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水容器及带该储水容器的植物种植容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一些大型园艺种植、小型种植或办公室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个植物种植容器(如花盆、花瓶等)来承载植物,而由于植物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而现有的植物种植容器大部分都不会自动加水,因而,人工固定时间去给植物浇水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十分耗费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储水容器及带该储水容器的植物种植容器,通过该储水容器可实现植物种植容器的自动加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种植容器,所述储水容器包括第一容器主体,所述第一容器主体设有带开合盖体的进出水开口,所述开合盖体插接有两并排设置的进气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进出水开口连通,且所述出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气管的长度。
作为上述储水容器的改进,所述进出水开口与所述开合盖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进行紧固连接。
作为上述储水容器的改进,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为箱体结构或瓶体结构。
一种植物种植容器,所述植物种植容器包括带容纳槽的第二容器主体、储水容器以及承托所述第二容器主体的接水托,所述容纳槽的底璧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容纳槽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储水容器外形相适配的储水容器插接槽,所述储水容器包括第一容器主体,所述第一容器主体设有带开合盖体的进出水开口,所述开合盖体插接有两并排设置的进气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进出水开口连通,且所述出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进气管的长度,所述储水容器插接在所述储水容器插接槽中,使得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水管分别伸进所述接水托中。
作为上述植物种植容器的改进,所述进出水开口与所述开合盖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进行紧固连接。
作为上述植物种植容器的改进,所述第一容器主体为箱体结构或瓶体结构。
作为上述植物种植容器的改进,所述第二容器主体为花盆结构或花瓶结构或花槽结构,或大体积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水容器及带该储水容器的植物种植容器,其中,储水容器通过在其进出水开口的开合盖体上分别插接一进气管与一出水管,当其倒立放置于与种植容器的底壁连通的盛水容器(如接水托等)中时,由于出水管的长度大于进气管的长度(即此时进气管的入口高度大于出水管的出口高度),在大气压强及重力作用下,出水管开始给盛水容器自动加水,直至水位到达进气管的入口位置,自动加水结束,同时,由于种植容器的底壁与盛水容器连通,植物种植过程中,植物根会吸收水分,当盛水容器内水位低于进气管的入口位置时,储水容器内的水会通过出水管自动流入盛水容器中,直到水位与进气管的入口位置保持平衡时就会停止出水,这样循环可以保持植物土壤湿润,减少人工种植、灌浇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储水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植物种植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包括第一容器主体11,第一容器主体11设有带开合盖体12的进出水开口(图中未标示),开合盖体12插接有两并排设置的进气管13与出水管14,进气管13及出水管14分别与进出水开口连通,且出水管14的长度大于进气管13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出水开口与开合盖体1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进行紧固连接,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开合盖体12,便可实现开合盖体12的开合,以便于从进出水开口对第一容器主体11进行加水。为此,进出水开口与开合盖体12之间亦可通过卡扣结构进行紧固连接。第一容器主体11主要起到一个储水的功能,因而可以为各种形状尺寸的箱体结构,或者为各种 形状尺寸的瓶体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只要使第一容器主体11满足储水的功能,可对第一容器主体11进行任意形状尺寸的变换,其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种植容器,植物种植容器包括带容纳槽211的第二容器主体21、储水容器22以及承托第二容器主体21的接水托23,容纳槽211的底璧设有若干渗水孔(未图示),容纳槽211的外侧壁设有与储水容器22外形相适配的储水容器插接槽(图中未标示),储水容器22包括第一容器主体221,第一容器主体221设有带开合盖体222的进出水开口(图中未标示),开合盖体222插接有两并排设置的进气管223与出水管224,进气管223及出水管224分别与进出水开口连通,且出水管224的长度大于进气管223的长度,储水容器22插接在储水容器插接槽中,使得进气管223及出水管224分别伸进接水托23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进出水开口与开合盖体22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进行紧固连接,使用时,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开合盖体222,便可实现开合盖体222的开合,以便于从进出水开口对第一容器主体221进行加水。为此,进出水开口与开合盖体222之间亦可通过卡扣结构进行紧固连接。第一容器主体221主要起到一个储水的功能,因而可以为各种形状尺寸的箱体结构,或者为各种形状尺寸的瓶体结构,同样的,第二容器主体21主要通过容纳槽211起到一个容置泥土种植植物的功能,因而可以为各种形状尺寸的花盆结构,或者为各种形状尺寸的花瓶结构,或者为各种形状尺寸的花槽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只要使第一容器主体221满足储水的功能,同时使之外形与容纳槽211的外侧壁设置的储水容器插接槽相适配,而对第一容器主体221进行任意形状尺寸的变换;只要使第二容器主体21满足容置泥土种植植物的功能,而对第二容器主体21进行任意形状尺寸的变换;其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水容器及带该储水容器的植物种植容器,其中,储水 容器通过在其进出水开口的开合盖体上分别插接一进气管与一出水管,当其倒立放置于与种植容器的底壁连通的盛水容器(如接水托等)中时,由于出水管的长度大于进气管的长度(即此时进气管的入口高度大于出水管的出口高度),在大气压强及重力作用下,出水管开始给盛水容器自动加水,直至水位到达进气管的入口位置,自动加水结束,同时,由于种植容器的底壁与盛水容器连通,植物种植过程中,植物根会吸收水分,当盛水容器内水位低于进气管的入口位置时,储水容器内的水会通过出水管自动流入盛水容器中,直到水位与进气管的入口位置保持平衡时就会停止出水,这样循环可以保持植物土壤湿润,减少人工种植、灌浇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