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77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诱捕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



背景技术:

现有灭虫灯的结构为 :电源部分、发光部分、电网部分、虫体收集部分, 其原理是 :利用昆虫的趋光特性,采用发光部分发光,吸引昆虫集中到灭虫灯处,再利用高压电网部分将碰触到电网的昆虫击杀,最后用虫体收集部分收集齐虫体,然而这种灭虫灯只能收集诱捕昆虫,无法将益虫和害虫有效分离,大量捕杀益虫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益害比,对所在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它包括集虫箱,所述的集虫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第三过滤网罩、收集罩和蓄电池,集虫箱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对开门扇,集虫箱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过滤网罩相配合的放生口,所述的放生口处设置有卡板和与卡板垂直设置的挡板,所述的卡板连接有放生门,所述的放生门的上部设置有提手,集虫箱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集虫斗和与集虫斗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的集虫斗的底部设置有吸虫口,所述的吸虫口处设置有与吸虫口相配合的风机,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梁,所述的支撑梁的上部设置有灯座,所述的灯座连接有诱虫灯,支撑梁的下部连接有撞击板。

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罩的网孔直径为12mm—16mm。

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罩的网孔直径为8mm—12mm。

所述的第三过滤网罩的网孔直径为4mm—8mm。

所述的收集罩的底部为实心结构。

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灯座与诱虫灯连接。

所述的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放生口的两侧。

所述的风机为可调速风机。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30°—45°。

所述的撞击板的数量为三个,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撞击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所必须的电能,这种设置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而且适合应用于偏远的电力系统不完整的山区,具有实用范围广的优点,当需要诱虫时,利用诱虫灯提供光源将昆虫诱引到撞击板周围,当昆虫撞击到撞击板上被撞晕后,落入收集斗内,风机提供的抽力从而将昆虫吸入收集箱内,落入收集箱内的昆虫经过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第三过滤网罩的层层过滤,从而将体形较小的益虫筛选在第三过滤网罩内,并通过放生口将益虫放生,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益虫,同时将害虫隔离在收集箱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而且有效的将害虫和益虫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虫箱 2、第一过滤网罩 3、第二过滤网罩 4、第三过滤网罩 5、收集罩 6、蓄电池 7、对开门扇 8、放生口 9、卡板 10、挡板 11、放生门 12、提手 13、集虫斗 14、支撑架 15、吸虫口 16、风机 17、太阳能电池板 18、支撑梁 19、灯座 20、诱虫灯 21、撞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它包括集虫箱1,所述的集虫箱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2、第二过滤网罩3、第三过滤网罩4、收集罩5和蓄电池6,集虫箱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对开门扇7,集虫箱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过滤网罩4相配合的放生口8,所述的放生口8处设置有卡板9和与卡板9垂直设置的挡板10,所述的卡板9连接有放生门11,所述的放生门11的上部设置有提手12,集虫箱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集虫斗13和与集虫斗13连接的支撑架14,所述的集虫斗13的底部设置有吸虫口15,所述的吸虫口15处设置有与吸虫口15相配合的风机16,支撑架14的上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7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6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7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梁18,所述的支撑梁18的上部设置有灯座19,所述的灯座19连接有诱虫灯20,支撑梁18的下部连接有撞击板2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所必须的电能,这种设置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而且适合应用于偏远的电力系统不完整的山区,具有实用范围广的优点,当需要诱虫时,利用诱虫灯提供光源将昆虫诱引到撞击板周围,当昆虫撞击到撞击板上被撞晕后,落入收集斗内,风机提供的抽力从而将昆虫吸入收集箱内,落入收集箱内的昆虫经过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第三过滤网罩的层层过滤,从而将体形较小的益虫筛选在第三过滤网罩内,并通过放生口将益虫放生,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益虫,同时将害虫隔离在收集箱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而且有效的将害虫和益虫的分离。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益保型诱捕灯,它包括集虫箱1,所述的集虫箱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罩2、第二过滤网罩3、第三过滤网罩4、收集罩5和蓄电池6,集虫箱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对开门扇7,集虫箱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过滤网罩4相配合的放生口8,所述的放生口8处设置有卡板9和与卡板9垂直设置的挡板10,所述的卡板9连接有放生门11,所述的放生门11的上部设置有提手12,集虫箱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集虫斗13和与集虫斗13连接的支撑架14,所述的集虫斗13的底部设置有吸虫口15,所述的吸虫口15处设置有与吸虫口15相配合的风机16,支撑架14的上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7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6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7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梁18,所述的支撑梁18的上部设置有灯座19,所述的灯座19连接有诱虫灯20,支撑梁18的下部连接有撞击板21,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罩2的网孔直径为12mm—16mm,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罩3的网孔直径为8mm—12mm,所述的第三过滤网罩4的网孔直径为4mm—8mm,所述的收集罩5的底部为实心结构,所述的蓄电池6通过灯座19与诱虫灯20连接,所述的卡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放生口8的两侧,所述的风机16为可调速风机,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7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30°—45°,所述的撞击板21的数量为三个,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撞击板21之间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所必须的电能,这种设置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而且适合应用于偏远的电力系统不完整的山区,具有实用范围广的优点,当需要诱虫时,利用诱虫灯提供光源将昆虫诱引到撞击板周围,当昆虫撞击到撞击板上被撞晕后,落入收集斗内,风机提供的抽力从而将昆虫吸入收集箱内,落入收集箱内的昆虫经过第一过滤网罩、第二过滤网罩、第三过滤网罩的层层过滤,从而将体形较小的益虫筛选在第三过滤网罩内,并通过放生口将益虫放生,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益虫,同时将害虫隔离在收集箱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而且有效的将害虫和益虫的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