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25124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属于种苗繁殖【技术领域】。选取无病虫损伤的块状山药种薯按正常播种要求切块后,切面用草木灰或石灰粉进行保护处理,在大棚或小弓棚内的催芽苗床上对切块种薯进行催芽;将催芽后的种薯分割成3~4个带芽的种薯块,播种到经培肥的种薯繁殖苗床上,出苗后按照块状山药种薯苗床繁殖技术进行苗床管理,秋季下霜之前收获种薯。用该方法繁殖种薯可达7万个/亩。本发明通过两次切割山药薯块的方法来繁育种薯,大大提高了块状山药种薯繁殖系数,达到节约用种成本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繁殖系数较高、繁殖效率高且大大节约山药种薯繁殖成本,提高种薯繁殖效率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块状山药种薯高效繁殖方法,是利用块状山药种薯进行苗床高效率快繁的新方法,属于种苗繁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实,并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山药是江苏省传统地方特产,目前江苏省淮山药种植面积约为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苏北黄泛冲积平原和苏中、苏南的沿江及沿海淤积平原,其中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我国山药四大主产区之一。山药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作物,种植效益达到0.8~1.5万元/亩,因此山药种植是徐州、连云港、宿迁等苏北三市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但由于山药生产存在用工投入多、生产成本投入大等限制因素,近年来气候等因素造成产量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稳,加之未能及时有效解决山药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导致江苏省山药种植面积出现较大波动。块状山药的块茎长25~35cm,直径6~8cm,可以实行起垄栽培,免除普通淮山药传统的挖沟栽培方式造成对土壤耕作层的严重破坏,以及夏季多雨时塌辙沟的危害,打破了普通山药栽培对土壤的严格要求,拓宽了山药栽培土壤类型和范围,可在江苏省全省各地大面积推广。加快推进块状山药的生产,能有效解决江苏省山药生产存在的技术瓶颈,促进块状山药产业化体系形成,是江苏省山药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江苏省加大了块状山药新品种的引进与应用,但是大多数块状山药不结零余子,加之块状山药粗短的外形,导致其繁殖系数极低,极大的限制了块状山药新品种的应用,生产上急需一种具有较高繁殖系数的块状山药种薯繁殖方法。通过对紫块状山药种薯进行两次切块处理的方法,结合苗床集中快繁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山药种薯的繁殖系数,实现工厂化生产,有利于形成大批量山药种薯供应能力。本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块状山药种苗繁殖速度,提高繁殖效率,还大大节约山药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
[0004]块状山药一般不结零余子,全部靠薯块繁殖,由于块状山药粗短的外形,其繁殖系数极低,加之薯块粗大,切块做种薯成本较高。由于山药块茎繁殖是依靠催活块茎上不定芽发育成为植株,切面过大则很容易烂种薯,导致出苗率严重降低,因此采用切小块繁殖种薯的繁殖系数增加很有限。另外由于顶芽优势,山药顶端芽先萌发后,山药中下部位芽则很少或不萌发,且萌发也远远晚于顶芽,因此出芽不齐且出芽数极少,所以也不能将单个山药直接催芽切块来提高繁殖系数,生产上急需一种具有较高繁殖系数的块状山药种薯繁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既能提高块状山药种薯繁殖系数和繁殖速度,又节约用种成本的方法,此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节约成本等优点,可以弥补现有块状山药种薯繁殖系数低、用种成本高的不足,从而为块状山药种薯扩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
[0007]I)第一次切块:于3月下旬将块状山药种薯晾晒2~3天后,切成50~100g的种薯块,将切好的种薯块晾晒I天后,切面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待播;
[0008]2)薯块催芽:在大棚内设置苗床进行催芽,或露地苗床加盖小弓棚进行催芽,15-25天催芽薯块都发出丛芽;
[0009]3)催芽后第二次切块:取出催芽薯块,将种薯块按照发芽部位,分割成3~4个带芽的种薯,每个种薯块带1-2个芽,将切面再次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后待播;
