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雄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746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去雄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杂交,尤其是一种用于梨树杂交过程中,去雄步骤时,使用方便,可以更换刀片的去雄刀。



背景技术:

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oideae)梨属(Pyrus)植物,是世界性主要果树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树种。原产中国梨,品种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分布产。我国现有主栽品种多为自有知识产权的育成品种或传统的地方品种。近十几年来,我国主要育成的翠冠、初夏绿、黄冠等几个具有自主产权梨都是通过常规的人工杂交选育而成。梨树常规的人工杂交育种需要人工去雄、授粉、栽培修剪、性状鉴定筛选等工作。

目前,人工去雄工作,主要通过镊子、剪刀或人手进行操作,利用镊子或人手直接拔除雄蕊、花药,或是用剪刀剪除,采用镊子拔除效率低,力道不好掌握,容易损伤雌蕊;使用剪刀效率较高,但是范围掌控不易,同样容易损伤到雌蕊,且剪刀的刀刃不能单独更换,只能更换整把剪刀,使用成本较高;而直接通过人手拔除,效率和准确性较高,但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熟练工人才能准确拔除,同时工人还肩负授粉工作,在去雄步骤中,难免会将手上的花粉传播到花蕊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目前梨树去雄工作中,使用镊子、剪刀和直接人手操作带来的不便,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更换刀片的去雄刀。

本实用新型的去雄刀,其特征在于该去雄刀包括刀柄和刀片,刀柄为两把,两把刀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两把刀柄绕连接点转动;刀片为两片,分别安装在两把刀柄的内侧,刀片背部设置有螺纹杆,刀柄上部位置设置螺纹孔,螺纹杆与螺纹孔的螺纹相匹配,刀片背部的螺纹杆穿入刀柄的螺纹孔内固定。

所述的刀柄上部内侧还设置有防夹胶套,防夹胶套凸出于刀柄,防止刀柄完全合拢后夹手。

所述的刀柄下部还套有护手胶套,在操作时,握住护手胶套。可以起到防滑和保护的作用。

所述的刀片呈圆弧状,刀柄在安装刀片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刀片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的螺纹杆长度大于螺纹孔长度,便于调整两片刀片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花型。

去雄工作的操作人员,捏住去雄刀的刀柄,利用去雄刀上设置有的刀片,即可轻松剪切梨花的雄蕊及花药,使用方便,当刀片的刀刃磨钝后,通过旋转螺纹杆将刀片取下,即可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去雄刀,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刀片通过螺纹杆安装在刀柄上,可以通过螺纹杆调整两片刀片之间的间距,便于使用,同时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刀片,有效降低了工具的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刀柄1,刀片2,螺钉3,螺纹杆4,防夹胶套5,护手胶套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去雄刀,长12cm,包括刀柄1和刀片2,刀柄1为两把,两把刀柄1顶部通过螺钉3连接,两把刀柄1绕连接点转动;刀片2为两片,长度为1cm,分别安装在两把刀柄1的内侧,刀片2背部设置有螺纹杆4,刀柄1上部位置设置螺纹孔,螺纹杆4与螺纹孔的螺纹相匹配,刀片2背部的螺纹杆4穿入刀柄1的螺纹孔内固定。刀柄1上部内侧还设置有防夹胶套5,防夹胶套5凸出于刀柄1,防止刀柄1完全合拢后夹手。刀柄1下部还套有护手胶套6,护手胶套6长度为3.5cm,在操作时,握住护手胶套6。可以起到防滑和保护的作用。刀片2呈圆弧状,刀柄1在安装刀片2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刀片2设置在凹槽内。螺纹杆4长度为1cm,大于螺纹孔长度,便于调整两片刀片2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花型。

去雄工作的操作人员,捏住去雄刀的刀柄1,利用去雄刀上设置有的刀片2,即可轻松剪切梨花的雄蕊及花药,使用方便,当刀片2的刀刃磨钝后,通过旋转螺纹杆4将刀片2取下,即可进行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