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温室可调温太阳能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392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池,特别是一种多用途温室可调温太阳能蓄水池。



背景技术:

温室蔬菜果瓜的种植少不了灌溉用水,目前生产上的温室用水多采用河水、井水或自来水,如不经过预热处理,则水温较低,直接浇灌不仅降低了根际土壤温度,而且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影响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和矿物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不利于根系发育,也不利于蔬菜瓜果生长。冬季温室灌水后地温一般下降2-3℃,如果灌水后遇连续阴天地温要下降5-8℃,因此冬季温室灌水宜用地下井水直接灌溉,切忌直接使用河水、水库水和池塘中的冷水灌溉。冬春茬作物定植时宜用20-30℃的温水,平时灌水要求水温与当地室温基本一致,最好不低于室温2-3℃。李明、崔世茂等“不同灌溉水温对温室黄瓜幼苗动态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用温水灌溉温室黄瓜幼苗可提高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系数、光合速率、单位鲜质量的干物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等指标,处理的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40℃处理、30℃处理、50℃处理、20℃处理、对照(12℃)。

温度是温室发挥增产作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超过30℃或低于15℃时大多数蔬菜瓜果停止生长,利用太阳能蓄热技术为温室夜间增温,科学合理地调控温度是温室增产增效的关键。生产中有时也在温室中修建蓄水池,以保证冬季温室灌溉用水,但很少主动采取太阳能蓄热的方法,很少主动采取温水灌溉,也不主动用温水循环给温室增温,太阳能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温室可调温太阳能蓄水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途温室可调温太阳能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含池体和太阳能集热器,池体内设置有一隔墙将池体分隔为冷水池和热水池,隔板上端开设有分水通道,热水池出水管一端穿过热水池上端并且设置在热水池底部,热水池出水管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热水池出水管上设置有加压泵,冷水池管道一端穿过冷水池上端并设置在冷水池底部,冷水池管道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并且冷水池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热水池进水管一端穿过热水池上端设置在热水池内,热水池进水管另一端与冷水池管道连通,温室热水管一端与热水池出水管连通,温室热水管另一端与混水阀连接,温室回水管一端与冷水池管道连通,温室回水管另一端与混水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包含水泥墙体以及设置在水泥墙体外侧的隔热层,水泥墙体设置在地面下方并且构成密闭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池容积大于热水池容积。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池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冷水池管道上由太阳能集热器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位于温室回水管两侧,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位于热水池进水管道两侧,热水池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温室热水管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温室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池和冷水池上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塞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蓄水池分隔成大小两个,分别作为冷、热水池,冷水池用于贮存冬季用水,热水池用于蓄热,这样可提高蓄热利用效率。用热水池中的热水进行灌溉,可有效提高灌溉水温,从而提高地温,提高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营养元素的吸引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蔬菜瓜果生长和提高产量;如热水池中水温过高时,可用混水阀将冷、热水池中的水进行调温,然后进行温水灌溉,保证根系不被烫伤。还可将太阳能预热的水在温室管道内夜间循环交换,提高温室内温度,减小白天和夜间的温差,有利于温室内蔬菜瓜果的生理生长和新陈代谢。当热水池中的水温达到一定温度不需再继续加热时,可调转加热冷水池中的水,充分蓄积太阳能。蓄水池可以贮存河水,也可以收集温室屋面雨水再利用,从而实现水和太阳能的循环利用,减少燃煤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可调温温室太阳能蓄水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可调温温室太阳能蓄水池包含池体和太阳能集热器1,池体内设置有一隔墙2将池体分隔为冷水池3和热水池4,隔墙2上端开设有分水通道5,热水池出水管6一端穿过热水池4上端并且设置在热水池4底部,热水池出水管6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热水池出水管6上设置有加压泵7,冷水池管道8一端穿过冷水池3上端并设置在冷水池3底部,冷水池管道8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并且冷水池管道8上设置有水泵9,热水池进水管10一端穿过热水池4上端设置在热水池4内,热水池进水管10另一端与冷水池管道8连通,温室热水管11一端与热水池出水管6连通,温室热水管11另一端与混水阀12连接,温室回水管13一端与冷水池管道8连通,温室回水管13另一端与混水阀12连接。

池体包含水泥墙体14以及设置在水泥墙体14外侧的隔热层15,水泥墙体14设置在地面下方并且构成密闭容腔。冷水池3容积大于热水池4容积。

热水池出水管6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6,冷水池管道8上由太阳能集热器1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7、第三控制阀18和第四控制阀19,第二控制阀17和第三控制阀18位于温室回水管13两侧,第三控制阀18和第四控制阀19位于热水池进水管道10两侧,热水池进水管10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20,温室热水管11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21,温室回收管13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22。热水池4和冷水池3上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塞23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热水池4、冷水池3注入水,启动安装在热水池出水管上的加压泵7,关闭第七控制阀22、第六控制阀21、第四控制阀19,打开第三控制阀18、第五控制阀20,水从热水池出水管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将冷水加热,预热后的水通过热水池进水管回流到热水池。其次,当热水池4水量不足时,打开第四控制阀19、第五控制阀20,关闭第三控制阀18,启动水泵9,将冷水池3的水注入热水器,再通过太阳能集热器进行预热,重复上述过程。当热水池4水面超过分水通道5口时,多余的水从分水通道5流回冷水池3,避免水满外溢。

当需要温室补温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6、第四控制阀19,打开第七控制阀22、第六控制阀21、第三控制阀18、第五控制阀20,打开加压泵7,进行浇灌。当给温室浇灌时,关闭控制阀第一控制阀16、第七控制阀22,打开混水阀12,调节好水温进行浇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