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淡水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
小龙虾的营养众所周知,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而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小龙虾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相互之间经常咬伤,造成了小龙虾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条件和步骤:
(1)池塘条件及其设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2-20亩,水深1.2~1.5m,池坡用聚乙烯网片进行护坡,建好进排水系统,配套冲水机械,进排水口和池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网高出池埂面40cm以上,配套微孔增氧设施;
(2)清整消毒: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淤泥深不超过10cm,清除淤泥后进行曝晒,并用清塘灵或敌杀死清除塘中残存的小龙虾,隔2~3天排去池水,再用100~150kg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清池10-15天后注入清新淡水;
(3)水草种植:池塘内要种植复合型水草,于清塘进水后2~3天后,开始种植水草;
(4)苗种放养:每亩放养200~500尾/kg的小龙虾苗种1.5万~2万尾。
(5)饲养管理:要求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0%,成虾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26%。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1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日投喂量可按池虾体重的3%~5%。
(6)水质调控:春季水位一般保持在0.6~1.0m之间,10~15d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cm;夏季水位保持在1.2m以上,每7~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20cm,定期泼洒生石灰以改良水质,当水中溶解氧量低于3.0mg/l时,开启微孔增氧设施增氧至溶解氧量大于5.0mg/l。
每亩配备一台1.6kw的微孔增氧仪。
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面积为养殖池面积的1/3-1/5。
漂浮植物为水葫芦和水花生,面积应为养殖池面积的1/5-1/3。
在种苗放养同时搭配10~20尾/kg鲢鳙鱼种20~30尾和5cm以上的鳜鱼苗10~20尾。
水草管护:高温季节,伊乐藻如长得过于茂盛,及时将伊乐藻进行割茬,割去过长的伊乐藻,保持藻体距水面30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清理消毒、水藻的种植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放养、饲料管理和水质调控,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条件和步骤:
(1)池塘条件及其设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10亩,水深1.4m,池坡用聚乙烯网片进行护坡,建好进排水系统,配套冲水机械,进排水口和池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网高出池埂面40cm以上,配套微孔增氧设施;
(2)清整消毒: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淤泥深不超过10cm,清除淤泥后进行曝晒,并用清塘灵或敌杀死清除塘中残存的小龙虾,隔2天排去池水,再用120kg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清池12天后注入清新淡水;
(3)水草种植:池塘内要种植复合型水草,于清塘进水后2~3天后,开始种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面积为养殖池面积的1/4;漂浮植物为水葫芦和水花生,面积应为养殖池面积的1/4;
(4)苗种放养:每亩放养200~500尾/kg的小龙虾苗种1.5万尾;种苗放养同时搭配10~20尾/kg鲢鳙鱼种30尾和5cm以上的鳜鱼苗10尾;
(5)饲养管理:要求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0%,成虾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26%,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1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日投喂量可按池虾体重的3%;
(6)水质调控:春季水位一般保持在0.6~1.0m之间,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5cm;夏季水位保持在1.2m以上,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20cm,每周泼洒生石灰以改良水质,合理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水中溶氧丰富;伊乐藻如长得过于茂盛,及时将伊乐藻进行割茬,割去过长的伊乐藻,保持藻体距水面30cm。
实施例二
本发明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条件和步骤:
(1)池塘条件及其设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8亩,水深1.5m,池坡用聚乙烯网片进行护坡,建好进排水系统,配套冲水机械,进排水口和池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网高出池埂面40cm以上,配套微孔增氧设施;
(2)清整消毒: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淤泥深不超过10cm,清除淤泥后进行曝晒,并用清塘灵或敌杀死清除塘中残存的小龙虾,隔3天排去池水,再用120kg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清池10天后注入清新淡水;
(3)水草种植:池塘内要种植复合型水草,于清塘进水后3天后,开始种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面积为养殖池面积的1/5;漂浮植物为水葫芦和水花生,面积应为养殖池面积的1/3;
(4)苗种放养:每亩放养200~500尾/kg的小龙虾苗种2万尾;种苗放养同时搭配10~20尾/kg鲢鳙鱼种30尾和5cm以上的鳜鱼苗20尾;
(5)饲养管理:要求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0%,成虾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26%,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1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日投喂量可按池虾体重的5%;
(6)水质调控:春季水位一般保持在0.6~1.0m之间,1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cm;夏季水位保持在1.2m以上,每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20cm,每10天泼洒生石灰以改良水质,合理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水中溶氧丰富;伊乐藻如长得过于茂盛,及时将伊乐藻进行割茬,割去过长的伊乐藻,保持藻体距水面30cm。
试验列:通过实施例1和2的养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