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扫机具头及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160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扫机具头及清扫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火灾灭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扫机具头及清扫机。



背景技术:

清扫机是以割灌机为主体,进行改进与设计的一种新型森林灭火机具,其主要构造是利用割灌机的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以传动轴杆和变向齿轮为主要传动机构,离合器碟体为主要的咬合分离机构。而操控杆和控制握把(如开关与油门握把)为主要的操控机构。清扫机主要适用于扑打明火,清理余火,清扫火场。特别适用于扑灭森林平地火灾、草原火灾、植被较少的火灾和火焰高度在1.5米以下的火,以及清理火场等工作。

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CN2111772U,公告日1992年8月5日)公开了一种多用余火清除机,它是一种由油锯发动机,减速器圆盘式钢丝平刷等部件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减速器传给圆刷,旋转的圆刷接触燃烧物表面,并对其刷摩灭火。这种灭火机可清理火场扑打明火,但对火场有很多的限制要求,需要火场较为平坦。而且该专利是由圆刷转动灭火,圆刷与地面处于平行状态,转动方向的力与人身成90°直角,这使得人对其控制力有所下降,而且使得灰火等燃烧物因清打方向不统一而四散飞溅,易引起新的燃烧点。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清打方向便于控制,且适用于复杂地形环境的清扫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扫机具头及清扫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灰火等燃烧物的清打方向更统一,且提高清扫机的适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扫机具头,包括齿轮箱、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所述齿轮箱内设有驱动锥齿轮轴和从动锥齿轮轴,所述驱动锥齿轮轴通过轴承与所述齿轮箱连接,所述齿轮箱与所述驱动锥齿轮轴的轴端相对的位置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法兰用于连接割灌机的操控杆,所述驱动锥齿轮的轴端用于承接所述割灌机传动轴的动力;所述从动锥齿轮轴与所述驱动锥齿轮轴啮合且轴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锥齿轮轴通过轴承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其左端伸出所述齿轮箱。

所述清扫机构的毂体套设在所述从动锥齿轮轴的左端,所述毂体外圆周面上固设有不少于两个扇叶,每个所述扇叶均通过螺栓连接一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为U型,且两端均设置在所述压板上。

所述左锯片机构包括左连接轴和左锯片,所述左连接轴一端设有与所述扇叶的数量相等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与所述扇叶固接,所述左锯片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左连接轴另一端。

所述右锯片机构包括右连接轴和右锯片,所述右连接轴的左端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轴的右端连接,所述右连接轴的右端通过螺母连接所述右锯片。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钢丝绳呈蛇形穿设所述安装孔中,每个所述压板上的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地,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三个,均布于所述毂体外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毂体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轴的左端之间设有键。

优选地,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箱盖上。

优选地,所述右锯片机构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右连接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右连接轴的右端穿过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从动锥齿轮轴的右端和所述右连接轴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的旋进转向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工作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清扫机,包括割灌机,并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机具头替换割灌机的切割具头。

