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生巢安装于待修复坡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栽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生巢,包括:

栽植容器1,其为上部开口、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半开放容器,位于栽植容器1开口下部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其相对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锚杆孔11和第二锚杆孔12,所述第二锚杆孔12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锚杆孔11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所述平面上设有一个排水孔13,所述排水孔13位于第一锚杆孔11的下方;

锚杆2,其穿过所述第一锚杆孔11与所述第二锚杆孔12与所述栽植容器1可拆卸地插接。

本发明的植生巢安装时,将待修复坡面打预先钻孔,再将锚杆的一部分伸入钻孔内,另一部分留在外部,固定好锚杆,再将栽植容器设有排水孔的平面贴向坡面,使锚杆的另一部分依次穿过第一锚杆孔和第二锚杆孔,再通过螺母或者其他固定用的元件套设于锚杆外露于栽植容器的部分,将栽植容器紧固贴紧于坡面。栽植容器内可以装在基质与植物进行坡面修复,本实用新型的植生巢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结构稳固,使用效果非常好,对于坡面角度A大于60°的坡面也能适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锚杆孔12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锚杆孔11距离上部开口的竖直距离,是为了使锚杆插入栽植容器中是呈一定角度和方向的倾斜,以便于栽植容器的固定安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1为半圆柱形,其上部开口为长方形,所述平面以及其相对的一个侧面均为半圆形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1的上部开口长度为15~40cm,宽度为5~20cm,栽植容器的高度相当于栽植容器的半径,也就是上部开口的一半,这里所说的半圆柱形是严格意义上的半圆柱。本技术方案中的栽植容器为半圆柱形,这种形状通过一根锚杆固定不易发生转动,较稳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为长方体形,未在附图中示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的上部开口长度为15~40cm,宽度为5~20cm,栽植容器的高度10~30cm。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栽植容器为陶土、金属材料或工程塑料制得,使用寿命长达30年,对于坡面长期绿化具有很好的维持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第一锚杆孔11与所述第二锚杆孔12的连线与所述平面的夹角为70-80°,如图1所示,即锚杆2与坡面的夹角B为70-80°,这是由于锚杆2插入的角度与坡面的法平面呈10-20°时,锚杆2紧固效果更牢固,不易使栽植容器1掉落,这里所说的法平面是指图1中垂直于坡面的虚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还包括垫板和两个紧固件,图中未示出,一个紧固件与垫板套设在锚杆的一端以固定锚杆于待修复坡面,另一个紧固件套设在锚杆的另一端以固定所述栽植容器。这里所说的紧固件可以是螺母或者其他用于紧固锚杆的元件,目的是为了固定锚杆和栽植容器于坡面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锚杆2为直径为8-16mm的钢筋,锚杆的直径直接影响其紧固性,影响栽植容器的稳固性,直径过大,容易对坡面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栽植容器紧固,直径过小,也不利于其稳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生巢,所述排水孔位13于距离栽植容器底部3-5cm处,有利于栽植容器内积水排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