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用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247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动物用护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动物使用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限制动物关节活动以保护动物关节的动物用护具。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动物用护具,适于供一以四足行走的动物使用,在图1中是以犬只示意。该现有的动物用护具包括一个供穿戴于该动物的身体的身体穿套11、供穿戴于该动物的肢体的一个上肢套12与一个中肢套13与一个下肢套14、一个连接于该身体穿套11及该上肢套12间的第一定位件15、一个连接该第一定位件15与该中肢套13的第二定位件16,以及一个连接该第二定位件16及该下肢套14的第三定位件17。

该第一定位件15包括一个固设在该身体穿套11上的第一定位段151,以及一个固设在该上肢套12上的第二定位段152。该第一定位段151与该第二定位段152同体连接而呈一角度固定的L形,并能维持住该身体穿套11与该上肢套12二者间的角度,从而定位该动物的肩关节,避免该动物脱臼的肩关节或者邻近的骨折部位受到刺激而伤势恶化。该第二定位件16与该第三定位件17分别固设在该中肢套13及该下肢套14上并彼此固接,同样能限制该动物的肢体活动,并保护该动物受伤的肢体。虽然该现有的动物用护具能保护该动物的关节及肢体,却完全不允许关节及肢体活动,无法使该动物于复原的过程中,通过逐渐活动关节及肢体来复健,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动物用护具。

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适于供一动物使用,并包含一个供穿戴于该动物的身体的身体穿戴单元,以及一个供穿戴于该动物的肢体的肢体穿戴单元,该动物用护具还包含一个连接于该身体穿戴单元及该肢体穿戴单元间的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包括沿一个枢接轴心彼此枢接的一个第一调整件与一个第二调整件,以及两个绕该枢接轴心间隔地设置在该第一调整件上的第一限位组,该第一调整件具有一个供所述第一限位组设置的第一调整端部,该第一调整端部界定出一个绕该枢接轴心延伸且贯通该第一调整端部两相反面的调整沟,该第二调整件具有一个枢接该第一调整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组间的第二调整端部,每一第一限位组能沿该调整沟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调整端部上,并能抵接该第二调整端部的两相反枢摆侧,而限制该第二调整端部相对该第一调整端部的枢摆角度,且每一第一限位组包括彼此能分离地结合的一个螺栓与一个螺帽,每一螺栓穿设进该调整沟中,并能与对应的螺帽螺接,而能松离地与该螺帽相向夹抵定位于该第一调整端部的两相反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每一螺栓包括一个能抵紧该第一调整端部的螺头,以及一个能穿设进该调整沟的螺杆,每一螺帽包括一个能抵紧该第一调整端部并供对应的螺杆螺锁结合的帽体,以及至少一个由该帽体延伸而出并穿设在该调整沟中且能避免该帽体相对该第一调整端部旋转的止转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第二调整件的该第二调整端部呈三叉状,并包括一个位于中央且枢接该第一调整端部的枢接段,以及由该枢接段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并能分别靠抵所述第一限位组的延伸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身体穿戴单元界定出至少一个定位孔,该第一调整件还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调整端部与该身体穿戴单元的第一连接端部,该第一连接端部界定出一个长条状的调整孔,该调整单元还包括一个能穿设在该至少一个定位孔与该调整孔中并将该第一连接端部抵紧定位于该身体穿戴单元的第一定位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穿戴单元界定出数个定位孔,该第一定位组包括两个分别穿设在所述定位孔的其中两个及该调整孔中并能将该第一连接端部抵紧定位于该身体穿戴单元的第一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动物的该肢体包括彼此以连接的一个上肢段与一个中肢段,其中,该肢体穿戴单元包括分别套设在该上肢段及该中肢段的一个上肢套与一个中肢套,该调整单元的该第二调整件还包括一个构造与该第二调整端部相同的第二连接端部,以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调整端部及该第二连接端部间并连接该上肢套的第二中间端部,该调整单元还包括一个第三调整件,以及两个设置在该第三调整件上的第二限位组,该第三调整件具有一个构造与该第一调整端部相同并供该第二连接端部枢接的第三调整端部,以及一个连接该第三调整端部与该中肢套的第三连接端部,所述第二限位组设置在该第三调整端部上,并能限制该第二连接端部相对于该第三调整端部的枢摆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动物的肢体还包括一个连接该中肢段的下肢段,其中,该肢体穿戴单元还包括一个套设在该下肢段的下肢套,该调整单元还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三调整件的第四调整件、一个连接该第四调整件与该下肢套的第五调整件,以及两个设置在该第四调整件上的第三限位组,该第四调整件包括一个构造与该第一调整端部相同的第四调整端部,以及一个构造与该第一连接端部相同的第四连接端部,该第四连接端部定位于该第三连接端部上,该第五调整件包括一个构造与该第二调整端部相同的第五调整端部,以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五调整端部及该下肢套间的第五连接端部,该第五调整端部枢接于该第四调整端部,所述第三限位组设置在该第四调整端部上,并能限制该第五调整端部相对该第四调整端部枢摆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物用护具,该第二中间端部枢接该上肢套,该第三连接端部枢接该中肢套,该第五连接端部枢接该下肢套。

