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045发布日期:2018-10-23 23: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在播种水稻的稻种的育苗箱用播种机中,将来自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料斗的稻种送出,使一定量落下到苗箱的苗床上的送出辊的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水稻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的技术,公知有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

在以往的水稻育苗箱用播种机中,公知有在一根圆筒状的送出辊的外周连续且隔着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横向一条直线的送出凹部的播种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19372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送出辊中,穿设于一根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状槽部通过在一根圆筒的材料上加工槽部而构成,因此加工成本变高,另外,由于是圆筒状的一体结构,因此部件费用非常高。

另外,以往的送出辊是在轴心线上穿设多个并行的槽的形状,但是根据农户,也有在育苗箱上进行条播,即在与横向一条直线的凹部垂直的方向上以条纹播种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购买装入有送出辊的外周不同的部件的专用播种机。

通过将多片单位树脂板重合而将送出辊一体化而构成,从而消除由这些以往的一种凹状槽的形状所带来的不便。

另外,由于以往送出凹状槽部仅是与送出辊的轴心线并行的槽,因此出现了种子旋转刷所接触的送出辊的外周面的位置和种子旋转刷接触不到的横状槽凹部,也存在种子旋转刷的消耗不恒定的问题。

这也是仅为了形成与送出辊的轴心线平行的横状槽形状的送出凹部而产生的问题,因此,也会产生在高速旋转时引起桥接的问题。

本发明能够消除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1中,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如下:在育苗箱用播种机中,在使一定量的种子嵌入凹部并送出,一边旋转一边输送,并使其向育苗箱下落的送出辊中,将所述送出辊构成为圆筒筒状的辊的外周,将所述凹部构成为条槽形状的送出凹状槽部,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在多片重合后一体地固定而构成所述送出辊,在所述单位树脂板的每一片的外周,穿设有构成作为所述送出凹状槽部的一部分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槽。

在技术方案2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将所述单位树脂板的所述送出辊的轴心方向的厚度设为稻种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1.5~2倍的厚度。

在技术方案3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在所述单位树脂板中,从外周开始到10mm左右,在两面上设置有所述单位树脂板的厚度变薄的方向的0.5mm的台阶,将形成在两片所述单位树脂板之间的外周间隙构成为异物刮削叉嵌入的刮削叉凹部。

在技术方案4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在所述单位树脂板的外周上,在60个部位设置有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另外在内周上,均等配合地在圆周上的八处设置有用于与框架结构体卡合的半圆状的孔,均等配合地在圆周上的八处设置有用于层叠所述单位树脂板的定位用孔。

在技术方案5中,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将所述单位树脂板重叠成育苗箱的宽度以上的厚度,此时,根据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重叠方法而能够制作不同的所述送出凹状槽部的形状的所述送出辊。

在技术方案6中,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将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全部在相同的所述定位用孔位置重叠,形成横向一条直线的所述送出凹状槽部。

在技术方案7中,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使所述单位树脂板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逐片旋转45度而重叠,形成交错状的凹部。

在技术方案8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将外周上未设置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安装在所述单位树脂板之间,将设置有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单位树脂板与无所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单位树脂板一体地固定而构成所述送出辊。

在技术方案9中,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使所述送出辊嵌入将左右的圆盘部件的中心和一根主轴、外周的四根副轴加以熔接而得到的所述框架结构体2,将两侧面抵接辊侧面板并用螺钉固定,形成送出辊组件。

在技术方案10中,在技术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中,通过注塑成形来加工所述单位树脂板。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由于能够通过注塑成形来加工单位树脂板,因此能够廉价地制作送出辊。例如,由于在一台送出辊中使用40片,因此模具的折旧也快。

另外,一部分送出辊的破损能够通过部件更换来应对。

另外,通过以交错排列重叠送出辊,能够形成用于比公知技术更均匀的散播的理想的、棋盘格形状的凹状槽。

另外,在将送出辊重叠的期间,若夹持没有凹凸的树脂板,则会起到能够制作可应对条播的送出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育苗箱用播种机械设备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育苗箱用播种机中的播种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3是送出辊的整体主视图。

图4是送出辊的框架结构体的整体主视图。

图5是送出辊的框架结构体的侧视图。

图6是构成送出辊的单位树脂板的主视图。

图7是单位树脂板的侧视图。

图8是使三片单位树脂板重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将单位树脂板分散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将多片单位树脂板设为“交错排列”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将多片单位树脂板设为“两片重叠交错”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将多个例子的单位树脂板设为“条播用的排列”的状态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A 苗床土壤供给装置

