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于渔竿尾端的易脱缷的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30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着于渔竿尾端的易脱缷的放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替代传统失手绳的放线器。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项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的户外活动,手竿钓鱼拥有广大的群体,但是手竿(主要指溪流竿和台钓竿)因为没有绕线轮,中大鱼以后常常形成拔河断线,于是一些钓友在竿尾挂上失手绳以应对中大鱼的情况,但现有的失手绳都需要两端拴住,一端拴于竿尾,一端拴于地面物,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大鱼,所以保险的做法是一直把失手绳挂在竿尾。垂钓时总有一段线绳飘荡在竿尾胸前,不免感觉羁绊在身,很不自在,尤其在雨天,失手绳上沾上泥水会把身上弄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失手绳卷藏于储线盒内,将储线盒套装在渔竿的后堵,套装方式为紧配合叠合,储线盒只在需要的时候,在外力介入下,才会从竿尾脱缷,然后储线盒放线,避免拔河拉断钓线。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放线,竿尾没有飘荡的线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附着于渔竿尾端的易脱缷放线器,包括紧固于渔竿的后堵的固定桩、放线绳、绕线轴,放线绳一端拴系于固定桩上,一端拴系于储线盒内的绕线轴上,储线盒前面有伸出的叉形片或套管,套装在固定桩上,套装方式为紧配合叠合,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迅速轻松脱缷。

作为优选,储线盒的绕线轴上,设置有折叠式摇柄,其手柄平时可以折叠于摇臂内。

作为优选,储线盒的绕线轴上,设置有线轮松紧调节钮,调节放线绳放出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在渔竿的手持部尾端设置一个纵向的固定桩,固定桩内设置拴线柱,用于拴住中大鱼后需要放出的线绳的一端。另置储线盒,储线盒前端设置叉形片或外套管,此叉形片或套管套装在固定桩的内孔或外周,套装方式为紧配合叠合,一般情况下,轻易不会松脱,但在中大鱼后需要放线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迅速轻松脱缷。盒内设置绕线轴,拴系线绳的另一端,绕线轴突出于储线盒,轴端设置折叠式摇柄。当钓上小鱼时,储线盒不会脱缷,钓上大鱼即将拔河前,钓者迅速由握竿转为握住储线盒,储线盒从渔竿后堵的固定桩上脱缷开来,钓者握住储线盒,盒内线绳在鱼的拉力作用下放出,当鱼的冲劲变弱后,改为两手操作,其中一只手握住储线盒,另一只手转动摇柄,绞回放线绳,收回渔竿。

储线盒的前端叉形片可改为管形物,外套在渔竿后堵上伸出的固定桩上。此时后堵上的固定桩也可改为实心杆或叉形片,叉形片更容易在实现紧配合的同时,又容易在需要时及时脱缷。

有益效果

(1)在保证始终有保险的情况下,竿尾没有飘荡的线绳,垂钓无羁绊,垂钓更舒心。

(2)中大鱼后轻松应对,避免拔河断线。

(3)线绳内藏,雨天垂钓可避免泥水沾身。

(4)方法简便实用,便于钓友自行改装。

附图说明

图1为储线盒与渔竿后堵固定桩内套式连接剖面图,储线盒前端的叉形片插入后堵固定桩的内孔内。

图2为储线盒与渔竿后堵固定桩外套式连接剖面图,储线盒前端的管形物外套在后堵固定桩上。

图中:1渔竿后堵,2紧固螺母,3固定桩,4放线绳,5储线盒,6折叠摇柄,7松紧调节钮,8绕线轴,9绕线轮,10叉形片,11外套管,12拴线柱,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原装的渔竿后堵1钻一个孔,穿过一个固定桩3,在此实施例中,该固定桩3为形似轮胎气门桩的空心螺杆,以紧固螺母2将空心螺杆锁紧在渔竿的后堵上,空心螺杆的螺口端焊接一个拴线柱12,放线绳4的一端拴在此拴线柱12上,储线盒5主要包括绕线轴8、绕线轮9、折叠摇柄6和壳体13。放线绳4的另一端拴系于绕线轴8上,储线盒5前面焊接一个管状的叉形片10,管状叉形片10依中轴线分割分剖为两部分,中间的分剖切割缝正好容纳拴线柱12通过,叉形内套管10平时插入空心螺杆内,中大鱼后,稍加外力,就从空心螺杆内脱缷,线绳放出,当鱼冲劲减弱后,打开折叠摇柄6绞回放线绳,收回渔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储线盒前面的叉形片10改变设计为外套管11,外套在渔竿后堵的固定桩3上。此时该固定桩3也可改为实心杆或叉形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