该动物用护具的功效在于:能限制该动物的活动以保护受伤的该动物,且所述第一限位组能被移动调整而逐渐放宽彼此的间隔距离,使该第二调整端部相对该第一调整端部的枢摆角度能逐渐放大,利于该动物于复原的过程中逐渐活动,使该动物早日完全康复并缩短适应及复健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现有的动物用护具的一个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图中省略示意一个背心及一个束带;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穿戴于一动物的状态;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第一限位组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组限位一个第二调整件相对一个第一调整件的枢摆角度;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限位组定位该第二调整件及该第一调整件间的枢摆角度;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一个不同于图3的使用状态;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供一以四足行走的动物2使用。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是以犬只作为示意,但也能适用于例如猫等等的其他动物。该动物2具有四只连接身体21的肢体22。该动物2的一位于前方的肢体22包括由上往下依序以关节连接的一个上肢段221与一个中肢段222及一个下肢段223。本第一实施例包含供该动物2穿戴的一个身体穿戴单元3与一个肢体穿戴单元4,以及一个连接于该身体穿戴单元3及该肢体穿戴单元4间的调整单元5。

该身体穿戴单元3供穿戴于该动物2的身体21,并包含一个供穿戴于该动物2的背部的背心31、一个埋设在该背心31中且与该肢体穿戴单元4位于该动物的同一躯侧的铁块32,以及一个设置在该背心31前端部且围绕在该动物2的颈胸前方的束带33。该铁块32界定出数个彼此间隔排列的定位孔321。该肢体穿戴单元4供穿戴于该动物2的肢体22,并包含依序分别穿套在该上肢段221与该中肢段222及该下肢段223的一个上肢套41与一个中肢套42及一个下肢套43。

该调整单元5包括由上往下依序连接的一个第一调整件51、一个第二调整件52、一个第三调整件53、一个第四调整件54,以及一个第五调整件55、一个用来将该第一调整件51定位于该背心31上的第一定位组61、一个用来将该第三调整件53与该第四调整件54彼此定位结合的第二定位组62、两个设置在该第一调整件51上的第一限位组63、两个设置在该第三调整件53上的第二限位组64,以及两个设置在该第四调整件54上的第三限位组65。

该第一调整件51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个呈长条状的第一连接端部511与一个概呈圆形的第一调整端部512。该第一连接端部511界定出一个呈长条状并能与该铁块32的所述定位孔321同时连通的调整孔513。该第一连接端部511通过该第一定位组61穿设于该调整孔513及所述定位孔321中而被定位设置在该背心31上。该第一调整端部512包括一个呈圆环状的环壁514,以及一个位于该环壁514中央且一部位连接该环壁514的内周缘的圆壁515。该圆壁515具有一个供该第二调整件52枢接的枢接轴心517,并与该环壁514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绕该枢接轴心517延伸且位于该圆壁515与该环壁514两相向侧间并贯通该第一调整端部512两相反面的调整沟516。

该第二调整件52包括一个枢接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第二调整端部521、一个枢接该第三调整件53的第二连接端部522,以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调整端部521及该第二连接端部522间并枢接该上肢套41的上套体411的第二中间端部523。该第二调整端部521呈三叉状,并包括一个位于中央且枢接于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该枢接轴心517的枢接段524,以及两个由该枢接段524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并能分别靠抵所述第一限位组63的延伸段525。每一延伸段525与该枢接段524相配合界定出一圆弧状的限位缘526。该第二连接端部522的构造与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构造相同,并具有一枢接段527、两延伸段528及两限位缘529。

该第三调整件53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个第三调整端部531与一个第三连接端部532。该第三调整端部531的构造与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构造相同,并具有一环壁533、一圆壁534及一调整沟535。该圆壁534的一枢接轴心536供该第二连接端部522的该枢接段527枢接。该第三连接端部532枢接该中肢套42的中套体421,并界定出两个螺孔537。

该第四调整件54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个第四调整端部541与一个第四连接端部542。该第四调整端部541的构造与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相同,并具有一环壁543、一圆壁544,以及一调整沟545。该圆壁544的一枢接轴心546供该第五调整件55枢接。该第四连接端部542的构造与该第一连接端部511相同,并具有一调整孔547,且通过该第二定位组62穿设在该调整孔547及所述螺孔537而定位设置在该第三连接端部532上。

该第五调整件55包括一个构造与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相同的第五调整端部551,以及一个连接该第五调整端部551且枢接该下肢套43的下套体431的第五连接端部552。该第五调整端部551具有一个枢接段553、两个延伸段554,以及两个限位缘555。该枢接段553枢接该第四调整端部541的该枢接轴心546。

