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苗菜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78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芽苗菜培养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种类的家庭芽苗菜培养箱,绝大多数的芽苗菜培养箱都能控制培养时期芽苗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但是市面上的芽苗菜培养箱仍存在收割麻烦、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芽苗菜培养箱,其收割芽苗菜简单、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

一种芽苗菜培养箱,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基座、培育壳和遮阳盖,所述基座内设有储水部,所述储水部内装设有为所述培育壳围绕范围内进行喷洒的喷雾器,所述培育壳内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育苗盘,所述遮阳盖的内侧壁上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动杆,所述遮阳盖的相对侧面上分别沿平行于所述育苗盘的方向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穿过的通槽。

所述培育壳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凸设有由上至下呈长条状的第一凸腔,所述遮阳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凸设有由上至下呈长条状的第二凸腔,所述第一凸腔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凸腔相对应设置;两所述第一凸腔内分别装设有丝杆,两所述丝杆上分别对应套入螺母,且两所述螺母分别对应固定于育苗盘的相应位置处;所述遮阳盖内的顶部对应于两所述丝杆处装设有两驱动电机,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二凸腔内;两所述丝杆的上端分别对应与所述输出轴的相应端部以可活动分离的方式传动连接。

两所述丝杆与所述输出轴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相配合的键和键槽。

两所述丝杆和两所述螺母分别对应落于所述第一凸腔的范围内,两所述输出轴分别对应落于所述第二凸腔的范围内。

所述丝杆为无毒的硬质塑料丝杆,所述螺母为无毒的硬质塑料螺母,所述输出轴为无毒的硬质塑料输出轴。

两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对应连接有控制开关。

所述切割刀连接有处于所述切割刀上方并可折叠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板折叠状态呈片状。

所述育苗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芽苗菜生长位置的芽苗孔,各芽苗孔有序地排列。

两所述滑动杆的自由端上分别对应连接有把手。

所述基座上设有抽拉式的放置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遮阳盖的侧壁设置切割刀,要收割时,将育苗盘向上滑动到设定位置后,切割刀通过滑动杆与通槽的配合即可手动对育苗盘上的芽苗菜进行收割,且只需推动滑动杆沿通槽方向做往复运动即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同时,由于装设的喷雾器的喷洒范围处于培育壳围绕范围内,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喷雾器替代传统的喷水孔浇灌,故能够更加全面的覆盖到每一棵芽苗菜上,有效地控制整个密闭区域内的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 11-喷雾器

12-放置盒 2-培育壳

21-育苗盘 211-芽苗孔

3-遮阳盖 31-切割刀

32-收集板 41-第一凸腔

42-第二凸腔 51-丝杆

5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芽苗菜培养箱,如图1所示,为方便描述以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为参考方向,包括基座1、培育壳2和遮阳盖3,培育壳2的下端罩设于基座1的上端部,遮阳盖3的下端罩设于培育壳2的上端部,使基座1、培育壳2和遮阳盖3的内部形成一密闭空间。其中,基座1的横向截面大于培育壳2的横向截面,培育壳2的下端部分位于基座1内,基座1内部的上端凹设有用于储水的储水腔,此温度控制器用于加热储水腔内的水。其中,基座1内部的结构与现有芽苗菜培养箱中基座的内部结构一致。

