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314阅读:30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鸡食槽,包括连接在底槽中心位置的加热导流筒,设置在隔板上的料孔,以及安装在筒帽上的筒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中小型养鸡场内,通常采用鸡食槽来盛装饲料,再将鸡食槽放置在地上供鸡食用,这样就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现有鸡食槽的品种多样,大部分结构简单,一般都是由料筒和槽体组成,为了拎放的方便,会在料筒处设提手。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032065U,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鸡食槽,该申请案公开了在槽体的中部设有向上设置的料筒,料筒的下边缘与设在槽体底部的卡块插接,料筒与槽体槽底之间的空隙构成了饲料出口,料筒与槽体槽壁之间的槽体构成了置料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包括底槽和与底槽的外槽壁套接的升降板,底槽的外槽壁上设有外螺纹,升降板的内壁上设有与底槽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所述底槽的中部设有导流块,导流块外的底槽内沿槽体的周向设有若干块竖向设置的隔板,隔板沿底槽的径向设置,其不足之处是:在鸡进食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放置在鸡食槽中的饲料会变凉,尤其在冬天喂食时,饲料更容易变凉严重时会冻住饲料,鸡琢食变凉的饲料后对鸡的肠胃不好,从而不利于鸡的生长;另外在往食槽中加饲料时,需把整个筒帽打开,这样内外空气对流较多,会带走饲料中的热量;设置的隔板会导致饲料不均匀,致使鸡追食,在追食过程中避免不了抢食的现象。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鸡食槽,这种鸡食槽能够有效的给饲料供热,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鸡食槽,包括底槽中部通过卡块连接的料筒,料筒与底槽之间的间隙构成的饲料出料口;底槽的外槽壁通过螺纹连接的升降板;连接在料筒外壁上和底槽底面上的隔板,隔板沿料筒轴向竖向设置;料筒的顶部设有筒帽,筒帽底部设有卡箍,卡箍卡接在料筒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底槽中部料筒腔内设有加热导流筒,所述加热导流筒中空结构且顶部连接密封盖,所述隔板上设有料孔使底槽连通,所述筒帽上设有开口部,在开口部对应位置设有帽盖。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导流筒与密封盖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帽盖一端与开口部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开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加热导流筒并在其内部灌入热水,能够很好的为鸡食槽提供热量,不会使饲料变凉或冻住,从而利于鸡的生长;另外在筒帽上部设有开口部,工作人员通过开口部就能达到加料目的,从而能够减少内外空气对流以延长饲料的保温时间;在隔板与底槽接触平面处的隔板上设有料孔,能够使饲料均匀的溢流在底槽中,从而避免了抢食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鸡食槽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槽,2.卡块,3.料筒,4.升降板,5.隔板,6.筒冒,7.卡箍,8.加热导流筒,9.密封盖,10.料孔,11.帽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鸡食槽,包括底槽1中部通过卡块2连接的料筒3,料筒3与底槽1之间的间隙构成的饲料出料口;底槽1的外槽壁通过螺纹连接的升降板4;连接在料筒3外壁上和底槽1底面上的隔板5,隔板5沿料筒3轴向竖向设置;料筒3的顶部设有筒帽6,筒帽6底部设有卡箍7,卡箍7卡接在料筒3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底槽1中部料筒3腔内设有加热导流筒8,所述加热导流筒8中空结构且顶部连接密封盖9,所述隔板5上设有料孔10使底槽1连通,所述筒帽6上设有开口部,在开口部对应位置设有帽盖11。

加热导流筒8为圆台状。

加热导流筒8与密封盖9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帽盖11一端与开口部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开口部。

在喂食时,先打开筒帽6和密封盖9,再向加热导流筒8中加入热水,然后拧紧密封盖9,最后把筒帽6盖上;拌好饲料后,把帽盖11打开,把饲料通过开口部灌入到料筒3腔内,然后再把帽盖11盖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