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089阅读:1620来源:国知局
火龙果嫁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嫁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中国台湾等省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果实也称火龙果,果实味甜,多汁,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火龙果的花、果、枝中均含有大量营养性物质和治疗性物质,对咳嗽、气喘、预防便秘、预防贫血、抗神经炎、美白祛斑、抑制肿瘤等有多重药用功效。

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火龙果可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

火龙果栽后第二年可挂果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其开花期长,果实生育期短,一般从5月~11月皆有鲜果上市,进入盛产期后,亩产量可达1500kg以上,亩产值超万元,如正常管理,可连续采收20年以上,是一种短期投入,长期收益的产业,是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不断开发、更新优质新品种是火龙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更新火龙果老品种。目前通常采用嫁接方式中的平接法和楔接法对火龙果品种进行改良。

目前火龙果嫁接的平接法是用利刀在火龙果砧木的三棱柱适当高度横切一刀,然后将三个棱峰进行30~40°切削,用消过毒的仙人刺或牙签刺入砧木中间维管束,将切平的接穗连接在仙人刺或牙签的另一端,通过该仙人刺或牙签将接穗和砧木连接起来,砧木和接穗尽量贴紧不留空隙,避免细菌感染不利愈合,然后在两旁各加一仙人刺或牙签固定,再用细线绕基部捆紧。此方法需借助仙人刺、牙签等对砧木和接穗进行连接固定,操作较为繁琐。

目前火龙果嫁接的楔接法是在火龙果砧木顶部用消过毒的小刀纵切一裂缝,但不宜过深,然后将接穗下部用消毒过的刀片削成鸭嘴状,削后立即插入砧木裂缝中,用塑料胶纸加以固定,再套塑料袋以保持空气湿度,利于成活。此方法需要对契接好的砧木和接穗用塑料胶纸进行固定,并套塑料袋保湿等措施,操作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火龙果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作为砧木,从火龙果的枝蔓上切取3~5cm的枝段作为接穗部,将砧木和接穗部分别先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消毒4min,再分别用50%的多菌灵溶液喷洒表面,然后将接穗部放入接穗部处理剂中浸泡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浸泡6min,其中,接穗部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6~9份的萘乙酸钠、2~7份的赤霉素、2~5份的芦荟汁、4~7份的龙骨提取液、1~2份的薄荷、2~4份的金银花;

步骤二、提供一环切装置,其包括第一不锈钢管、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且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体、平行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且与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另一端固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第二杆体成90°夹角,其端部为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凸出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上配有限位片,使得所述第二杆体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靠近或远离后限定于一位置,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长度,且二者之差为1cm;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

将所述环切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后,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管孔对准砧木中间部分的纤维管插入2~4cm,所述第二杆体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滑动至所述刀片插入砧木并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外壁,利用所述限位片将所述第二杆体相对于第一杆体固定,转动所述第一杆体,使得所述刀片在砧木外壁环切一圈,分离纤维管与环切掉的砧木肉质,移除环切掉的砧木肉质,进一步提供一具有一个v形切割部的夹角为60°、高度为1cm的V形刀片,经消毒处理后,将所述V形刀片与环切后的砧木横截面齐平、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插入砧木直到所述V形刀片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使得所述V形刀片切割出一块V形的砧木肉质,再将所述V形刀片顺次沿砧木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

步骤三、提供一第二不锈钢管,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比对第一不锈钢管的外径小1~2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对第二不锈钢管进行消毒处理,将第二不锈钢管的管孔对准接穗部的纤维管贯穿插入,将接穗部纤维管与接穗部肉质分离,拔出第二不锈钢管,取下分离了的接穗部肉质,得到带孔的接穗部;将消毒处理后的所述V形刀片顺次沿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与步骤二中的砧木相配合的横截面为齿状的带孔的接穗部;

步骤四、把步骤二得到的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的纤维管顶部削成锥状,在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涂抹愈合剂,静置2min,然后将带孔的接穗部的孔对准砧木的纤维管顶部用力按下,使接穗部与砧木紧密稳合,10~25天后,接穗部和砧木颜色一致,嫁接成功。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杆体设置有水平滑槽,其内设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杆体通过所述滑动块实现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片为U形片,其可夹持所述滑动块,所述水平滑槽上设有供U形片插入的依次排列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间距为1~2mm。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有转动块,其卡设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凹槽内,使得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均为中空圆柱形的薄壁不锈钢管。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外径为6mm、7mm、8mm、9mm、10mm、11mm、12mm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5mm、6mm、7mm、8mm、9mm、10mm、11mm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愈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3份的甲基托不津、3~5份的玉米素、3~6份的吲哚乙酸、5~7份的杀菌剂、4~9份的聚乙烯醇、1~2份的茶多酚、4~5份的蜂胶,88~96份的水。