[0010]4)播种与管理:施足基肥,将切好的带芽薯块播种到种薯繁殖苗床,播种后10天齐苗,出苗后常规管理;
[0011]5)收获种薯处理:种薯采收后用质量比25%阿米西达悬浮液500倍液均匀喷晒种薯后,晾晒2天,确保除尽种薯外表水分;要将破皮和断裂种薯单独挑选出来,破皮和断裂种薯要多晾晒,使创面形成愈伤;入库前再将种薯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防止烂薯。[0012]其中步骤2)所述的薯块催芽,是指在大棚内准备催芽苗床或在催芽苗床上再加盖小弓棚:
[0013]催芽苗床规格:宽1.2m,一米长苗床播种催芽薯块220-260个,苗床四周起小垄;
[0014]催芽播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为3月下旬;
[0015]催芽方法:将催芽苗床浇透水,撒一层细沙或基质、碎草屑、锯木屑,将处理好的种薯块紧挨着摆放在苗床上,在苗床上覆盖一层浇透水的草毡子或保温毯,上再覆盖一层碎草,密封大棚催芽,定期检查草毡或保温毯,发现表层发干,及时浇水;若使用小弓棚催芽,则在露地做好苗床,播种后插竹弓、加盖薄膜,形成小弓棚苗床,小弓棚膜盖严压实;
[0016]催芽时间:催芽15-25天,块状山药全部萌发丛芽;
[0017]其中步骤4)所述播种与管理是指:①施足基肥:冬前施有机肥畜禽粪1500kg/亩,深耕冻垡,开春后再施基肥,按照畜禽粪2000kg/亩+普通25%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IOOkg/亩+尿素20kg/亩或45%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60kg/亩;②适宜密度:催芽切块后的种薯块按行距10cm,株距6cm,整齐摆放,一般每米标准苗床播种薯200个。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具有种薯繁殖系数高、苗床种薯产量高、降低种薯腐烂率的特点,可以满足我国长江流域块状山药种薯集中快速扩繁需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为:
[0020](I)大幅度提高种薯繁殖系数。本发明采取正常薯块切块催芽,发芽后再切小块,确保种薯不腐烂,同时出苗多,大幅度提高块状山药的繁殖系数。其原理是:山药薯块切块做种薯,主要是诱导表皮不定芽发芽,不定芽发育成山药幼苗,因此薯块表皮是诱导发芽器官,也是保护山药薯块防止烂薯的重要器官,因此种薯块用带有较大面积表皮;块状山药茎粗大,为了保证切块带有较大面积表皮,切块较大,这是导致其繁殖系数低的主要原因;山药块茎出苗过程中,诱导不定芽发芽所需时间较长,是烂种薯的关键时期,本发明采取先切正常大小薯块催芽,加之必要的保护措施,几乎无烂种薯现象,催芽后再切块,带芽薯块经切面包裹处理后,再播种,出苗率高,同时丛生芽可以形成一薯多苗,提高繁殖系数。用该方法繁殖种薯可达7万个/亩。本发明通过两次切割山药薯块的方法来繁育种薯,大大提高了块状山药种薯繁殖系数,达到节约用种成本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繁殖系数较高、繁殖效率高且大大节约山药种薯繁殖成本,提高种薯繁殖效率的特点。
[0021](2)出苗率高。催芽阶段采取设施保温保湿,温湿度条件好,加之是用正常薯块催芽,种薯发芽率高,达到99%以上,种薯块集中密布,所需面积不大,对生产成本影响不大。
[0022](3)管理技术配套实用。本发明采用了足施基肥、适宜密度、加强管理、适时采收和收获后处理等一系列科学的苗床管理技术,确保山药出苗后能形成适宜薯块,有利于越冬保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经催芽后带芽丛的种薯块。
[0024]图2:催芽后再切成带芽的薯块。
[0025]图3:苗床集中繁殖后形成的种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以浙江引进的紫山药在江苏省沿江地区进行种薯苗床高效繁殖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7]1、试验地情况
[0028]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循环农业实验基地试验田进行。试验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和六合区,土壤属于马肝土,土质粘性,田间灌溉、排水沟系配套较好。
[0029]2、试验处理
[0030]试验选用从浙江台州引进的当地紫山药品种,经系统选育形成的品系——蓣引紫006,试验分为三组试验,一是苗床繁殖的不同大小种薯生产对比试验;二是利用种薯切块催芽后再切块和催芽后不切块处理繁殖种薯的对比试验;三是利用种薯切块进行催芽后再切块繁殖种薯方法的示范研究。具体内容为:
[0031]2.1苗床繁殖的不同大小种薯生产对比试验
[0032]2.1.1试验处理
[0033]设三个处理:中等种薯(单薯块重20~50g),小种薯(单薯块重6~20g),超小种薯(单薯块重小于6g),对照为正常切块种薯(重量50~100g),每个小区设30株,三次重复,每处理设置90株。将各处理按紫山药正常起垄栽培生产方式种植,行距lm,株距0.25m,密度大约3000株/亩,其他管理措施按照紫山药起垄轻简栽培技术进行。
[0034]2.1.2调查内容
