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鮸鱼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鮸鱼去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鮸鱼,也称米鱼,形似鲈鱼,但肉质略粗糙,体色发暗,灰褐色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鱼体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鮸鱼肉味鲜美,为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除鲜食外,米鱼肉是作鱼丸、敲鱼面的上等原料。野生鮸鱼资源衰退,捕获量逐年减少,为了满足需求,人工养殖是有之路。但是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人工饲养的鮸鱼鱼肉的鱼腥味相对于野生鮸鱼有所加重,对鱼肉产品的风味有较大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有效改善人工养殖鮸鱼风味的鮸鱼去腥养殖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鮸鱼去腥养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购置10~12g鮸鱼鱼苗,抵达养殖区后,在转运袋中加入养殖区海水过渡,同时添加消毒剂药浴5~8min;b)将消毒后的鮸鱼鱼苗进行一次分箱,投入网目为0.5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500~550尾,禁食12~15小时后,投放鱼苗饲料,投饲率20~30%,每5~8小时投喂一次;c)鱼苗饲养25~30天后成为幼鱼,进行二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幼鱼150~180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8~15%,每12~14小时投喂一次;d)幼鱼饲养60~80天后,进行三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5~35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3~5%,每12~14小时投喂一次;每20~25天投放抗感染药物一次,至起捕前7~10天停药;e)鮸鱼平均体重达到700~750g时,起捕上市,起捕前7~10天,向待捕网箱内每隔1小时曝气一次,同时向待捕网箱内泵入新鲜海水,每3小时更换待捕网箱海水一次。进一步的,步骤a)中的消毒剂为30~45mg/l的聚维酮碘,添加终浓度至有效碘含量为10%。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鱼苗饲料为质量比为1:1的配合饲料和鱼肉糜。进一步的,步骤c)中二次分箱后,每隔30天向饲养区内泼洒可可碱,每公顷2~5kg,至起捕前7~10天停药。进一步的,步骤d)中的抗感染药物为氟苯尼考,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量为5~8mg。进一步的,步骤e)中曝气时,曝气装置位于网箱底部。进一步的,步骤e)中新鲜海水取自距离饲养网箱1~2km,水深8~10m处海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鱼苗到成鱼的全过程饲养参数控制,改善饲养区周边环境;通过饲料投药以及饲养区投药,保证鮸鱼免受病疫;起捕前通过曝气和换水,强化鱼体周围清洁环境,改善鱼肉口感。总之,本发明多效并举,改善鮸鱼鱼肉口感,达到甚至超越野生鮸鱼的鲜美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该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1一种鮸鱼去腥养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购置10g左右鮸鱼鱼苗,抵达养殖区后,在转运袋中加入养殖区海水过渡,同时添加消毒剂药浴5min;所述消毒剂为30mg/l的聚维酮碘,添加终浓度至有效碘含量为10%。b)将消毒后的鮸鱼鱼苗进行一次分箱,投入网目为0.5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500尾,禁食12小时后,投放鱼苗饲料,投饲率20%,每5小时投喂一次;所述鱼苗饲料为质量比为1:1的配合饲料和鱼肉糜。c)鱼苗饲养25天后成为幼鱼,进行二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幼鱼150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8%,每12小时投喂一次;二次分箱后,每隔30天向饲养区内泼洒可可碱,每公顷2kg,至起捕前7天停药。d)幼鱼饲养60天后,进行三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5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3%,每12小时投喂一次;每20天投放抗感染药物一次;抗感染药物为氟苯尼考,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量为5mg,至起捕前7天停药。e)鮸鱼平均体重达到700g时,起捕上市,起捕前7天,向待捕网箱内每隔1小时曝气一次,同时向待捕网箱内泵入新鲜海水,每3小时更换待捕网箱海水一次。新鲜海水取自距离饲养网箱1km,水深8m处海水。实施例2a)购置12g左右鮸鱼鱼苗,抵达养殖区后,在转运袋中加入养殖区海水过渡,同时添加消毒剂药浴8min;所述消毒剂为45mg/l的聚维酮碘,添加终浓度至有效碘含量为10%。b)将消毒后的鮸鱼鱼苗进行一次分箱,投入网目为0.5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550尾,禁食15小时后,投放鱼苗饲料,投饲率30%,每8小时投喂一次;所述鱼苗饲料为质量比为1:1的配合饲料和鱼肉糜。c)鱼苗饲养30天后成为幼鱼,进行二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幼鱼180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15%,每14小时投喂一次;二次分箱后,每隔30天向饲养区内泼洒可可碱,每公顷5kg,至起捕前10天停药。d)幼鱼饲养80天后,进行三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5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5%,每14小时投喂一次;每25天投放抗感染药物一次;抗感染药物为氟苯尼考,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量为8mg,至起捕前10天停药。e)鮸鱼平均体重达到750g时,起捕上市,起捕前10天,向待捕网箱内每隔1小时曝气一次,同时向待捕网箱内泵入新鲜海水,每3小时更换待捕网箱海水一次。新鲜海水取自距离饲养网箱2km,水深10m处海水。实施例3a)购置12g左右鮸鱼鱼苗,抵达养殖区后,在转运袋中加入养殖区海水过渡,同时添加消毒剂药浴7min;所述消毒剂为40mg/l的聚维酮碘,添加终浓度至有效碘含量为10%。b)将消毒后的鮸鱼鱼苗进行一次分箱,投入网目为0.5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525尾,禁食13小时后,投放鱼苗饲料,投饲率25%,每6小时投喂一次;所述鱼苗饲料为质量比为1:1的配合饲料和鱼肉糜。c)鱼苗饲养28天后成为幼鱼,进行二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幼鱼170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12%,每13小时投喂一次;二次分箱后,每隔30天向饲养区内泼洒可可碱,每公顷3kg,至起捕前8天停药。d)幼鱼饲养70天后,进行三次分箱,投入网目为1厘米网箱,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0尾;投放浮性颗粒配合饲料,投饲率4%,每13小时投喂一次;每23天投放抗感染药物一次;抗感染药物为氟苯尼考,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量为6mg,至起捕前8天停药。e)鮸鱼平均体重达到725g时,起捕上市,起捕前8天,向待捕网箱内每隔1小时曝气一次,同时向待捕网箱内泵入新鲜海水,每3小时更换待捕网箱海水一次。新鲜海水取自距离饲养网箱1.5km,水深9m处海水。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步骤e)鮸鱼平均体重达到725g时,起捕上市。效果例1分别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饲养得到的鮸鱼样品以及远海捕捞的野生鮸鱼样品,分别从每个样品的鱼背、鱼腹部、鱼尾部取鱼肉10~20g,捣成肉泥,对应放在对应标号的容器内,由50名评定员分别进行人为感官评价,评定员有丰富的感官评定经验,采用0~10分制评定腥味程度,10分为最强,0分为最弱。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1鮸鱼样品的人为感官评定结果。样品土霉味哈喇味鱼腥味实施例11.00.61.0实施例20.40.70.9实施例30.20.10.5对比例16.55.07.2野生鮸鱼2.21.5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作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