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巢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080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蜜蜂养殖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巢框。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

标准蜂箱也称为十框蜂箱、郎氏蜂箱,是目前养蜂者最为常用的一种叠加式活框蜂箱。标准蜂箱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档、副盖、箱盖及隔板组成的。需要时可以在箱身上叠加继箱,继箱没有箱底,可以与巢箱的箱身通用。

巢框是活框蜂箱的重要部件,由上梁、框耳和下梁构成,用于支撑、固定和保护巢脾。巢框是设计蜂箱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对所设计蜂箱的形状和大小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蜂箱时必须先确定巢框框条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框型和确定所需巢框的数量。

蜂箱是蜂群栖息的场所,整套蜂箱的巢框数量首先必须满足蜂群栖息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确定的巢框数量必定可满足蜂群繁殖的需要。

现有的巢框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喂食效率低,且单个巢框蜂王浆产量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巢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蜜蜂的喂食效率,以增加单个巢框蜂王浆产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巢框,包括一体结构的框耳,所述框耳的宽度为2.5cm~5cm;

所述框耳的内侧设有安装上梁和下梁用的插槽;

所述框耳的内侧具有间隔布置的多组夹持板,各组内的两夹持板间设有装配台基条用的安装槽,每组夹持板的外侧设有支撑在相应夹持板中部的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将框耳的宽度增加至2.5cm~5cm,使得巢框内可并排放置两根台基条,以提高蜜蜂的喂食效率;其中,台基条插装在各组夹持板内的安装槽内,并利用加强板支撑在外侧夹持板的中部,提升其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耳的宽度为2.7c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耳的上下两侧设有延伸部,所述的插槽开设在对应的延伸部内,使得插槽具备足够的深度,更有利于上梁和下梁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耳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挂耳,使得巢框通过挂耳支撑在蜂箱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夹持板与框耳等宽,便于两排台基条的装配。

进一步优选的,至少有一组夹持板内设置有三块间隔设置的夹持板,即至少有一组夹持板内设有两个紧邻的安装槽,这两个安装槽内仅有装配一个台基条,使得可根据需要调节相邻两排台基条的间距。

进一步优选的,各夹持板朝向框内的边沿设有向安装槽内延伸的限位凸起,利用安装槽两侧的限位凸起卡紧台基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台基条为4排或6排。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蜜蜂的喂食效率,以增加单个巢框蜂王浆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巢框中框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巢框,包括一体结构的框耳1,框耳1的宽度为2.5cm~5cm,在本实施例中的宽度为2.7cm,内部可并排放置两根台基条,提高了蜜蜂的喂食效率。

框耳1的内侧设有安装上梁和下梁用的插槽4以及间隔布置的多组夹持板8,各夹持板8与框耳1等宽,且各组内的两夹持板8间设有装配台基条用的安装槽5,每组夹持板8的外侧设有支撑在相应夹持板中部的加强板6。本实施例中,台基条为间隔设置的4排或6排,插装在各组夹持板中的安装槽内,并利用加强板6支撑在外侧夹持板的中部,提升其结构强度。

框耳1的上下两侧设有延伸部3,插槽4开设在对应的延伸部内,使得插槽具备足够的深度,更有利于上梁和下梁的安装固定。框耳1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挂耳2,使得巢框通过挂耳支撑在蜂箱内。

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一组夹持板内设置有三块间隔设置的夹持板8,即至少有一组夹持板内设有两个紧邻的安装槽5,这两个安装槽内仅有装配一个台基条,使得可根据需要调节相邻两排台基条的间距。另外,各夹持板8朝向框内的边沿设有向安装槽5内延伸的限位凸起7,利用安装槽两侧的限位凸起卡紧台基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