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喷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2515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喷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养护培育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温室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温室大棚中对作物进行喷水和施药时,主要是通过喷灌装置在温室大棚上空的轨道上运动来完成。在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温室大棚中,内部一般安装有多条平行的轨道,喷灌装置需要从一条(或一对)轨道上运动完成后,再转移到其它轨道上运动才能完成对整个温室大棚中作物的喷水和施药。

申请号为CN201520134498.0的专利文件一种变轨式自动喷灌系统,包括若干条横向工作轨道、一条纵向转移轨道和自动喷灌主机,所述工作轨道和转移轨道通过吊杆吊装于温室屋顶架上,所述工作轨道的一端位于所述转移轨道的上部,位于转移轨道上部的工作轨道与上述工作轨道的另一部分通过接插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转移轨道上设有转移架,所述转移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转移轨道上,所述自动喷灌主机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工作轨道上。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自动喷灌主机滚动至转移轨道上部,利用转移架进行轨道转移,但是还是需要人工手动的方式将位于转移轨道上部的工作轨道与上述工作轨道的另一部分拆卸脱离,降低了喷灌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喷灌装置,该喷灌装置通过设置转移轨道以及与运行轨道相对接的转移小车,实现自动换轨,有利于提高喷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喷灌装置,包括喷灌小车以及位于温室顶部且呈相互平行的若干组运行轨道,喷灌小车可沿运行轨道滚动,所述运行轨道任意端部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转移轨道,所述转移轨道上滚动配合有用于对接各运行轨道的转移小车,所述转移小车设置有用于放置喷灌小车的转移平台,喷灌小车可沿运行轨道滚动至转移平台内;所述转移轨道上开设有凹陷部,当转移小车滚动至凹陷部内时,安置轨道与对应的运行轨道相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灌小车需要进行换轨操作时,首先使转移小车沿着转移轨道移动,使得转移小车能够与此时停放有喷灌小车的运行轨道实现对接,使得喷灌小车能够顺利的运行至转移平台内,再次使转移小车沿着转移轨道移动,使得转移小车能够与将要进入的运行轨道实现对接,使得喷灌小车能够顺利的从转移平台移动至运行轨道内,不需要手动的进行任何拆卸工序,实现自动换轨,有利于提高喷灌工作效率;当转移小车滚动至凹陷部内时,此时连接于转移小车下方的安置轨道正好与对应的运行轨道形成对接,凹槽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实现安置轨道和运行轨道的对接,有利于提高轨道对接时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移平台为与运行轨道相对接的安置轨道,所述喷灌小车沿运行轨道滚动至安置轨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置轨道实现对接,其结构较为简单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转移平台的整体重量,方便转移小车的滚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轨道背对运行轨道一端抵接于温室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室内壁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喷灌小车从运行轨道滚动至安置轨道时速度过快而脱离安置轨道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轨道转移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灌小车包括与运行轨道滚动配合的第一运行平台,所述第一运行平台向下延伸有支杆且支杆端部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连通有进水管以及若干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整个喷淋的结构均位于第一运行平台的下方,即位于运行轨道的下方,能够避免换轨时喷淋管以及进水管与上方的轨道之间发生干涉,有利于提高换轨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运行平台上连接有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运行平台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皮带轮组并通过其驱动第一运行平台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轮组带动第一运行平台在运行轨道上移动,整体驱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自动性,方便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移小车包括与转移轨道滚动配合的第二运行平台,所述第二运行平台向下延伸有连杆,所述连杆端部连接安置轨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转移小车在转移轨道上移动时,喷灌小车位于转移轨道的下方,能够避免换轨时喷淋管以及进水管与上方的轨道之间发生干涉,有利于提高换轨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运行平台上连接有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运行平台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皮带轮组并通过其驱动第二运行平台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皮带轮组传动,再带动第二运行平台在转移轨道上移动,整体驱动方式较为简单,方便安装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该温室喷灌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安装开设。

其二:该温室喷灌装置实现了自动换轨,能够对温室内部进行全方位的喷灌,具有较高的喷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喷灌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喷灌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进水管;

图5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喷灌小车与转移小车对接时的状况;

