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学实验室科研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
背景技术:
在农学实验室育种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小样本材料,一般为单株材料或群体材料,播种量从几十粒到上千粒不等,尤其在水稻科研育种工作中,不同的材料播种量、播种规模也不同,因此需要在苗床上划出不同的相对很小的区域,用来播种每份小样本材料。
现有实验室中对于小样本材料的播种主要通过固定结构的不同规格的播种框来实现。不同实验材料,不同的播种量需要不同规格的播种框完成播种工作。首先是播种量在30-50粒的播种框(主要涉及F1代及引种观察材料等),播种框一般为木质的,为一个方形框架,宽0.5m,长0.78m,边框厚度为1cm,高度为4cm。沿长度方向每10cm钉置一块挡板,挡板长0.5m,宽1cm,高4cm,通过6块挡板将框分为7个10cm宽度的播种空间;再沿宽度方向钉置长0.78m,宽1cm,高4cm的挡板均匀的将0.5m的宽度分为3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0.78m,宽0.5m,中间有21格大小均匀的播种区域的播种框。每一格为一份材料的播种区域。将两个播种框沿宽度并列放到一起,为1m,正好为苗床宽度。同理,对于其他世代材料(F3代以上),播种框长宽规格都一样,只是沿宽度方向均匀分为两格,做成一个长0.78m,宽0.5m,中间均匀分为14格播种区域的播种框。而当播种量在1000-2000粒(涉及F2代等)时,播种框为长1m,宽0.3m,边框同样为宽1cm,高4cm。这样播种时一般就需要3种规格的播种框,分别为21格,14格和单格,使用时21格和14格的播种框两两成对使用,1格播种框单独使用。
以上现有用于实验室育种播种的播种框存在以下缺陷:1、不同播种量需要相应不同规格的播种框,播种时需要很多播种框,因此制作起来费工费力;2、现有播种框材质为木质重量较重,播种时需要量大并且需要准备不同规格的播种框,又无法拆卸分开搬运携带,造成搬运携带不便;3、现有播种框为木质的,受潮会导致框架变形,影响播种精度。
综上所述,现有用于实验室育种的播种框存在制作费工费力、不可拆卸搬运携带不便、易变形影响播种精度、播种区域大小无法调控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播种框等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播种区域大小方便可调节的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包括由两个前后边框和两个左右边框相互固定连接组成的边框,每个左右边框上均设置有n个N等分点,每个N等分点处均设置有左右边框插槽,两个左右边框上相对的两个左右边框插槽构成一组左右边框插槽,每组左右边框插槽内可拆卸的插设有左右插板;每个前后边框上均设置有m个M等分点,每个M等分点处均设置有前后边框插槽,两个前后边框上相对的两个前后边框插槽构成一组前后边框插槽,每组前后边框插槽内可拆卸的插设有前后插板,所述前后插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卡合所述左右插板的插板插槽;所述m为不小于1的自然数,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框通过前后边框、左右边框、左右插板以及前后插板可拆卸连接而成。在使用时,将左右插板以及前后插板相应插入边框中,即将边框内部区域均分为多个播种区域。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左右插板以及前后插板从边框上拆卸下来,使得播种框的的拆卸和搬运都更为方便。
优选的,每个左右边框上还均设置有h个H等分点,每个H等分点处也均设置有左右边框插槽,两个左右边框上相对的两个H等分点处的左右边框插槽也构成一组左右边框插槽,H等分点处的每组左右边框插槽内也可拆卸的插设有所述左右插板;所述h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且h≠n。通过在左右边框设置多种不同的等分点,能够使用同一个播种框形成多种不同规格的播种单元,进而适用于多种播种情况。
所述插板插槽内设置有定位凸柱,所述左右插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柱相配合的定位插槽。增设的定位凸柱和定位插槽,首先起到定位作用,保持播种精度。其次还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使得组装后的播种框结构更为稳定。
根据实验室一般苗床规格,较为优选的一种情况:m=6、n=3、h=5,两个所述左右边框的长度均为1m,所述左右边框插槽的宽度为1cm,所述左右边框插槽的高度为2cm;两个所述前后边框的长度均为0.78m,所述前后边框插槽的宽度为1cm,所述前后边框插槽的高度为2cm。这种具体优选的播种框结构:通过选取M等分点和H等分点处的插槽插设相应插板,形成适于30-50粒播量的播种框,能够用于F1代及引种观察材料等的播种;通过选取M等分点和N等分点处的插槽插设相应插板,形成适用于世代材料(即F3代以上)播种的播种框。