优选地,所述割灌机为侧挂式割灌机。

优选地,所述割灌机为背负式割灌机,所述清扫机具头与所述割灌机的汽油机之间设有辅助提拉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清扫机具头以割灌机为动力来源,由于割灌机的传动轴垂直于地面,而本实用新型驱动锥齿轮轴和从动锥齿轮轴相互垂直,从动锥齿轮轴平行于地面转动,继而使得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垂直于地面旋转,而对地面的平整度则要求较小。清扫机构的钢丝绳的旋转面垂直于地面且反复清打,起到了清理火场、火线的效果,且清打方向固定为远离使用者的正前方,控制更方便。当遇到树枝等物体影响时,可以使用左锯片或右锯片对其进行切割破坏,达到边切割树枝边清打火场的效果,提高了清扫机的适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清扫机具头和清扫机的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为模块化设计,可以不安装钢丝绳和压板,只安装左锯片和/或右锯片,从而将此机械变成了垂直与地面的一种锯头锯子,可以清理切割地面上的小树枝和硬草;还可以拆除掉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只安装清扫机构,单独起到扑打明火、清理暗火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清扫机具头和清扫机的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可根据具体火场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组合,提升了灭火作业的效率和灭火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清扫机具头和清扫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机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扫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箱体,2-驱动锥齿轮轴,3-从动锥齿轮轴,4-法兰,5-毂体,6-扇叶,7-压板,8-钢丝绳,9-左连接轴,10-连接片,11-左锯片,12-右连接轴,13-右锯片,14-安装孔,15-箱盖,16-支架,17-辅助提拉绳,18-割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扫机具头及清扫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灰火等燃烧物的清打方向更统一,且提高清扫机的适用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机具头,包括齿轮箱、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15,所示箱体1和箱盖1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驱动锥齿轮轴2和从动锥齿轮轴3,所述驱动锥齿轮轴2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齿轮箱与所述驱动锥齿轮轴2的轴端相对的箱盖15上设有连接法兰4,所述法兰4用于连接割灌机18的操控杆,所述驱动锥齿轮的轴端用于承接所述割灌机18传动轴的动力;所述从动锥齿轮轴3与所述驱动锥齿轮轴2啮合且轴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锥齿轮轴3通过轴承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其左端伸出所述齿轮箱。

所述清扫机构的毂体5套设在所述从动锥齿轮轴3的左端,毂体5和从动锥齿轮轴3之间设有键,所述毂体5外圆周面上固设有三个扇叶6,均布于所述毂体5外圆周面上,每个所述扇叶6均通过螺栓连接一压板7,所述压板7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4,所述压板7上设有三根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为U型,所述钢丝绳8的U型口的两端呈蛇形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4中,并由压板7和扇叶6压紧固定。

所述左锯片机构包括左连接轴9和左锯片11,所述左连接轴9一端设有三个连接片10,所述连接片10通过螺栓与所述扇叶6固接,并使所述左连接轴9和所述毂体5同轴,所述左锯片11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左连接轴9的另一端。

所述右锯片机构包括右连接轴12、支架16和右锯片13,所述右连接轴12的左端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轴3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的旋进转向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轴3工作旋向相反,所述支架16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右连接轴12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16连接,所述右连接轴12的右端穿过所述支架16,所述右连接轴12的右端通过螺母连接所述右锯片13。

本实施例清扫机具头以割灌机18为动力来源,由于割灌机18的传动轴垂直于地面,而本实施例驱动锥齿轮轴2和从动锥齿轮轴3相互垂直,从动锥齿轮轴3平行于地面转动,继而使得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垂直于地面旋转,而对地面的平整度则要求较小。清扫机构的钢丝绳8的旋转面垂直于地面且反复清打,起到了清理火场、火线的效果,且清打方向固定为远离使用者的正前方,控制更方便。当遇到树枝等物体影响时,可以使用左锯片11或右锯片13对其进行切割破坏,达到边切割树枝边清打火场的效果,提高了清扫机的适用环境。

本实施例的清扫机具头的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为模块化设计,可以不安装钢丝绳8和压板7,只安装左锯片11和/或右锯片13,从而将此机械变成了垂直与地面的一种锯头锯子,可以清理切割地面上的小树枝和硬草;还可以拆除掉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只安装清扫机构,单独起到扑打明火、清理暗火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的机具头的清扫机构、左锯片机构和右锯片机构可根据具体火场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组合,提升了灭火作业的效率和灭火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本实施例清扫机具头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机,包括侧挂式割灌机,并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清扫机具头替换侧挂式割灌机的切割具头。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机,包括背负式割灌机,并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清扫机具头替换背负式割灌机的切割具头,在所述清扫机具头与所述割灌机的汽油机之间设置辅助提拉绳17,用于承担清扫机具头的重量,以使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