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822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要求的越来越高,希望能够种植出优良的农作物,但是在种植幼苗之前,需要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培育。

就拿小麦的育种来说,现有的育种方法比较的简单,而且在育种环境的要求上也不高,使得育种出来的幼苗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育种方法比较的简单,而且在育种环境的要求上也不高,使得育种出来的幼苗不达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包括培育盆体、培养液安置盆和育种安放板,所述培育盆体的中央竖向安置有中央隔板,且中央隔板的正上方安置有旋转轴端,所述旋转轴端的中间活动安置有封闭盖,且封闭盖的中央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培育盆体内部的左右端设置有第一培育室和第二培育室,且第一培育室和第二培育室的内侧均安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一培育室和第二培育室的底端上放置有黄沙层,所述第一培育室的内部安放有培养液安置盆,且培养液安置盆的内部盛放有培养液,所述培养液安置盆左右内壁上端设置有支撑凸端,且支撑凸端上支撑安置有育种安放板。

优选的,所述培育盆体整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其内部深度设置在30cm-40cm之间。

优选的,所述培育盆体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培育室和第二培育室之间不相通,形成独自封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白色泡沫板填充。

优选的,所述黄沙层由干燥后的黄沙填充。

优选的,所述育种安放板包括铁丝网格和纱棉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麦育种用培育盆,结合小麦育种所需的环境进行设计,通过整体陶瓷体的培育盆体作为主体,在其内部安放保温材料和干燥物质,来营造一个合适育种的环境,然后将特定的培养液安放在培育盆体中,通过育种安放板进行小麦育种的过程,整个盆体结构比较的简单,形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育种环境,使得小麦育种得到有效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育种安放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育盆体,2、中央隔板,3、第一培育室,4、第二培育室,5、保温层,6、黄沙层,7、培养液安置盆,8、培养液,9、支撑凸端,10、育种安放板,1001、铁丝网格,1002、纱棉布,11、封闭盖,12、旋转轴端,13、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育种用培育盆,包括培育盆体1、中央隔板2、第一培育室3、第二培育室4、保温层5、黄沙层6、培养液安置盆7、培养液8、支撑凸端9、育种安放板10、封闭盖11、旋转轴端12和观察窗口13,培育盆体1的中央竖向安置有中央隔板2,且中央隔板2的正上方安置有旋转轴端12,培育盆体1整体为矩形体结构,且其内部深度设置在30cm-40cm之间,培育盆体1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旋转轴端12的中间活动安置有封闭盖11,且封闭盖11的中央设置有观察窗口13,培育盆体1内部的左右端设置有第一培育室3和第二培育室4,且第一培育室3和第二培育室4的内侧均安置有保温层5,保温层5采用白色泡沫板填充,第一培育室3和第二培育室4的底端上放置有黄沙层6,黄沙层6由干燥后的黄沙填充,第一培育室3和第二培育室4之间不相通,形成独自封闭空间,第一培育室3的内部安放有培养液安置盆7,且培养液安置盆7的内部盛放有培养液8,培养液安置盆7左右内壁上端设置有支撑凸端9,且支撑凸端9上支撑安置有育种安放板10,育种安放板10包括铁丝网格1001和纱棉布1002。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小麦育种用培育盆之前,需要对整个培育盆进行结构上的简单了解,整个盆体主要包括第一培育室3和第二培育室4两个部分,在培育盆体1中通过中央隔板2进行两个部分的隔开,然后在两个空间中,通过黄沙层6和培养液安置盆7的安置,来营造育种的环境,接着将培养液安置盆7放置在培育室中,将育种安放板10安置在支撑凸端9的上端,将需要育种的小麦种子放置在育种安放板10上,同时在培养液安置盆7中盛放的培养液8需要与育种安放板10进行接触,但是需要将液面控制在育种安放板10的下方,通过将纱棉布1002浸湿,对种子进行提供营养,整个过程需要将封闭盖11盖上,可以通过观察窗口13进行观察培育的情况,整个培育盆的结构十分的简单、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