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幼苗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蔬菜幼苗培育方式,以及所采用的装置,主要是以传统的床土、营养钵育苗为主。但是以上方法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影响,从而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速度。传统的蔬菜育苗基质为营养土、有机肥等,存在营养土配比难以掌握、育苗工序难以简化等问题,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而且熟土累积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易导致苗期甚至是大田期土传病虫草害发生蔓延难以控制,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来控制,因而易造成苗期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蔬菜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幼苗培育装置,不会受到气候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速度,更不会出现有害物质的积累,更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培育出来的幼苗生产健康、营养丰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营养液输送管、营养液辅助输送管、营养液辅助输送泵、营养液回流管和设于培育架下方的营养液槽,所述培育架由自上而下分布的多层培育室组成,每一层培育室内均设有可调节光照强度且防水的植物灯、喷雾装置和送风管,所述喷雾装置与所述营养液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营养液输送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的液面下方,所述营养液输送管上设有营养液输送泵,每一层培育室底部均设有营养液回流槽,所述营养液回流管的一端接入每一层培育室底部的营养液回流槽内,所述营养液回流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内,所述营养液回流管上设有营养液调节阀,所述送风管上设有多个送风孔;每一层培育室的底部为抽屉式结构,且每一层培育室铺设有海绵培育板,该海绵培育板上设有幼苗培育孔;营养液辅助输送管的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的液面下方,营养液辅助输送管的另一端接入每一层培育室的海绵培育板处;所述营养液辅助输送泵设于营养液辅助输送管上。
本技术方案中,将待培育的幼苗放入培育架的培育室中后,根据幼苗自身的情况,调节植物灯的光照强度,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喷洒出来,营养液可以被均匀喷洒到幼苗上,通过送风管送出大量的混合空气,使得整个幼苗的生长处于一个非常优质、无污染的环境,不会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速度,更不会出现有害物质的积累,更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培育出来的幼苗生产健康、营养丰富。每一层培育室的底部为抽屉式结构,且每一层培育室铺设有海绵培育板,该海绵培育板上设有幼苗培育孔;目的是保证幼苗的放入取出更加方便,并且设置的海绵培育板,更加便于幼苗的栽种。营养液辅助输送管的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的液面下方,营养液辅助输送管的另一端接入每一层培育室的海绵培育板处;所述营养液辅助输送泵设于营养液辅助输送管上;目的是通过营养液辅助输送管来补给营养液到海绵培育板上面,可以有效保证幼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的吸收,更加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幼苗培育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器和设于每一层培育室内的光线传感器,所述营养液调节阀为电磁阀,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植物灯的光照强度调节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输送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辅助输送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目的是通过自动控制器实现对光照强度的合理控制,当光线传感器感应到培育室内的光照不足或过剩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自动控制器调节植物灯的亮度,并且自动控制器还可以根据实际培育幼苗的需要,控制营养液调节阀、营养液输送泵、营养液辅助输送泵的开启或关闭。自动控制器控制营养液的补给量和喷雾量,能最大限度使幼苗吸收养液,从而缩短了幼苗的生长时间,同时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槽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目的是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营养液槽内的营养液页面较低导致营养液输送泵、营养液辅助输送泵无法正常工作时,便通过自动控制器关闭掉营养液输送泵、营养液辅助输送泵。