该第一定位组61包括两个穿设在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调整孔513及该铁块32的所述定位孔321的其中两个的第一定位件611。每一第一定位件611为一螺栓,并能将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一连接端部511定位于该背心31上。该第二定位组62包括两个穿设在该第四调整件54的该调整孔547及该第三调整件53的所述螺孔537的第二定位件621。每一第二定位件621为一螺栓,并能将该第三调整件53与该第四调整件54定位在一起。

每一第一限位组63包括彼此能分离地结合的一个螺栓631与一个螺帽632。每一螺栓631包括一个能抵紧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螺头633,以及一个能穿设进该调整沟516的螺杆634。每一螺帽632包括一个能抵紧该第一调整端部512并供对应的螺杆634螺锁结合的帽体635,以及两个由该帽体635延伸而出且彼此径向相对并穿设在该调整沟516中而能避免该帽体635相对该第一调整端部512旋转的止转块636。每一螺栓631能与对应的螺帽632螺接,而能松离地与该螺帽632相向夹抵定位于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两相反面。每一第二限位组64所包括的元件与每一第一限位组63相同,但每一第二限位组64是设置在该第三调整件53的该第三调整端部531上,并穿设于该第三调整件53的该调整沟535。每一第三限位组65所包括的元件与每一第一限位组63相同,但每一第三限位组65是设置在第四调整端部541上,并穿设于该第四调整件54的该调整沟545。

参阅图2、3及图5、6,所述第一限位组63能沿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调整沟516滑移,而改变彼此绕该枢接轴心517的间隔距离,并因为该间隔距离即为该第二调整件52的该枢接段524的活动空间,故能限制该第二调整件52的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相对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第一调整端部512的枢摆角度。当所述第一限位组63绕该枢接轴心517彼此的间隔距离较大时,该第二调整件52的该第二调整端部521将如图5所示地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枢摆角度),而当所述第一限位组63彼此的间隔距离较小,甚至所述第一限位组63是贴靠在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所述限位缘526时,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活动空间(枢摆角度)将较小,甚至如图6所示地被所述第一限位组63定位而无法枢摆。

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调整沟516绕该枢接轴心517圆弧地延伸,利于使用者直观地调整所述第一限位组63来限制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枢摆角度。每一第一限位组63的该螺帽632的所述止转块636插设在该调整沟516的设计,除了能避免该螺帽632相对该第一调整端部512旋转外,还利于该螺帽632沿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调整沟516滑动。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所述圆弧状的限位缘526,则能与每一第一限位组63的该螺栓631的圆形螺头633匹配,而能提高所述第一限位组63定位及限位该第二调整端部521的效果。

参阅图2、图3及图7,该第二连接端部522与该第三调整端部531及所述第二限位组64所构成的角度调整机构,以及该第四调整端部541与该第五调整端部551及所述第三限位组65间所构成的角度调整机构,与该第一调整端部512与该第二调整端部521及所述第一限位组63所构成的角度调整机构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说明。由于该调整单元5能构成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因此允许使用者调整该上肢套41与该中肢套42及该下肢套43彼此间的枢摆角度,组合变化相当灵活。此外,在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幅度或允许已逐渐复原的部位小幅度动作的同时,也不会妨碍其他正常部位的活动。例如当本第一实施例处于如图3所示的状态时,能允许该动物2站立,而当本第一实施例处于如图7所示的状态时,则允许该动物2趴坐于地面上。

参阅图2、图5及图6,该第一调整件51的该调整孔513成长条状的设计,允许使用者微调该第一调整件51的位置,如图5及图6所示,即能左右微调该第一调整件51的位置。该调整孔513的长条状设计,搭配该铁块32的数个定位孔321的设计,使得该第一定位组61的所述第一定位件611螺设在不同的定位孔321时,该第一调整件51的位置能有更多变化。

参阅图2及图8,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的一个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肢体穿戴单元4省略了该中肢套42与该下肢套43,该调整单元5省略该第三调整件53、该第四调整件54、该第五调整件55、该第二定位组62、该第二限位组64及该第三限位组65,且该第二调整件52省略了该第二连接端部522。本第二实施例适用于仅肩关节受伤的该动物2,由于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省略了相当多其他元件,仅针对重点部位予以保护,因此本第二实施例除了穿脱较为方便外,也减轻了该动物2的许多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动物用护具的功效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限位组63、64、65的间隔距离能调整,而能限制或定位第一至第五调整件51、52、53、54、55间的枢摆角度,从而能提供该动物2的关节良好防护,并能于该动物2的复原过程中逐渐放宽第一至第五调整件51、52、53、54、55彼此间的枢摆角度,而利于该动物2的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此外,第一至第五调整件51、52、53、54、55间的枢摆角度能调整的设计,也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适用于不同品种而肢体弯曲角度不同的该动物2的优点。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