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822阅读:1767来源:国知局
卷线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线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生活,各种娱乐和体育活动导出不穷,钓鱼则成为大多数人选择的休闲与锻炼结合的项目。

钓鱼最要因素之一是渔具,如钓杆,丝线线材等,其中丝线这类线材尤为重要。相关技术中,钓鱼线材一般以卷线盘的形式存放,一方面可以使线材不会缠绕打结,另一方向在使用时可快速完成线材的收与放。

相关技术的卷线盘包括绕线轴和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绕线轴两端的护线板,通过设置护线板的尺寸可调节绕设于所述绕线轴上的线材长度。

而然,相关技术的卷线盘将线材绕设后,其卷线盘的径向外侧为外露状态,即线材外露,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外露部分的线材易受到撞击而受损,或者易受外界紫外线、腐蚀液等物质的影响,使得线材老化加快,从而影响线材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卷线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线材功能的卷线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线盘,包括绕线轴、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绕线轴两端呈环状的第一护线板和第二护线板,其中,所述卷线盘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护线板的外边缘延伸的呈环带状的护壁、由所述护壁的外边缘延伸的第一卡扣部以及由所述第二护线板的外边缘延伸的与所述第一卡扣部配合的第二卡扣部;所述护壁沿所述第一护线板的外边缘弯折使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合连接,所述绕线轴、第一护线板、护壁及第二护线板共围成密闭的收容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线板、所述护壁及所述第一卡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护线板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护壁、所述第一卡扣部及所述第二卡扣部均为软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软性材料为塑料和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均为环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卷线盘通过在第一护线板上设置可弯折的所述护壁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并在所述第二护线板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扣部,通过弯折所述护壁使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合连接,从而形成密闭的收容空间,使得绕设于所述绕线轴上的线材与外界隔离,得到保护,避免外界力或物质对线材的损坏,提高线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线盘10,包括绕线轴1、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绕线轴1两端呈环状的护线板2。

所述绕线轴1呈圆柱形,可以为中空结构,也可为实心结构,用于绕设线材。

所述护线板2包括第一护线板21和与所述第一护线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护线板22,二者结构相同,均为圆环形。

所述卷线盘2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护线板21的外边缘延伸的呈环带状的护壁3、由所述护壁3的外边缘延伸的第一卡扣部4以及由所述第二护线板22的外边缘延伸的与所述第一卡扣部4配合的第二卡扣部5。

更优的,所述第一护线板21、所述护壁3及所述第一卡扣部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护线板22和所述第二卡扣部5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卷线盘10的结构更加牢固。

请结合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线盘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护壁3为可弯折的结构设计。更优的,所述护壁3、所述第一卡扣部4及所述第二卡扣部5均为软性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软性材料为塑料和橡胶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软性材料不限于此,只是为了使所述护壁3可以更容易弯折,更容易扣接。

具体的,所述护壁3沿所述第一护线板21的外边缘弯折使所述第一卡扣部4与所述第二卡扣部5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绕线轴1、第一护线板21、护壁3及第二护线板22共围成密闭的收容腔6。当线材(未图示)绕设于所述绕线轴1后收容于所述收容腔6内。

所述第一护线板21和所述第二护线板22的大小(直径或面积)决定绕线量的多少,越大则绕线越多。

而所述护壁3从所述卷线圈10的侧面对所述线材形成保护,使得所述线材不受外力撞击,避免损伤,防水防潮及有害气体和光染污,有效的保护了线材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使所述收容腔6的密闭效果更好,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扣部4与所述第二卡扣部5均为环状,从而更好的保护线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卷线盘通过在第一护线板上设置可弯折的所述护壁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并在所述第二护线板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扣部,通过弯折所述护壁使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卡合连接,从而形成密闭的收容空间,使得绕设于所述绕线轴上的线材与外界隔离,得到保护,避免外界力或物质对线材的损坏,提高线材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