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813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



背景技术:

淡水小龙虾(下文简称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食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已广泛进入饭店、商场及家庭餐桌。目前,小龙虾的市场需求量庞大,且其需求热度不随时节变更,一年四季均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小龙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因此,在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20℃时,小龙虾将进行打洞冬眠,此时的小龙虾处于半摄食状态,极少外出活动,人们无法对其捕捞,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引起市场上的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当水温低于15℃时,小龙虾进入不摄食的越冬状态,新陈代谢减慢,因此,冬季的小龙虾一般体格较小,影响了小龙虾的质量与口感。目前,冬季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有稻田养殖,通常在12月份,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投入虾苗,放养至翌年5月份完成一季养殖。

冬季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养殖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6个月,因此,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的工作较为繁杂,需定期在虾沟中填放稻草,稻草对小龙虾起到一定的保温、防寒的作用,可防止小龙虾因低温而发生伤亡;养殖人员还需定期疏通虾沟,为小龙虾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此外,稻田中的小龙虾处于一个相对狭小且封闭的空间,因此,投料、防逃、防病、捕捞等工作不易开展,导致小龙虾多处于放养状态,从而影响虾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冬季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单一、简陋导致反季节小龙虾的产量与质量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驱逐包括支撑架及覆盖在支撑架上的保温层;

所述棚体驱逐内设有n个养虾池,n>1,每个所述养虾池的面积为10-30m2,所述养虾池的深度为1.0-1.2m;所述养虾池的池口处设有防逃围栏,所述防逃围栏的高度为0.1-0.3m;

所述养虾池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距离池底0.2-0.3m;

所述养虾池内还包括一用于驱赶或筛选小龙虾的驱逐装置,所述驱逐装置包括推动杆与驱逐网,所述推动杆与驱逐网可拆卸连接,所述驱逐网的尺寸与所述养虾池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棚体内还设有排水沟道,所述排水沟道与所有养虾池的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养虾池包括地上式养虾池、地下式养虾池或半地下式养虾池。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用于防止小龙虾逃逸的密孔网片。

优选地,所述防逃围栏包括木质围栏、石膏围栏或塑料围栏。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的保温薄膜。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竹质支撑架或钢质支撑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根据不同的季节、时段及具体天气情况,相应的管理和调整大棚,保持养虾池内的温度始终处于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温度,提高反季节小龙虾的产量与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龙虾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的符号表示为:1-棚体,11-支撑架,12-保温层,21-养虾池,22-防逃围栏,23-排水口,24-驱逐装置,241-推动杆,242-驱逐网,3-排水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龙虾养殖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小龙虾养殖大棚包括棚体1,棚体1包括支撑架11及保温层12。支撑架11作为大棚的骨架部分,用于支撑保温层12,支撑架11可选用竹质的支撑架或钢质的支撑架。保温层12覆盖在支撑架11上,保温层12可将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其原因在于,白日,太阳光照射的热量可透过保温层进入大棚内;夜晚,保温层可防止大棚内的热量向外部扩散。保温层12包括单层结构的保温薄膜或双层结构的保温薄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当地冬季的气候情况进行选择,其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保温层采用双层结构的保温薄膜,双层结构的保温薄膜具有更好的保温、隔冷性能。

棚体1内设有n个养虾池21,n>1,例如n=4、5或6。按照养虾池21建造位置的不同,养虾池21包括地上式养虾池、地下式养虾池或半地下式养虾池。通常,地上式养虾池对棚体的高度具有一定要求,半地下式养虾池的排水口不易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地下式养虾池。

养虾池21的形状可根据棚体1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设计,如正方形、长方体或圆形,本实施例中养虾池为长方形。养虾池的建筑面积应当适中,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例如,若养虾池21的面积过大,一旦发生病变,将波及整个养虾池中的小龙虾,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养虾池21的面积过小,将增加建筑成本,同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也增压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中,每个养虾池21的面积为10-30m2,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养虾池的面积,例如,15m2、25m2等,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小龙虾属于浅养生物,一般较佳的养殖深度为0.8-1m,因此,养虾池21的深度为0.3-1.5m,本实施例中,养虾池21的深度为1.1m。

为了防止小龙虾逃逸,养虾池21的池口处设置防逃围栏22,防逃围栏22的高度为0.1-0.3m。防逃围栏的实现形式有多种,包括木质围栏、石膏围栏或塑料围栏。应当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材质的防逃围栏及调整防逃围栏的高度,其均属于本领域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防逃围栏采用光滑的保温薄膜,其高度为0.2m。

