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绿化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17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绿化围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绿化围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绿化围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在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围墙是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许多地方都少不了围墙的出现,例如施工工地、小区院落和公园等。但目前现有的围墙无法结构简单,景观效果差,严重影响的城市环境;现有也有提出将植物与围墙相结合的方案,但是遮蔽性能差,在需要隐蔽的地方并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态绿化围墙,能够解决建筑工地临时围墙景观效果差的问题,提升工地绿化质量,以立体绿化为主、易于养护的生态围墙、美化市容,且遮蔽性能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绿化围墙,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围墙单元,所述围墙单元包括主架、种植平台、种植槽、蓄水池和滴灌系统,所述种植平台上下层相互水平交错置于主架中,所述种植槽排列放置于所述种植平台上,每个种植槽的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滴灌系统通过管道连通至各种植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主架为包括左边柱、右边柱、顶柱和底柱的口字型结构。用于支撑种植平台,并固定植物平台,实现上下错层的植物平台。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右边柱外侧设置凹槽,在所述左边柱外侧设置可嵌入凹槽的凸柱,实现多个围墙单元的灵活拆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种植槽的两侧壁的顶部采用斜边结构,使植物能够充分接收阳光并营造外立面植物繁茂生长的景观。

进一步的是,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管、支管、喷头和阀门,所述主管分别连通各支管,在所述支管连通种植槽处设置喷头,所述主管和支管上分别设置阀门;保持植物的充足水分。

进一步的是,所述滴灌系统暗设于主架和种植平台内部;提高整体美观性。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生态绿化围墙,采用上下交错的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遮蔽,保证植物的充足生长空间,同时满足景观上的观赏性;进行立体绿化,满足工地景观的可观赏性;应用滴灌系统维持后期植物的需水,体现生态性;植物种植槽组装方便,容易维护;后期维护简单经济,可减少人工管理;搭建拼接方便,易拆卸、运输,施工快速;灌溉及排水系统简单经济;采用单元模块化且能够灵活拆借,实现围墙的循环利用;可营造良好的立面视线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绿化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绿化围墙中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围墙单元的组合连接示意图;

其中,1是围墙单元,11是主架,12是种植平台,13是种植槽,14是蓄水池,15是滴灌系统;111是凸柱,112是凹槽;151是主管,152是支管,153是喷头,154是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态绿化围墙,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围墙单元1,所述围墙单元1包括主架11、种植平台12、种植槽13、蓄水池14和滴灌系统15,所述种植平台12上下层相互水平交错置于主架11中,所述种植槽13排列放置于所述种植平台12上,每个种植槽13的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蓄水池14,所述滴灌系统15通过管道连通至各种植槽13。

所述主架11为包括左边柱、右边柱、顶柱和底柱的口字型结构。用于支撑种植平台12,并固定植物平台,实现上下错层的植物平台。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右边柱外侧设置凹槽112,在所述左边柱外侧设置可嵌入凹槽112的凸柱111,实现多个围墙单元1的灵活拆接。

所述种植槽13的两侧壁的顶部采用斜边结构,使植物能够充分接收阳光并营造外立面植物繁茂生长的景观。

如图2所示,所述滴灌系统15包括主管151、支管152、喷头153和阀门154,所述主管151分别连通各支管152,在所述支管连通种植槽13处设置喷头153,所述主管151和支管152上分别设置阀门154;保持植物的充足水分。

所述滴灌系统15暗设于主架11和种植平台12内部;提高整体美观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

如图3所示,在需要搭建围墙的地方,将多个围墙单元1的主架11相连,并在种植平台12上的种植槽13中种植需要的植物;当下雨天时可利用蓄水池14收集雨水,滴灌系统15可从蓄水池14中或外界获得水源为植物补充水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