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保温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74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猪舍,具体是一种通风保温猪舍。



背景技术:

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喂饲和饮水一般在舍内进行,舍外留有猪群运动场或粪便通道,舍内用隔墙或隔栏分开。猪舍温太低,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猪舍透风、挂霜、地上冻,猪卧下易生病,以至冻坏。猪舍潮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风,即带走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又能排除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通风前要提高猪舍保温。猪喜居温暖干燥的猪舍,惧怕阴冷潮湿。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侵害猪体,抵抗力下降,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等病害的发生。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措施,通风是消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当严寒季节因为通风和保温发生矛盾时,保温与通风的问题影响猪生长,可以加大取暖保温投入,来缓和矛盾,以及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及冬季腹泻造成的损失。因此,提高一种种通风保温猪舍对猪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通风保温猪舍,本实用新型是提高对猪舍的通风保温效果,有利于猪的成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节约资源,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保温猪舍,包括猪舍Ⅰ、支架、温度传感器、猪舍Ⅱ、风机、管道、循环泵、旋拧阀Ⅰ、旋拧阀Ⅱ、进水口、出水口、水箱、电阻丝、百叶窗、液位计组成;所述猪舍主体上部由支架支撑,支架下有一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猪舍主体的左侧中间安装一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猪舍主体的下方为循环水管道,管道进水端依次与循环泵和旋拧阀Ⅱ连接,管道出水端与旋拧阀Ⅰ连接,其中,出水端和进水端位于水箱 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右侧中间连接液位计,下侧连接电阻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Ⅱ的左支架中间连接温度传感器,右支架中间连接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猪舍主体的右侧中间安装一百叶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的形状为长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猪舍的通风保温效果,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节约资源,并且方便对猪群的管理。减少劳动强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猪舍Ⅰ、2-支架、3-温度传感器、4-百叶窗、5-猪舍Ⅱ、6-风机、7-管道、8-循环泵、9-旋拧阀Ⅰ、10-旋拧阀Ⅱ、11-进水口、12-电阻丝、13-出水口、14-液位计、1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通风保温猪舍,包括猪舍Ⅰ、支架、温度传感器、猪舍Ⅱ、风机、管道、循环泵、旋拧阀Ⅰ、旋拧阀Ⅱ、进水口、出水口、水箱、电阻丝、百叶窗、液位计组成;所述猪舍主体上部由支架支撑,支架下有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猪舍主体的左侧中间安装一风机。

所述猪舍主体的下方为循环水管道,管道进水端依次与循环泵和旋拧阀Ⅱ连接,管道出水端与旋拧阀Ⅰ连接,其中,出水端和进水端位于水箱内。

所述水箱的右侧中间连接液位计,下侧连接电阻丝。

所述猪舍主体的右侧中间安装一百叶窗。

所述水箱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关闭旋拧阀Ⅰ9和旋拧阀Ⅱ10,将水箱15的水装满,液位计14监测水箱15的水位,当水箱15内水位低于1/5时开始加水,高于4/5时停止加水,然后打开电阻丝12的开关,水箱15的水加热15min后,打开旋拧阀Ⅰ9和旋拧阀Ⅱ10,并且在循环泵8的作用下将水由进水口11输入在管道内,并由出水口13浆水输入水箱15内,这个输水系统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温度传感器3监控猪舍的室内温度,保持猪舍的温度恒定在一个范围内,达到猪需要的温度时,然后在关闭旋拧阀Ⅰ9、旋拧阀Ⅱ10、电阻丝12,停止对猪舍加热。同时猪舍定期打开风机6和百叶窗4,将猪舍内进行通风,带走潮湿的气体和污浊的空气,引入新鲜空气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百叶窗4的打开程度可以根据舍内的潮湿度和污浊度来调节,在整个系统运行时,实现了猪舍的保温以及保持室内干燥,减少污浊的含量,有利于猪的生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