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50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剪枝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艺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枝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公园、公路、公共场所的绿化带遍及全国各地,由于绿化植物枝条的增长,因此需要经常对其进行修剪以保持平整有序。目前,在我国剪枝仍以人工作业为主,园艺工人使用剪枝机对植物枝条进行修剪。以前的剪枝机大多为手动操作,剪枝速度慢,耗费时间多,劳力消耗大,慢慢的,电动剪枝机代替了手动剪枝机,电动剪枝机能够降低园艺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深受广大园林作业者的欢迎。不过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剪枝机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在剪枝机是在壳体与剪切刀片之间设置有挡板,用以防止被修剪的枝条等直接散落至操作者位置,这样的挡板结构阻碍了园艺工人的视线,进而影响了修剪植物的平整度和速度,也增加了剪枝机整体的重量,结构过于复杂,组装麻烦。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枝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剪枝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后部设置有把手,直立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动马达,经由电动马达驱动旋转的设置在壳体下部的曲柄机构而进行相对往复运动的一对剪切刀片,所述电动马达的转轴上部设置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配合设置有一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产生风力的扇叶,在所述壳体前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偏向所述剪切刀片的方向,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进风口。这样设置,园艺工人在使用该剪枝机时,电动马达的转轴在带动剪切刀片进行修剪的同时,也带动上部的齿轮副转动,进而带动扇叶旋转,扇叶旋转后产生的气流通过出风口喷出后形成扁平气幕,类似于无形的“挡板”,可用来防止被修剪的枝条等飞物直接散落至操作者位置,修剪工作和喷出气幕同步进行,不需要另外单独操作,方便实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在所述扇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道的前端,所述第一通风道后端的开口正对着所述扇叶,所述第一通风道的截面积从后端往前端逐渐减小。这样设置,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直接通过开口进入到第一通风道,由于第一通风道的截面积从后端往前端逐渐减小,气流在第一通道内逐渐积压后从出风口喷出,进而使得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快,阻挡飞物的效果更好。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出风口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斜向上凸出,所述出风口的截面从根部逐渐变小,所述出风口呈长条形。这样设置,出风口喷出的气流形成扁平的扇形的气幕,辐射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阻挡飞物。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孔板,所述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呈喇叭状,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扇叶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道。这样设置,当扇叶转动后,气流从孔板进入,通孔呈喇叭状,截面积逐渐变小,不仅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壳体内部,还可以加快气流进入,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对把手处的手部进行降温,使得园艺工人感到舒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园艺工人在使用该剪枝机时,电动马达的转轴在带动剪切刀片进行修剪的同时,也带动上部的齿轮副转动,进而带动扇叶旋转,扇叶旋转后产生的气流通过出风口喷出后形成扁平的扇形气幕,类似于无形的“挡板”,可用来防止被修剪的枝条等飞物直接散落至操作者位置,修剪工作和喷出气幕同步进行,不需要另外单独操作,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对把手处的手部进行降温,使得园艺工人感到舒适,方便实用,可以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孔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剪枝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剪枝机,包括壳体1,在壳体1后部设置有把手2,直立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电动马达3,经由电动马达3驱动旋转的设置在壳体1下部的曲柄机构4而进行相对往复运动的一对剪切刀片5,所述电动马达3的转轴30上部设置有斜齿轮6,所述斜齿轮6配合设置有一锥齿轮60,所述锥齿轮60的输出轴61上设置有用于产生风力的扇叶7,在所述壳体1前侧面设置有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偏向所述剪切刀片5的方向,在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进风口11。这样,园艺工人在使用该剪枝机时,电动马达3的转轴30在带动剪切刀片5进行修剪的同时,也带动上部的齿轮副转动,进而带动扇叶7旋转,扇叶7旋转后产生的气流通过出风口10喷出后形成扁平气幕,类似于无形的“挡板”,可用来防止被修剪的枝条等飞物直接散落至操作者位置,修剪工作和喷出气幕同步进行,不需要另外单独操作,方便实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扇叶7与所述出风口10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道100,所述出风口10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道100的前端,所述第一通风道100后端的开口正对着所述扇叶7,所述第一通风道100的截面积从后端往前端逐渐减小。这样,扇叶7旋转产生的气流直接通过开口进入到第一通风道100,由于第一通风道100的截面积从后端往前端逐渐减小,气流在第一通道100内逐渐积压后从出风口10喷出,进而使得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快,阻挡飞物的效果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10从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斜向凸出,所述出风口10的截面从根部逐渐变小,所述出风口10呈长条形。这样,出风口10喷出的气流形成扁平的扇形的气幕,辐射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阻挡飞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口11设置有孔板8,所述孔板8上设置有通孔80,所述通孔80呈喇叭状,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扇叶7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道110。这样,当扇叶7转动后,气流从孔板8进入,通孔80呈喇叭状,截面积逐渐变小,不仅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壳体内部,还可以加快气流进入,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对把手2处的手部进行降温,使得园艺工人感到舒适。

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