养虾池21上设有排水口23,通过排水口23排放养虾池21中的水。排水口23位于养虾池21的侧壁上,且靠近养虾池21的池底部。本实施例中,排水口设置在距池底0.2-0.3m的位置处。在此区域内设置排水口,可确保排水结束后,养虾池21中仍存有一定的水量,以维持小龙虾的呼吸及其他生理活动。应当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排水口的位置,例如排水口设置在距池底0.25m的位置处,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棚体1内设有排水沟道3,排水沟道3与每个养虾池21的排水口23相连通。每个排水口23处均设有一排水塞。当养虾池需要排水时,打开排水塞,养虾池中的水将通过排水口流出养虾池、流入排水沟道。

为了防止小龙虾通过排水口23逃逸,在排水口23处设置密孔网片。

养虾池21中的水排出后,需要向养虾池21中补进干净的水体以维持小龙虾的正常生长,向养虾池内注水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设置注水管,将注水管悬挂在养虾池的池口处或安置在养虾池的侧壁上,通过注水管向养虾池中注水。本实施例中,注水管选用塑料质的水管。

养虾池21内还设有一驱逐装置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驱逐装置24包括推动杆241与驱逐网242,推动杆241与驱逐网242可拆卸连接,驱逐网242的尺寸与养虾池21的尺寸相匹配。使用驱逐装置24时,将驱逐网242置入养虾池21中,推动推动杆241,带动驱逐网242从养虾池21的一侧移至另一侧,使池中的小龙虾在驱逐网242的驱逐下集中在养虾池21的某一区域,以方便养殖人员清理养虾池21或起捕小龙虾。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可更换不同网目大小的驱逐网242,例如,若起捕小龙虾,则选择较大网目的驱逐网242,对池中的小龙虾起到捕大留小的筛选作用;若清理养虾池,则选择较小网目的驱逐网242,将大部分的小龙虾集中于池中的一个小区域,便于便养殖人员清理养虾池。

驱逐网的选择有多种,包括铁质驱逐网或尼龙驱逐网,本实施例中采用尼龙驱逐网,尼龙驱逐网经济、便捷且不易生锈。但是,尼龙驱逐网的质量较轻,不易沉于池底,导致小龙虾易从尼龙驱逐网与池底的间隙中逃脱,因此,在尼龙网的下端捆绑石块等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在石块等重物的重力的作用下,尼龙驱逐网的下端将沉落在池底,避免小龙虾逃脱或被遗漏的现象发生。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方便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将以实施例提供的小龙虾养殖大棚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投放小龙虾:

在投放小龙虾之前,需对养虾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包括养虾池的清洁、蓄水及施肥等。

选择体质健康、无病无伤、游动灵活、尺寸大致相同的小龙虾虾苗进行投放,投放前,对小龙虾虾苗进行浸泡消毒,消毒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2%-4%的食盐水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为5-10min。将浸泡消毒的小龙虾虾苗进行投放时,应注意养殖密度,本实施例中,养殖密度为2-3斤每立方米的水,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随之虾体的增重,应相应的增加养虾池中的水量,养虾池的水量提升至0.5-0.7m。

龙虾属于浅水区域生活的甲壳动物,小龙虾会经常浮出水面,因此,养虾池的水深不可太深,一般适应的水深在0.3m-1.5m,这样的水深适合水草生长,且水体的上下水层之间的温差异差度较小,更利于小龙虾生长。

大棚管理:

根据不同的季节、时段及具体天气情况,相应的管理和调整大棚,保持棚内温度处于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温度,具体为:

夏季:取下保温薄膜,在养虾池中浮植水生植物,例如水花生,利用水生植物的茎叶遮蔽阳光,为小龙虾提供荫蔽的水生环境。

秋季及晚春:秋季及晚春的换季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应特别注意夜间的保温工作。具体为,白天仅覆盖保温薄膜即可,夜间需将稻草席覆盖在保温薄膜之上,防止夜间温度骤降将小龙虾冻伤。

冬季及早春:此时段,室外温度低,应时刻注意大棚的保温效果,具体为,夜晚及阴冷的白天,全天将稻草席覆盖在保温薄膜之上;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期间,可将稻草席取下,阳光的照射可使棚内在维持较高的温度范围内。

饲养管理:

保持养虾池的洁净,防止病菌感染养殖的小龙虾。

维持养虾池的水量适中,确保小龙虾始终处于较佳的养殖密度,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中,较佳水量的水位高度为0.5-0.7m。

适时适量进行施肥,本实施例中,养殖密度为2-3斤/平方米的水,施肥周期为4-5天,每次施肥量为50-100克/立方米的水。饲养小龙小采用肥料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粪肥。

在饲养过程中,池水中的氧气逐渐被消耗,同时泼洒的过量的肥料和小龙虾的排泄物在水中悬浮,降低池水的透明度,因此,需要定期换注养虾池中的水,换水周期为3-4天,每次换水量为0.2-0.3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