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枝叶修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80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枝叶修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具提供给现代的园丁,以便能保持植物在控制之下生长。例如,在可用于保持植物受控生长的许多工具中,剪刀用于修剪

或者切割如草或者叶子或者小枝条等等的“轻的”植物。剪刀依靠位于平行平面彼此相对的一对装有枢轴的刀片操作,以便剪切力应用于放在两刀片夹角之间的植物上,使用者手工产生的切割力应用于附加在刀片上的手柄。

另一方面,具有用于如树(无论较小树枝或者整棵树)的“重的”植物切割的绿篱修剪机和所谓的链锯。

另外,还有更小型的工具,如用于更精致修剪或者切割操作的修枝夹或者剪子。

然而,在从“轻的”灌木到“重的”树中,工具系列存在着一个空白区。经常是,植物是这样的尺寸和特性(如较大的灌林或者小树),对于剪刀或者绿篱修剪机来说,其密度或者树枝直径非常大,以致不能应用,但要使用链锯又显得不必要地过度。

有鉴于此,中国专利CN200410063664.9提供了一种植物修剪装置,其包括一循环切割元件,和一个防护件,循环切割元件和防护件铰接,从而将植物枝叶卡在二者之间,并由循环切割元件对植物枝叶进行切割。

但是,以上装置对于大的灌木类的高大植物修剪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因为人手难以触及,需要借助于梯子或者绞索等攀升工具,导致操作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对高空中的植物枝叶进行修剪的电动枝叶修剪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枝叶修剪设备,其包括循环切割元件、杆体、夹持臂、拉索、复位弹簧、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循环切割元件和杆体固定,夹持臂中间部位与杆体铰接,且夹持臂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杆体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索,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相互信号连接并且分别固定在杆体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杆体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框,手持框内嵌套有移动杆,移动杆与拉索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持框包括手持杆以及两固定臂,两固定臂分别连接手持杆两端与杆体端部,两固定臂上设置有通槽,移动杆嵌套在通槽内且一端穿过通槽,移动杆穿过通槽的一端与拉索固定,移动杆与手持杆平行设置。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杆体中间设置有手持环。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循环切割元件包括齿轮盘,以及循环铰接的刀具,刀具底部与齿轮盘啮合,齿轮盘与杆体固定,刀具与电动马达传动连接。更优选的,所述夹持臂与循环切割元件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锯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固定在循环切割元件端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枝叶修剪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拉索和复位弹簧,可以在地面上拉动拉索,从而夹紧循环切割元件和夹持臂,方便对中的植物枝叶进行修剪,通过复位弹簧,可以很方便地复位;

(2)通过设置摄像头和显示屏,可方便拍摄循环切割元件与夹持臂之间的修剪口的实时情况,便于远距离操作;

(3)通过设置手持框、移动杆和手持环,方便拉动拉索,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枝叶修剪设备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枝叶修剪设备,其包括循环切割元件1、杆体2、夹持臂3、拉索4、复位弹簧5、摄像头0和显示屏9。

循环切割元件1,对植物枝叶进行修剪切割。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切割元件1包括齿轮盘11,以及循环铰接的刀具12,刀具12底部与齿轮盘11啮合,齿轮盘11与杆体2固定,刀具12与电动马达传动连接。如此,通过电动马达驱动刀具12沿着齿轮盘11旋转,从而对植物枝叶进行修剪切割。

夹持臂3,与循环切割元件1配合,从而夹持住植物枝叶。具体的,夹持臂3中间部位与杆体2铰接。更具体的,所述夹持臂3与循环切割元件1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锯齿31。如此,可方便讲植物枝叶嵌入锯齿31内,更好地固定,方便循环切割元件1进行切割。作为夹持臂3的传动部件,所述夹持臂3一端通过复位弹簧5与杆体2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索4。如此,通过拉动拉索4可以驱动夹持臂3与循环切割元件1合拢;放开拉索4,复位弹簧5驱动夹持臂3与循环切割元件1分开。更具体的,为了方便拉动拉索31,所述杆体,2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框6,手持框6内嵌套有移动杆7,移动杆7与拉索4固定。更具体的,所述手持框6包括手持杆61以及两固定臂62,两固定臂62分别连接手持杆61两端与杆体2端部,两固定臂62上设置有通槽,移动杆7嵌套在通槽内且一端穿过通槽,移动杆7穿过通槽的一端与拉索4固定,移动杆7与手持杆61平行设置。如此,将手掌固定在手持杆61上,手指扣动移动杆7,移动杆7沿着通槽向手持杆6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拉索4向下运动;反之,松开手指,在复位弹簧5驱动作用下,拉索4带动移动杆7向远离手持杆61的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杆体2中间设置有手持环8。如此,可方便另一只手握住杆体2,方便作业。

为了方便高空作业,摄像头0和显示屏9信号连接,从而方便摄像头0拍摄循环切割元件与夹持臂之间的修剪口的实时情况,并传送给显示屏9,方便操作人员远距离操作。具体的,摄像头0为红外摄像头,固定在循环切割元件1端面的一侧。如此,可方便夜晚进行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