B 育苗箱用播种机

C 盖土装置

D 灌水装置

E 苗床土壤平整装置

F 输送方向

K 送出辊

R 驱动轨道

1 单位树脂板

1a 单位送出凹状槽部

1b 半圆状的孔

1c 定位用孔

1d 台阶

2 框架结构体

2a 卡定轴

2b 送出辊轴

2c 侧板

3 辊侧面板

4 螺钉

6 槽口

7 无单位送出凹状槽部的单位树脂板

9 刮削叉凹部

12 异物刮削叉

18 种子料斗

33 种子旋转刷

35 种子引导部

39 活动遮板(shutter)操作部

40 活动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对水稻用的育苗箱用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水稻用的育苗箱用机械设备在播种时使育苗箱在驱动轨道R上移动。从输送方向F开始依次配置有驱动装置H、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苗床土壤平整装置E、灌水装置D、育苗箱用播种机B和盖土装置C。以如下方式构成:在育苗箱被驱动辊5驱动而在该驱动轨道R上输送的期间,通过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向育苗箱内投入苗床土壤,通过苗床土壤平整装置E将苗床土壤和种子的上面平整好,通过灌水装置D进行灌水,然后通过育苗箱用播种机B播种作为种子的稻种,再通过盖土装置C进行盖土,结束播种操作。

在该育苗箱用机械设备中,涉及如何构成上述育苗箱用播种机B中的送出辊K的圆筒部和送出凹状槽部。在图2中,对育苗箱用播种机B中的送出辊K的配置进行说明。育苗箱用播种机B在上部配置种子料斗18,向该种子料斗18的内部投入播种的水稻的稻种。

在上述种子料斗18的下部,配置有活动遮板40,设置有对该活动遮板40进行开闭操作的活动遮板操作部39。从该活动遮板40落下的种子位于送出辊K与种子旋转刷33之间的空间,其稻种的一部分落入该送出辊K的周围的送出凹状槽部内。

上述送出辊K架设在育苗箱用播种机B的左右的框架侧板14L、14R之间,通过电机而旋转。即使从上述种子料斗18落下,也不会嵌入送出辊K的送出凹状槽部内,溢出的种子与送出辊K的旋转一起被向与该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V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种子旋转刷33刮取,返回到上述活动遮板40的下部的位置。

上述种子料斗18被支撑在构成上述播种装置B的左右的框架侧板14L、14R之间,驱动电机被固定设置在该框架侧板14L、14R的内侧,由该驱动电机驱动送出辊K。异物刮削叉12被架设在框架侧板14L、14R之间,上述异物刮削叉12用于刮削以夹于送出辊K的送出凹状槽部内的状态而未落下的稻种并使其落下。

如图2的侧视图所示,上述异物刮削叉12以下述方式构成:将泪滴状的形状的板仅以设置在送出辊K的外周部分的刮削叉凹部9的数量,架设并连接设置在两根支撑轴上,并达到框架侧板14L、14R的宽度。该两片单位树脂板1之间的外周的间隙成为刮削叉凹部9,以异物刮削叉12嵌入的方式配置。在图2所示的送出辊K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该刮削叉凹部9以7.15mm的间隔穿设有40根,异物刮削叉12也是以7.15mm的间隔、以同一间隔配套地固定设置40根的结构。

在图3至图12中,育苗箱用播种机B使一定量的种子嵌入凹部并送出,一边旋转一边输送,在使落下至育苗容器的育苗位置的送出辊K中,将该送出辊K构成为圆筒筒状的辊的外周,将使一定量的种子嵌入的凹部构成为条槽形状的送出凹状槽部。该圆筒筒状的送出辊K是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在多片重合后一体地固定而构成,在该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每一片的外周穿设有构成作为上述送出凹状槽部的一部分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槽。

并且,如图7所示,构成上述送出辊K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送出辊的轴心方向的厚度为稻种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1.5~2倍的厚度即7.5mm左右。通过构成为这样的厚度,能够使稻种容易嵌入到送出凹状槽部,并且能够形成在下方容易落下的形状。