优选的是,嫁接在气温为22~28℃时进行。

本发明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火龙果嫁接方法,将接穗部套接在砧木上,接穗部与砧木能够密切吻合,且二者的接触面用V形刀片处理成齿状,增大接触面积,利于营养的吸收,本发明操作简单,不用担心嫁接前期接口会被风吹断和因外力碰到接口而断开的情况,提高嫁接后火龙果的成活率,提升火龙果的品质。

2.本发明的火龙果嫁接方法,采用不同外径的不锈钢管分别对砧木和接穗部进行处理,不锈钢管外壁设有刻度方便操作人员对砧木进行“去肉留纤”处理时有效控制钢管插入砧木的深度,同时借助环切装置对砧木的环切实现精确的度量化,防治因目测不准而造成环切时将不锈钢管下方含有纤维束管的砧木全部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本发明的火龙果嫁接方法,在嫁接操作时对接穗部和砧木分别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在接穗部插入砧木的纤维束管之前涂抹愈合剂,有助于二者接触的部分尽快愈合,成长为同一植株,从而提高成活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V形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火龙果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作为砧木,从火龙果的枝蔓上切取3cm的枝段作为接穗部,将砧木和接穗部分别先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消毒4min,再分别用50%的多菌灵溶液喷洒表面,然后将接穗部放入接穗部处理剂中浸泡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浸泡6min,其中,接穗部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6份的萘乙酸钠、2份的赤霉素、2份的芦荟汁、4份的龙骨提取液、1份的薄荷、2份的金银花;

步骤二、提供一环切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不锈钢管1、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体2、平行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3、所述第二杆体3另一端固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刀片4,所述刀片4与所述第二杆体3成90°夹角,其端部为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凸出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2上配有限位片,使得所述第二杆体3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靠近或远离后限定于一位置,所述第二杆体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长度,且二者之差为1cm;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14;

将所述环切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后,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管孔对准砧木中间部分的纤维管插入2cm,所述第二杆体3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滑动至所述刀片4插入砧木并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利用所述限位片将所述第二杆体3相对于第一杆体2固定,转动所述第一杆体2,使得所述刀片4在砧木外壁环切一圈,分离纤维管与环切掉的砧木肉质,移除环切掉的砧木肉质,如图2所示,进一步提供一具有一个v形切割部51的夹角为60°、高度为1cm的V形刀片5,经消毒处理后,将所述V形刀片5与环切后的砧木横截面齐平、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插入砧木直到所述V形刀片5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使得所述V形刀片5切割出一块V形的砧木肉质,再将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砧木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

步骤三、提供一第二不锈钢管,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比对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小1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对第二不锈钢管进行消毒处理,将第二不锈钢管的管孔对准接穗部的纤维管贯穿插入,将接穗部纤维管与接穗部肉质分离,拔出第二不锈钢管,取下分离了的接穗部肉质,得到带孔的接穗部;将消毒处理后的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与步骤二中的砧木相配合的横截面为齿状的带孔的接穗部;

步骤四、把步骤二得到的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的纤维管顶部削成锥状,在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涂抹愈合剂,静置2min,然后将带孔的接穗部的孔对准砧木的纤维管顶部用力按下,使接穗部与砧木紧密稳合,10天后,接穗部和砧木颜色一致,嫁接成功。

其中,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杆体2设置有水平滑槽,其内设有滑动块31,所述第二杆体3通过所述滑动块31实现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片为U形片22,其可夹持所述滑动块31,所述水平滑槽上设有供U形片22插入的依次排列的条形孔21,所述条形孔21的间距为1mm。

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一端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杆体2的一端设有转动块13,其卡设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凹槽12内,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和第二不锈钢管均为中空圆柱形的薄壁不锈钢管。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为6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5mm。

愈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份的甲基托不津、3份的玉米素、3份的吲哚乙酸、5份的杀菌剂、4份的聚乙烯醇、1份的茶多酚、4份的蜂胶,88份的水。