[0035]出苗期调查各处理出苗时间、出苗数;成熟期调查各处理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重以及产量。
[0036]2.2利用正 常切块种薯进行催芽后再切块和不切块处理的对比试验
[0037]2.2.1试验设计
[0038]试验设两个处理,一是正常切块种薯(重量50~100g)催芽后切成4个带芽丛薯块后播种于种薯繁殖苗床,二是正常切块种薯(重量50~100g)催芽后直接播种于种薯繁殖苗床。试验采取对比试验,每个小区50个薯块,种薯繁殖苗床5m2,三次重复。试验种薯繁殖苗床其他管理措施严格按照“一种利用山药微型薯块进行苗床集中快速扩繁种薯的方法”(专利号:ZL201210381026.6)的苗床管理要求进行。
[0039]2.2.2试验调查内容
[0040]试验各小区定点跟踪10个薯块催芽后切块和不切块处理的出苗数,成熟期调查结薯数、每个种薯的重量。
[0041]2.3利用正常切块种薯进行催芽切块繁殖种薯的示范
[0042]2013年度我们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循环农业科学实验基地试验田进行蓣引紫006种薯苗床集中快繁示范,采用“利用正常切块种薯进行催芽后再切块”方式进行种薯繁殖示范,示范面积I亩。示范田于出苗期调查出苗数、出苗密度,成熟期示范田按照“S”形布7个调查点,调查种薯数、每个种薯重量等资料。
[0043]3、试验结果
[0044]3.1苗床集中繁殖种薯的产量表现
[0045]试验结果可知,苗床集中繁育的种薯,出苗比切块种薯(对照)明显提早,中型种薯出苗时间为16天,比对照提早20天,小型种薯出苗时间为19天,比对照提早17天,超小型种薯出苗时间为25天,比对照提早11天。苗床集中繁育的种薯的出苗率都是100%,较对照高13%。中型种薯的单株结薯重量显著高于对照,小型的单株结薯产量与对照几乎相当,由于出苗率差异,对照密度较小,因此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超小种薯单株结薯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亩产量也显著低于对照。这表明,苗床集中快繁形成的种薯出苗快,产量高,除超小种薯产量显著减低不宜做种薯使用,其余种薯均可作种薯。
[0046]表1不同类型种薯种植后产量比较
[0047]
【权利要求】
1.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 1)第一次切块:于3月下旬将块状山药种薯晾晒2~3天后,切成50~100g的种薯块,将切好的种薯块晾晒I天后,切面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待播; 2)薯块催芽:在大棚内设置苗床进行催芽,或露地苗床加盖小弓棚进行催芽,15-25天催芽薯块都发出丛芽; 3)催芽后第二次切块:取出催芽薯块,将种薯块按照发芽部位,分割成3~4个带芽的种薯,每个种薯块带1-2个芽,将切面再次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后待播; 4)播种与管理:施足基肥,将切好的带芽薯块播种到种薯繁殖苗床,播种后10天齐苗,出苗后常规管理; 5)收获种薯处理:种薯采收后用质量比25%阿米西达悬浮液500倍液均匀喷晒种薯后,晾晒2天,确保除尽种薯外表水分;要将破皮和断裂种薯单独挑选出来,破皮和断裂种薯要多晾晒,使创面形成愈伤;入库前再将种薯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防止烂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步骤2)所述的薯块催芽,是指在大棚内准备催芽苗床或在露地催芽苗床上加盖小弓棚: 催芽苗床规格:宽1.2m,一米长苗床播种催芽薯块220-260个,苗床四周起小垄; 催芽播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为3月下旬; 催芽方法:将在棚内 催芽苗床浇透水,撒一层细沙或基质、碎草屑、锯木屑,将处理好的种薯块紧挨着摆放在苗床上,在苗床上覆盖一层浇透水的草毡子或保温毯,上再覆盖一层碎草,密封大棚催芽,定期检查草毡或保温毯,发现表层发干,及时浇水;若使用露地苗床加盖小弓棚催芽,则在露地做好苗床,播种后插竹弓、加盖薄膜,形成小弓棚苗床,小弓棚膜盖严压实; 催芽时间:催芽15-25天,块状山药全部萌发出丛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步骤4)所述播种与管理是指:①施足基肥:冬前施有机肥畜禽粪1500kg/亩,深耕冻垡,开春后再施基肥,按照畜禽粪2000kg/亩+普通25%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IOOkg/亩+尿素20kg/亩或45%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60 kg/亩;②适宜密度:催芽切块后的种薯块按行距IOcm,株距6cm,整齐摆放,一般每米标准苗床播种薯200个。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907468SQ20141015922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殷剑美, 张培通, 王立, 韩晓勇, 郭文琦, 李春宏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