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幼苗培育装置还包括集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空气、冷风为一体的幼苗送风系统,该送风系统由空调机、二氧化碳储气瓶、风机和出风管组成,所述空调机的出风口与二氧化碳储气瓶的出气口均连接到所述风机的进气口,所述风机的出气口与出风管的进气口连接,出风管与每一层培育室内的送风管的进气口连接,且在送风管的进气口处设有气量调节阀。目的是保证通过培育室的送风管送出的混合空气,是幼苗最需要的二氧化碳、自然空气、空调调节后的适宜幼苗生长温度的冷风的混合气体,使得幼苗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环境。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灯上设有防水透明灯罩,可以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目的是保证植物灯的防水效果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如种子无问题,发芽率能达到98%以上;
(2)缩短了幼苗的生长时间,生长时间是传统培育方法的2/3;
(3)节约了占地面积,培育架节约了占地面积85%以上;
(4)安全性提高,在不施加农业化肥的情况下,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幼苗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培育室的层状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培育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幼苗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幼苗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7中所述幼苗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所述幼苗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培育架,10a-培育室,10b-植物灯,10c-喷雾装置,10d-送风管,10e-送风孔,10f-海绵培育板,10g-防水透明灯罩,20a-营养液输送管,20b-营养液输送泵,30a-营养液回流管,30b-营养液调节阀,40-营养液槽,50a-营养液辅助输送管,50b-营养液辅助输送泵,60a-自动控制器,60b-光线传感器,60c-液位传感器,70a-空调机,70b-二氧化碳储气瓶,70c-风机,70d-出风管,70e-气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0、营养液输送管20a、营养液回流管30a和设于培育架10下方的营养液槽40。所述培育架10由自上而下分布的多层培育室10a组成,每一层培育室10a内均设有可调节光照强度且防水的植物灯10b、喷雾装置10c和送风管10d。所述喷雾装置10c与所述营养液输送管20a的一端连接,所述营养液输送管20a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40的液面下方,所述营养液输送管20a上设有营养液输送泵20b。每一层培育室10a底部均设有营养液回流槽,所述营养液回流管30a的一端接入每一层培育室10a底部的营养液回流槽内,所述营养液回流管30a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40内。所述营养液回流管30a上设有营养液调节阀30b,所述送风管10d上设有多个送风孔10e。幼苗培育装置的每一层培育室10a的底部为抽屉式结构,且每一层培育室10a铺设有海绵培育板10f,该海绵培育板10f上设有幼苗培育孔。目的是保证幼苗的放入取出更加方便,并且设置的海绵培育板10f,更加便于幼苗的栽种。
营养液辅助输送管50a的一端接入所述营养液槽40的液面下方,营养液辅助输送管50a的另一端接入每一层培育室10a的海绵培育板10f处;所述营养液辅助输送泵50b设于营养液辅助输送管50a上。目的是通过营养液辅助输送系统来补给营养液到海绵培育板10f上面,可以有效保证幼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的吸收,更加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本实施例1中,将待培育的幼苗放入培育架10的培育室10a中后,根据幼苗自身的情况,调节植物灯10b的光照强度,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10c喷洒出来,营养液可以被均匀喷洒到幼苗上,通过送风管10d送出大量的混合空气,使得整个幼苗的生长处于一个非常优质、无污染的环境,不会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速度,更不会出现有害物质的积累,更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培育出来的幼苗生产健康、营养丰富。幼苗培育装置的每一层培育室10a的底部为抽屉式结构,且每一层培育室10a铺设有海绵培育板10f,该海绵培育板10f上设有幼苗培育孔。目的是保证幼苗的放入取出更加方便,并且设置的海绵培育板10f,更加便于幼苗的栽种。通过营养液辅助输送系统来补给营养液到海绵培育板10f上面,可以有效保证幼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的吸收,更加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技术方案:
