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耳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082阅读:2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耳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耳标。



背景技术:

耳标作为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的标志在畜牧业养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专利号CN203575312U,该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标,利用有弹性的软胶层将标头和标颈连接一体,穿过动物耳朵后耳标标头自信弯曲从未固定于动物耳朵上,该申请在动物发生撕咬和碰撞等外力作用下耳标上的软胶层容易损坏,从而导致耳标易松动,甚至脱落,另外,在刚为动物打完耳标易感染期间,外力的摩擦和碰撞及易对耳标周围的耳朵创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动物伤口愈合;在软胶层不完全损坏但标头、标颈或标面损坏的情况下,耳标不易取下和更换;在标头、标颈或标面任一结构损坏的情况下,由于该申请的一体性,会导致“一件损坏、全部更换”的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问题不足,提供一种耐用,易更换,防止浪费并有效减少对动物耳标创伤口二次损伤的耳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牛耳标,由主标、辅标和颈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标包括标头和标面,所述标头设有标头颈,所述标面设有标面颈。

进一步的,所述标头颈和所述标面颈通过螺纹结构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颈套设于标头颈和标面颈咬合后形成的颈面外围,并且所述颈套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颈套的外径小于标头外径2mm-8mm,此距离差可使标头穿透牛的耳朵后保证颈套以更小的阻力穿入牛耳并停留在牛耳的穿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标头穿透牲畜耳部、嵌入辅标后与辅标紧固连接,不发生相互错位、松动或相对旋转,如此,可保证在需要更换主标或辅标时可对主标和辅标咬合的螺纹使用固定的旋转力,达到主标和辅标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实耐用,易更换,防止耳标浪费,并有效减少对动物耳标创伤口造成的二次损伤,一定程度的降低伤口感染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耳标的主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耳标的主标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耳标的辅标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耳标的标面主视图。

在图中,1.主标,2.辅标,3.标头,4.标头颈,5.标面,6.标面颈,7.颈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图中,1.主标,2.辅标,3.标头,4.标头颈,5.标面,6.标面颈,7.颈套。

一种牛耳标,由主标1、辅标2和颈套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标1包括标头3和标面5,所述标头3设有标头颈4,所述标面5设有标面颈6。

进一步的,所述标头颈4和所述标面颈6通过螺纹结构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颈套7设于标头颈4和标面颈6咬合后形成的颈面外围,并且所述颈套7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颈套7的外径小于标头3的外径5mm,此距离差可使标头3穿透牛的耳朵后保证颈套7以更小的阻力穿入牛耳并停留在牛耳的穿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标头3穿透牲畜耳部、嵌入辅标2后与辅标2紧固连接,不发生相互错位、松动或相对旋转,如此,可保证在需要更换主标1或辅标2时可对主标1和辅标2咬合的螺纹使用固定的旋转力,达到主标1和辅标2分离的目的。

在打牛耳标之前,可在辅标2的嵌入孔内涂抹胶水,用耳标钳将主标1的标头3穿过牛耳后,标头3通过胶水与辅标2固定粘连,以达到标头3和辅标2不发生相互错位、松动或相对旋转的目的。在此,也可利用其他现有技术来替代此方法达到上述目的,此类现有技术均属于相关技术人员的了解范围,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说明。

标头3嵌入辅标2后,颈套7停留在牛的耳孔内,而标头颈4和标面颈6位于颈套7内,由于颈套7为独立件,在主标1和辅标2在外力碰撞发生旋转时候,可大大减少对牛耳孔的二次损伤,减少感染率。同时,辅标2或主标1任意一个发生损坏时,可通过标头颈4和标面颈6之间的螺纹将辅标2以及与辅标2固定后的标头3同时与标面5分离,方便取下耳标和再次对牛耳上标,另外,在辅标2损坏而标面5无损坏的情况下,可替换掉损坏的辅标2,将新辅标2连接上配套有螺纹的标头3后穿过停留在牛耳的颈套7后与无损坏的标面5连接咬合即可,使得无损坏的标面5可继续利用。同理,在标面5损坏而辅标2完好的情况下,只替换掉标面5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