本实施例中,基座1、培育壳2和遮阳盖3均为方形。

如图1所示,培育壳2内安装有育苗盘21,育苗盘21上开设有若干个芽苗孔211,且各个芽苗孔211有序排列,本实用新型中,各苗芽孔211用于固定芽苗菜生长位置。

进一步,培育壳2和遮阳箱3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呈长条状的凸腔(共四个凸腔),为方便描述,以培育壳2上的凸腔为第一凸腔41,遮阳箱上的凸腔为第二凸腔42,且以培育壳2和遮阳箱3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凸腔41和第二凸腔42为例,两第一凸腔41和两第二凸腔42均竖直设置。当遮阳盖3罩设于培育壳2上后,位于左侧的第一凸腔41和第二凸腔42可平滑地连在一起,位于右侧的第一凸腔41和第二凸腔42平滑地连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凸腔41内分别设有丝杆51,两丝杆51上分别套设有与对应丝杆51相配合的螺母52,两螺母52分别与对应的育苗盘21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丝杆51和相配合的螺母52均完全落入对应的第一凸腔41范围内。同时,遮阳箱3内的上侧壁对应于两第二凸腔42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两驱动电机分别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其工作或停止。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竖直设于对应的第二凸腔42内,其中两输出轴的自由端上开设有方键槽,两丝杆51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方键,两丝杆51上的方键分别与对应的输出轴上的方键槽插接在一起(丝杆51和对应的输出轴安装后两者依旧处于第一凸腔41或第二凸腔42的范围内),即两丝杆51分别与对应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通过两驱动电机分别对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输出,使得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丝杆51旋转,由于丝杆51与输出轴连接在一起,且输出轴不会上下移动,因此丝杆51不会做上下移动,故两螺母52分别沿对应的丝杆5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育苗盘21上下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采用现有常见的电机,丝杆51、螺母52和输出轴均采用无毒的硬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储水腔内装设有喷雾器11且储水腔与喷雾器11的进水口相连通,此喷雾器11竖直放置且其喷嘴伸出至育苗盘21上方并位于培育壳2的罩设范围内,通过喷雾器11可将储水部内的水转变成雾状从喷雾器11的喷嘴喷出,对生长时期的芽苗菜进行浇灌。同时,基座1对应于储水部开设有开口,此开口作为储水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喷雾器11为现有常见的电动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培育壳2的下端部分位于基座1内,故育苗盘21还可下降至浸泡于基座1的储水腔内,即育苗盘21内的芽苗菜种子浸泡在水中,当芽苗菜种子发芽后,调节育苗盘21使其向上滑动离开基座1的储水腔。

优选地,基座1上设置有放置盒12,此放置盒12为抽拉式,方便培养者人工添加芽苗菜所需的营养液。

进一步,遮阳箱3内的左侧设有切割刀31,此切割刀31靠近于培育壳2,并且遮阳箱3的前后侧面上分别由左至右开设有通槽,切割刀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穿过对应通槽的滑动杆,此时两滑动杆的自由端分别伸出于对应的通槽,且两滑动杆的径长略小于通槽的宽度,通过手动的方式同时推动两滑动杆朝左右的方向往复移动即可实现切割刀31的往复移动,从而到达切割豆苗菜的目的。其中,两通槽的长度略长于育苗盘21的长度,以便切割刀31能够完全收割芽苗菜。较佳地,为方便切割,两滑动杆上安装有把手;为固定切割刀31,在两通槽的左端部上分别向下凸出形成放置部,且两放置部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杆相适配,当不需要使用切割刀31时,双手同时向左推动把手,使两根滑动杆分别与对应通槽的下侧面相接触的部位进入放置部。

当切割芽苗菜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丝杆51转动,从而最终带动育苗盘21向上移动至培育壳2的上端(此时喷雾器11的顶端位于育苗盘的盘面下方),然后手动推动两滑动朝左右的方向往复移动,此时切割刀31跟随滑动杆一起做往复移动,切割刀31即可将芽苗菜从根部切割下来。较佳地,为方便收集切割完毕的芽苗菜,切割刀31还连接有可折叠的收集板32,收集板32位于切割刀31的上方并跟随切割刀31往复移动,当收集板32跟随切割刀31左右往复移动时,收集板32将伸展成平板进行收集,当收集板32回到原位时呈折叠的状态,以节省空间,此时收集板32呈片状。

本实用新型的芽苗菜培养箱,以接入的市电作为工作电源,且本实用新型的芽苗菜培养箱内装设有控制芯片,其中,控制芯片为现有常见的具有定时功能的芯片。工作电源、喷雾器11、驱动电机、控制开关和控制芯片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均采用常规方式。工作时,通过控制芯片来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控制芯片还可定时启动喷雾器11来实现对芽苗菜的加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切割刀手动对育苗盘上的芽苗菜进行一次性收割,操作简单、高效。同时,通过装设喷雾器来替代传统的喷水孔浇灌,能够更加全面的覆盖到每一棵芽苗菜上,有效地控制整个密闭区域内的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