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厂捕鼠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厂捕鼠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装置(1)、红外线监测模块(2)、食品缸(3)、振动装置(4)、诱捕老鼠装置(5)、控制模块(6);所述红外线监测模块(2)分别和控制模块(6)、食品缸(3)连接,报警装置(1)与控制模块(6)直接相连,振动装置(4)分别与食品缸(3)、控制模块(6)相连,诱捕老鼠装置(5)与控制模块(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厂捕鼠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包括红外线监测电路(7)、功率放大电路(8)、单片机模块(9)、诱捕老鼠装置电路(10)、报警电路(11)、振动电路(12);其中红外线监测电路(7)与功率放大电路(8)相连,功率放大电路(8)与单片机模块(9)相连,报警电路(11)和振动电路(12)分别单片机模块(9)相连,诱捕老鼠装置电路(10)与单片机模块(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厂捕鼠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老鼠装置(5)包括活动箱盖(13)、粘鼠板(14)、香料容器(15)、电动吹风机(16);其中诱捕老鼠装置(5)上方设有活动箱盖(13),粘鼠板(14)在诱捕老鼠装置(5)的底部,香料容器(15)在粘鼠板(14)旁边,电动吹风机(16)安装在诱捕老鼠装置(5)的上部,驱动该电动吹风机(16)的电路与单片机模块(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厂捕鼠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9)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电容C1、C2、C3、C4、C5、C6、C7、C8、按键开关SW1、SW2、SW3、SW4、SW5、SW6、报警电路(11)、PNP管Q1、Q2、晶振Y1、红外线发射模块IC1、红外线接收模块IC2、等时基集成电路IC3,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振动电路(12);其中等时基集成电路IC3采用NE555,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采用LM7812、单片机芯片AT89C52;

其中,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8与按键开关SW6相连接,按键开关SW6另一端接地;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3、14、15分别与按键开关SW2、SW3、SW4、电阻R2、R3、R4一端相连,按键开关SW2、SW3、SW4另一端接地,电阻R2、R3、R4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接,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6与电阻R5、PNP管Q1基极并行连接,PNP管Q1集电极接地,PNP管Q1发射极与振动电路(12)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振动电路(12)一端并行连接且接电源VCC;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8、19分别与晶振Y1的两端相连接,晶振Y1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9与按键开关SW5一端相连,按键开关SW5另一端与电容C3、按键开关SW1、电阻R1并联,电容C3、按键开关SW1的另一端连接接+5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31接+5电源;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32、33、34、35、36、37、38分别与报警电路(11)、等时基集成电路IC3的两端、电阻R7、电阻R8、红外线接收模块IC2、红外线发射模块IC1相连接,报警电路(11)的另一端与PNP管Q2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6一端与等时基集成电路IC3相连,另一端与PNP管Q2基极相连,电容C4一端与PNP管Q2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电容C6并联再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相连,电容C5、C7相互并联后一端与等时基集成电路IC3相连,另一端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电容C8、红外线发射模块IC1相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4一端电源电路相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