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子消毒的消毒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83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种子消毒的消毒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种子消毒的消毒瓶,属于植物培养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已被应用到多种植物中进行快速繁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无菌苗是试验成功的第一步,而无菌苗一般是通过无菌种子获得的。因此,种子的有效消毒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但现有的培养皿、蓝盖瓶消毒,种子通常容易粘在容器上,不易去除,在倾倒过程中,消毒过的种子十分容易从瓶子中被倾倒一起倒出来,造成污染,从而大幅降低消毒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种子消毒的消毒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种子消毒的消毒瓶,该消毒瓶包括瓶体1、上盖2和下盖3,其中,上盖2连接在瓶体1的上部,瓶体1中设有翻转机构12,翻转机构12的下方设有与瓶体1内壁连接的滤纸片13,滤纸片13的下方设有与瓶体1连接的下盖3。

优选地,在瓶体1上部安装有过滤网11。

优选地,上盖2和下盖3通过螺纹与瓶体1活动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12由位于瓶体1外侧的调节螺丝121、位于瓶体1内部的板面123,以及贯穿瓶体1的侧壁连接调节螺丝121和板面123的转轴122。

更优选地,所述板面123与瓶体1内腔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板面123与瓶体1内壁之间无缝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调节螺丝121为马耳螺丝。

优选地,所述下盖3内部底面为内凹曲面,在内凹曲面的最低处设有出液孔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毒瓶,具有瓶体内部过滤网和翻转机构,可以将清洗溶液和种子从不同出口放出。清洗液可以从顶部过滤网中倒出,而种子则可以通过翻转机构翻转倒入到下盖上。同时,下盖上设有滤纸片,可以对过滤出残留的清洗液或者在一次清洗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过滤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消毒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消毒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上盖;3,下盖;11,过滤网;12,翻转机构;13,滤纸片;121,调节螺丝;122,转轴;123,板面;31,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消毒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知,该消毒瓶是由一个中空圆柱形瓶体1、通过螺纹与瓶体1密封连接的上盖2和下盖3组成。其中,瓶体1的上部安装有一个过滤网11,底部安装有一个滤纸片13,在中部活动安装有一个翻转机构12。翻转机构12的外部设有用于控制翻转结构12翻转的调节螺丝121,该调节螺丝121为马耳螺丝,以便于操作者可直接用手拧转即可,不必借助其他工具。在瓶体1内部,翻转机构12设有与瓶体1内部空腔横基面形状相同的板面。在使用时,操作者可先将下盖3与瓶体1拧紧密封,调节翻转机构12,使翻转机构内的板面平面与瓶体1的轴向垂直。拧开上盖2,去除过滤网11,将种子和消毒溶液倒入到瓶体1中。放入并固定好过滤网11以后,拧上上盖2。由于翻转机构12板面的阻挡,种子和消毒溶液都存留在板面以上的空腔中,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毕后,可拧开上盖2,将消毒溶液从倒出,由于过滤网11的阻挡,种子保留在消毒所在空腔内。将瓶体1放正,种子落在翻转机构12的板面上后,转动调节螺丝121,使板面旋转180度(如图2),将种子倒入到下盖3上方的无菌的滤纸片13上,拧开下盖3取出滤纸片13即可获得消毒后的种子。其中,滤纸片13也可直接放置在下盖3的内部,在拧下下盖3后便直接获得消毒后的种子。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消毒瓶的结构示意图。这种优选方案中的消毒瓶其结构与图1中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下盖3的内部底面为内凹的曲面,在曲面底部设有出液孔31,这样在使用时,翻转下来残留的消毒液可从出液孔31中排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