另外,如图7所示,在构成上述送出辊K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中,从外周开始到10mm左右,在两面上设置有单位树脂板1的厚度变薄的方向的0.5mm的台阶1d。该变薄的台阶1d部分在使两片重合的情况下能够在其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将该间隙作为异物刮削叉12的刮削叉凹部9。这样,能够使在该宽度薄的台阶1d部分之间形成的间隙与送出辊轴2b垂直,并成为异物刮削叉12嵌入的刮削叉凹部9。能够将刮削叉凹部9构成为:有效地进行堵塞在该异物刮削叉12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内的稻种的取出操作。

另外,如图6所示,在构成上述送出辊K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中,在外周设置60个嵌入稻种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间隔角度为6度的间隔。另外,在内周上,以每45度的间隔在8个部位设置用于与框架结构体2卡合的半圆状的孔1b,将用于重叠上述的树脂板的定位用孔1c和槽口6均等配合设置于圆周上的8个部位等。用于与该定位用孔1c嵌合的槽口6,在与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定位用孔1c对向的位置,在圆周上只设置8个部位。

通过将上述槽口6和定位用孔1c旋转45度并更换插入,能够分别进行连续的两片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之间的定位。在全部的40片中反复插入基于该槽口6和定位用孔1c的插入的定位而进行定位的状态为图3所示的状态。另外,如果使用树脂的注塑成型机以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注射模塑成型、射出成型)加工的方式构成上述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就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方式构成相同形状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

另外,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将上述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重叠成育苗箱的宽度以上的厚度,此时,以根据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重叠方法而能够制作不同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形状的送出辊的方式构成。即,由于送出辊K的左右的宽度需要超过育苗箱的上表面的宽度,因此,在这个中,使40片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重合而成为超过育苗箱的宽度的宽度。

即,如图3所示,只要将上述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全部重叠在相同的孔位置,也可以以具有横向一条直线的送出凹部的方式构成。该情况下的送出凹状槽部与一般的送出辊K相同,能够制造一般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分割式送出辊。

另外,如图10所示,根据图3所示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组合状态,若将上述单位树脂板1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一张一张地旋转45度进行重叠,则能够形成具有交错状的凹部的送出辊。

另外,如图3所示,使重叠了环状(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送出辊嵌入将左右的圆盘部件的中心和一根主轴、外周的四根副轴加以熔接而得到的框架结构体2,将两侧面抵接辊侧面板3,从其上用螺钉4固定,形成送出辊组件。该框架结构体2构成送出辊K的骨架,送出辊轴2b和侧板2c成为骨架。另外,卡定轴2a是外周的框架,同时还具有用于汇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卡定轴的作用。

上述送出辊K通过使多个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重合并固定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框架结构体2上,如图3所示,能够完成一根送出辊K。在该40片重合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组装固定中,从配置在该40片的外侧的圆板状的辊侧面板3的侧面,通过螺纹安装固定用的螺钉4而进行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框架结构体2在中央贯通有一根送出辊轴2b,具备从该送出辊轴2b以放射状延伸的侧板2c,在该侧板2c的被分割成90度的位置上架设有四根卡定轴2a。该卡定轴2a以如下方式构成:在轴的半圆的外周部,卡合有半圆状的孔1b,该半圆状的孔1b穿设于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内周并用于进行卡合。

用于实现上述框架结构体2中的卡合的半圆状的孔1b以45度的间隔设置有8个孔,框架结构体2的卡定轴2a以90度间隔架设有四根,因此能够错开用于与该卡定轴2a卡合的半圆状的孔1b的对向的位置。

这样,由于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被设置在60个部位,因此各自的间隔为6度。与此相对,卡定轴2a的位置在四个部位为90度的间隔。因此,用于与卡定轴2a卡合的半圆状的孔1b,一致的位置和不一致的位置相对于定位用孔1c和槽口6的位置交替地配置。即,通过将定位用孔1c和槽口6的位置变更45度,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的相对于该框架结构体2的卡合位置不同,由此,能够构成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错开的状态的送出辊K。

图3中所示的送出辊K将全部40片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以全部成为相同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位置的状态,与框架结构体2卡合而组装。这是与送出辊轴2b并行且构成直线状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送出辊K。

在图10中,是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逐片交替地错开45度而固定配置的送出辊K,成为“交错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交替地构成为交错状。在图11中,将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每两片交替地错开45度配置,两片的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构成为交错状。

在图12中,为了将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配置成能够进行作为播种方式中的一种的“条播”,以在与送出辊轴2b正交的方向上能够形成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一张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1之间,隔着未设置单位送出凹状槽部1a的圆形的环状的单位树脂板7构成送出辊K。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