幼苗培育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器60a和设于每一层培育室10a内的光线传感器60b,所述营养液调节阀30b为电磁阀,所述光线传感器60b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植物灯10b的光照强度调节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调节阀30b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输送泵20b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营养液辅助输送泵50b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目的是通过自动控制器60a实现对光照强度的合理控制,当光线传感器60b感应到培育室10a内的光照不足或过剩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自动控制器60a调节植物灯10b的亮度,并且自动控制器60a还可以根据实际培育幼苗的需要,控制营养液调节阀30b、营养液输送泵20b、营养液辅助输送泵50b的开启或关闭。自动控制器60a控制营养液的补给量和喷雾量,能最大限度使幼苗吸收养液,从而缩短了幼苗的生长时间,同时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技术上增加了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营养液槽4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60c,所述液位传感器60c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控制器60a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目的是当液位传感器60c感应到营养液槽40内的营养液页面较低导致营养液输送泵20b、营养液辅助输送泵50b无法正常工作时,便通过自动控制器60a关闭掉营养液输送泵20b、营养液辅助输送泵50b。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技术方案:
幼苗培育装置还包括集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空气、冷风为一体的幼苗送风系统,该送风系统由空调机70a、二氧化碳储气瓶70b、风机70c和出风管70d组成,所述空调机70a的出风口与二氧化碳储气瓶70b的出气口均连接到所述风机70c的进气口,所述风机70c的出气口与出风管70d的进气口连接,出风管70d与每一层培育室10a内的送风管10d的进气口连接,且在送风管10d的进气口处设有气量调节阀70e。目的是保证通过培育室10a的送风管10d送出的混合空气,是幼苗最需要的二氧化碳、自然空气、空调调节后的适宜幼苗生长温度的冷风的混合气体,使得幼苗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环境。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植物灯10b上设有防水透明灯罩10g,可以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目的是保证植物灯10b的防水效果达到最佳。
实施例6:
结合并运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幼苗培育装置,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幼苗培育装置进行幼苗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培育幼苗送入培育室10a内,栽种于培育室10a内设定的区域;
步骤二,根据幼苗发芽与幼苗大小的情况,调节光照强度达到适合幼苗生长的光照补给量;
步骤三,将空调机70a的冷风、二氧化碳储气瓶70b中的气体和风机70c送出的空气,根据预设的浓度比例混合后,送入培育室10a内。通过设定空调机70a的冷风、二氧化碳储气瓶70b中的气体和风机70c送出的空气的混合浓度,从而保证幼苗的培育达到最佳的生长环境。
预设的混合空气浓度比例为:二氧化碳所占的浓度比为0.12%-0.15%,空调机70a的冷风和风机70c送出的自然风共占的浓度比为99.85%-99.88%,其中空调机70a的冷风和风机70c送出的空气的比例为1:1。此种浓度比下的混合空气,能够充分保证幼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环境,都达到非常优秀的一个状态。气体以三合一形式按一定比例同时持续通入幼苗培育机构,进一步提高发芽率,同时缩短了幼苗的生长时间。
空调机70a的冷风温度为22℃-25℃。目的是保证幼苗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生长温度,22℃-25℃是幼苗生长最佳的一个温度区间。
步骤四,根据幼苗发芽与幼苗大小的情况,调节送风量,向培育室10a内送入幼苗生产需要的混合空气;
步骤五,每8小时向培育室10a内补给一次营养液,每次15分钟,15分钟后将培育室10a内的营养液排回营养液槽40;
步骤六,当幼苗达到设定高度时转出培育室10a。
本实施例所述的培育方法是借助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幼苗培育装置进一步完成的,通过本培育方法的培育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幼苗生长的环境最佳,不会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速度,更不会出现有害物质的积累,更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培育出来的幼苗生产健康、营养丰富。
实施例7:
如图6所示,发明人结合上述实施例的经验,还提出并运用了一种集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空气、冷风为一体的幼苗送风系统,由空调机70a、二氧化碳储气瓶70b、风机70c和出风管70d组成,所述空调机70a的出风口与二氧化碳储气瓶70b的出气口均连接到所述风机70c的进气口,所述风机70c的出气口与出风管70d的进气口连接,出风管70d具有与每一层培育室10a内的送风管10d的进气口连接的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如种子无问题,发芽率能达到98%以上。缩短了幼苗的生长时间,生长时间是传统培育方法的2/3。节约了占地面积,培育架10节约了占地面积85%以上。安全性提高,在不施加农业化肥的情况下,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