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5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观察系统(22),采集系统(23);所述观察系统(22)设置于鱼道主体(1)侧方或所述鱼道主体(1)内,所述采集系统(23)设置于所述观察系统(22)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系统(22)包括观察室(17),鱼道观察窗(16),采集池观察窗(14),视频监控系统(24),照明设施(25),观察室拦鱼栅(15);所述观察室(17)设置于所述鱼道主体(1)侧方,所述鱼道观察窗(16)设置于与所述鱼道主体(1)相邻的所述观察室(17)的侧壁上,所述采集池观察窗(14)设置于与采集池(3)相邻的所述观察室(17)的侧壁上;所述视频监控系统(24)包括摄像装置(18),计算机及监视器(19),所述视频监控系统(24)设置于所述观察室(17)内;所述照明设施(25)设置于所述鱼道主体(1)的观测段和所述观察室(17)外墙上;所述观察室拦鱼栅(15)设置于所述鱼道主体(1)的观测段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照明设施(25)为水下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系统(23)包括所述采集池(3),进水渠(4),进水渠闸门(6),进鱼渠(5),进鱼渠闸门(7),拦鱼格栅(9),防逃格栅(8),集鱼渠(10),运输系统(26);所述采集池(3)设置于临近所述采集池观察窗(14)的所述观察室(17)侧方,所述进水渠(4)从上游端连接所述鱼道主体(1)和所述采集池(3),所述进水渠闸门(6)设置于所述进水渠(4)和所述鱼道主体(1)的交汇处;所述进鱼渠(5)从下游端连接所述鱼道主体(1)和所述采集池(3),所述进鱼渠闸门(7)设置于所述进鱼渠(5)和所述鱼道主体(1)的交汇处;所述集鱼渠(10)设置于所述采集池(3)的最低处;所述拦鱼格栅(9)设置于所述采集池(3)上游端;所述防逃格栅(8)设置于所述采集池(3)下游端和所述集鱼渠(10)下游端;所述运输系统(26)设置于所述观察室(17)一侧端,所述运输系统(26)包括进鱼口(27),提升箱(13),提升闸室闸门(11),提升闸室(12),提升电机(21);所述提升闸室(12)设置于所述观察室(17)一侧端,且与所述采集池(3)相交,且相交处设置所述进鱼口(27)和所述提升闸室闸门(11),所述提升箱(13)设置于所述运输系统(26)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要求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有鱼道隔板(2)设置于所述鱼道主体(1)内;所述观察室拦鱼栅(15)为纵向格栅,所述观察室拦鱼栅(15)设置于二个所述鱼道隔板(2)之间,且位于所述鱼道观察窗(16)对面;所述拦鱼格栅(9)为纵向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池(3)底板呈倾斜状,且向一侧或中间倾斜;所述集鱼渠(10)为横向倾斜水渠,有排水孔(20)设置于所述集鱼渠(10)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格栅(8)为喇叭形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箱(13)为可垂直提升箱体,且所述提升箱(13)箱体底部呈倾斜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闸室(12)工作时,保持所述提升闸室(12)中有0.1m以上的水深,并保持未工作的所述提升箱(13)位于所述提升闸室(12)底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