所述左右插板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左右搭接部,所述前后插板的上部的前后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前后搭接部。通过左右搭接部和前后搭接部可以限制并防止相应插板完全陷入插槽,进一步方便左右插板和前后插板的拔插。
出于对现有木质材料播种框易受潮变形。影响播种精度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所述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由塑料制成。塑料材质耐腐蚀,不吸潮,不易变形,能够很好的保持播种精度。同时质地轻便,进一步方便使用和搬运。
基于以上论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将传统固定的播种框变为可拆装式的,只需一个边框框架及配套相应插板就可以解决各种播种量要求,制作简便,省工省力。
其二,由于是可拆装的,因此播种时携带方便,可灵活组装,提高播种效率。
其三,播种框的材质为塑料,防腐不吸潮,不易变形,能够很好保证播种精度,同时质地轻便,进一步方便拆装和携带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边框,11为前后边框,111为前后边框插槽,12为左右边框,121为左右边框插槽;2为左右插板,21为左右搭接部,22为定位插槽;3为前后插板,31为前后搭接部,32为插板插槽,33为定位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包括由两个前后边框11和两个左右边框12相互固定连接组成的边框1。每个左右边框1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n个N等分点,每个N等分点处均设置有左右边框插槽121,两个左右边框12上相对的两个左右边框插槽121构成一组左右边框插槽121,每组左右边框插槽121内可拆卸的插设有左右插板2。每个前后边框1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m个M等分点,每个M等分点处均设置有前后边框插槽111,两个前后边框11上相对的两个前后边框插槽111构成一组前后边框插槽111,每组前后边框插槽111内可拆卸的插设有前后插板3,所述前后插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卡合所述左右插板2的插板插槽32。所述插板插槽32内设置有定位凸柱33,所述左右插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柱33相配合的定位插槽22。所述左右插板2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左右搭接部21,所述前后插板3的上部的前后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前后搭接部31。所述可拆装式科研实验用苗床播种框由塑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m=1,n=3。本实施例中的m和n的具体选择仅为示例,显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各种播种情况,可以根据预设播种区域的大小,自行调整m和n的数值,这些等同替换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的M等分点处的前后边框插槽111均设置在前后边框11的内侧壁上,N等分点处的左右边框插槽121也均设置在左右边框12的内侧壁上。前后边框插槽111和左右边框插槽121的具体设置位置仅为示例,显然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下,前后边框插槽111和左右边框插槽121还可以分别设置在前后边框11和左右边框12的外侧壁或上表面上,甚至在所述内侧壁、外侧壁和上表面同时设置,这些其它的设计具体位置也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在前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实施例2中:m取6替代实施例1中的1。
本实施例2中,进一步的特征是:每个左右边框12上还均设置有h个H等分点,每个H等分点处也均设置有左右边框插槽121,两个左右边框12上相对的两个H等分点处的左右边框插槽121也构成一组左右边框插槽121,H等分点处的每组左右边框插槽121内也可拆卸的插设有所述左右插板2;所述h等于5。两个所述左右边框12的长度均为1m,所述左右边框插槽121的宽度为1cm,所述左右边框插槽121的高度为2cm;两个所述前后边框11的长度均为0.78m,所述前后边框插槽111的宽度为1cm,所述前后边框插槽111的高度为2cm。
与实施例1中的M等分点处和N等分点处的设计同理,本实施例2中的H等分点处的左右边框插槽121也亦可选的设计在左右边框12的内侧壁、外侧壁和/或上表面处,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