图6为实施例转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凹陷部。

附图标记:1、喷灌小车;2、运行轨道;3、转移轨道;4、转移小车;5、支架;51、固定杆;52、挂钩;6、第一运行平台;7、滚轮;8、第一电机;9、皮带轮组;10、轮轴;11、支杆;12、蓄水箱;13、喷淋管;14、喷头;15、进水管;16、第二运行平台;17、第二电机;18、连杆;19、安置轨道;20、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温室喷灌装置,包括位于温室顶部的若干组运行轨道2,运行轨道2之间相互平行,运行轨道2通过支架5固定在温室侧壁上,支架5包括固定杆51和挂钩52,上述固定杆51位于运行轨道2的上方,固定杆51两端固定连接温室侧壁,固定杆51设置有若干根且均匀分布在温室上方,挂钩52固定连接固定杆51且挂钩52朝温室底壁方向延伸,挂钩52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杆51上,运行轨道2架设在固定杆51上的挂钩52内。在运行轨道2上滚动配合有一喷灌小车1,喷灌小车1可以沿着运行轨道2来回滚动实现对温室内植物的喷灌。

如图3、图4所示,喷灌小车1包括第一运行平台6,第一运行平台6包括两组滚轮7,滚轮7与运行轨道2滚动配合,第一运行平台6向下竖直延伸有两支杆11,在支杆11的端部连接喷淋管13,喷淋管13呈水平设置,喷淋管13与运行轨道2相垂直,在喷淋管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头14,在第一运行平台6上还连接有蓄水箱12,蓄水箱12与喷淋管13通过管道相连通,在蓄水箱12一侧还连通有进水管15,可以通过在进水管15处连接一软管,软管连接水泵,从而达到对蓄水箱12供水的目的。在第一运行平台6上设置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运行平台6上的第一电机8,在第一电机8与任意一组滚轮7的轮轴10之间设置有皮带轮组9,皮带轮组9包括分别与第一电机8转动轴以及轮轴10固定连接的两皮带轮,在皮带轮上饶有传送皮带,第一电机8带动皮带轮组9传动,进而驱动第一运行平台6在运行轨道2上滚动,完成大范围喷灌的目的。

如图5至图6所示,为了实现温室内部全方位的喷淋,需要对喷灌小车1进行换轨工序,换轨,即将喷灌小车1从一条运行轨道2转移至另一条运行轨道2,为实现简单省力的换轨,在若干条运行轨道2的一端设置有转移轨道3,转移轨道3与运行轨道2保持垂直设置,转移轨道3与上述的运行轨道2同样通过支架5固定于温室侧壁,结合图2所示,支架5包括固定于温室侧壁的若干固定杆51以及连接于固定杆51且竖直向下延伸的挂钩52,转移轨道3架设于对应挂钩52上。在转移轨道3上滚动配合有转移小车4,转移小车4包括第二运行平台16,第二运行平台16包括两组滚轮7,滚轮7与转移轨道3滚动配合,第二运行平台16向下竖直延伸有若干连杆18,连杆18下端连接有安置轨道19,安置轨道19与运行轨道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安置轨道19起到暂时放置喷灌小车1的作用,安置轨道19的延伸方向与运行轨道2延伸方向相同,随着转移小车4在转移轨道3上的滚动,安置轨道19能够分别与各组运行轨道2完成对接,喷灌小车1能够沿着运行轨道2滚动至安置轨道19内。

如图5至图7所示,为了方便安置轨道19与运行轨道2之间的对接,在转移轨道3上设置有若干凹陷部20,凹陷部20呈圆弧状,转移小车4采用点动的方式向前移动,当转移小车4上的滚轮7滚动至凹陷部20内时,由于凹陷部20呈圆弧状,关闭第二电机17,滚轮7就位于凹陷部20的圆弧最低点,此时连接于转移小车4下方的安置轨道19正好与对应的运行轨道2形成对接。对接之后,安置轨道19与运行轨道2端部的间隔距离小于1厘米,结合图1所示,为了避免喷灌小车1从运行轨道2滚动至安置轨道19时速度过快而脱离安置轨道19的情况,将转移轨道3设置于温室内一侧,安置轨道19背对运行轨道2一端与温室侧壁间隙配合,温室侧壁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具体喷灌过程: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使得喷灌小车1在运行轨道2内来回移动,当该运行轨道2下方的植物喷灌完成之后,通过第二电机17带动,使得转移小车4滚动至该运行轨道2的端部,实现安置轨道19与该运行轨道2的对接,第一电机8带动喷灌小车1朝转移小车4方向移动,直至喷灌小车1停留在安置轨道19内,关闭第一电机8,通过第二电机17带动,使得转移小车4以及位于安置轨道19上的喷灌小车1同步移动,使安置轨道19对接下一个运行轨道2,关闭第二电机17,开启第一电机8并通过其带动喷灌小车1脱离安置轨道19进入运行轨道2内,进行喷灌工序,重复上述过程,实现温室内部全方位的喷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