嫁接在气温为22℃时进行。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火龙果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作为砧木,从火龙果的枝蔓上切取4cm的枝段作为接穗部,将砧木和接穗部分别先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消毒4min,再分别用50%的多菌灵溶液喷洒表面,然后将接穗部放入接穗部处理剂中浸泡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浸泡6min,其中,接穗部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7份的萘乙酸钠、5份的赤霉素、4份的芦荟汁、5份的龙骨提取液、2份的薄荷、3份的金银花;

步骤二、提供一环切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不锈钢管1、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体2、平行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3、所述第二杆体3另一端固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刀片4,所述刀片4与所述第二杆体3成90°夹角,其端部为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凸出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2上配有限位片,使得所述第二杆体3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靠近或远离后限定于一位置,所述第二杆体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长度,且二者之差为1cm;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14;

将所述环切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后,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管孔对准砧木中间部分的纤维管插入3cm,所述第二杆体3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滑动至所述刀片4插入砧木并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利用所述限位片将所述第二杆体3相对于第一杆体2固定,转动所述第一杆体2,使得所述刀片4在砧木外壁环切一圈,分离纤维管与环切掉的砧木肉质,移除环切掉的砧木肉质,如图2所示,进一步提供一具有一个v形切割部51的夹角为60°、高度为1cm的V形刀片5,经消毒处理后,将所述V形刀片5与环切后的砧木横截面齐平、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插入砧木直到所述V形刀片5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使得所述V形刀片5切割出一块V形的砧木肉质,再将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砧木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

步骤三、提供一第二不锈钢管,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比对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小1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对第二不锈钢管进行消毒处理,将第二不锈钢管的管孔对准接穗部的纤维管贯穿插入,将接穗部纤维管与接穗部肉质分离,拔出第二不锈钢管,取下分离了的接穗部肉质,得到带孔的接穗部;将消毒处理后的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与步骤二中的砧木相配合的横截面为齿状的带孔的接穗部;

步骤四、把步骤二得到的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的纤维管顶部削成锥状,在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涂抹愈合剂,静置2min,然后将带孔的接穗部的孔对准砧木的纤维管顶部用力按下,使接穗部与砧木紧密稳合,18天后,接穗部和砧木颜色一致,嫁接成功。

其中,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杆体2设置有水平滑槽,其内设有滑动块31,所述第二杆体3通过所述滑动块31实现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片为U形片22,其可夹持所述滑动块31,所述水平滑槽上设有供U形片22插入的依次排列的条形孔21,所述条形孔21的间距为1mm。

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一端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杆体2的一端设有转动块13,其卡设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凹槽12内,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和第二不锈钢管均为中空圆柱形的薄壁不锈钢管。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为8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9mm。

愈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份的甲基托不津、4份的玉米素、4份的吲哚乙酸、6份的杀菌剂、7份的聚乙烯醇、1份的茶多酚、4份的蜂胶,92份的水。

嫁接在气温为25℃时进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火龙果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作为砧木,从火龙果的枝蔓上切取5cm的枝段作为接穗部,将砧木和接穗部分别先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消毒4min,再分别用50%的多菌灵溶液喷洒表面,然后将接穗部放入接穗部处理剂中浸泡5min,再放入蒸馏水中浸泡6min,其中,接穗部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9份的萘乙酸钠、7份的赤霉素、5份的芦荟汁、7份的龙骨提取液、2份的薄荷、4份的金银花;

步骤二、提供一环切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不锈钢管1、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体2、平行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且与所述第一杆体2滑动连接的第二杆体3、所述第二杆体3另一端固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刀片4,所述刀片4与所述第二杆体3成90°夹角,其端部为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凸出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2上配有限位片,使得所述第二杆体3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靠近或远离后限定于一位置,所述第二杆体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长度,且二者之差为1cm;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14;

将所述环切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后,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管孔对准砧木中间部分的纤维管插入4cm,所述第二杆体3朝向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滑动至所述刀片4插入砧木并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壁,利用所述限位片将所述第二杆体3相对于第一杆体2固定,转动所述第一杆体2,使得所述刀片4在砧木外壁环切一圈,分离纤维管与环切掉的砧木肉质,移除环切掉的砧木肉质,如图2所示,进一步提供一具有一个v形切割部51的夹角为60°、高度为1cm的V形刀片5,经消毒处理后,将所述V形刀片5与环切后的砧木横截面齐平、垂直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插入砧木直到所述V形刀片5抵顶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使得所述V形刀片5切割出一块V形的砧木肉质,再将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砧木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

步骤三、提供一第二不锈钢管,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比对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小2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标刻有刻度,对第二不锈钢管进行消毒处理,将第二不锈钢管的管孔对准接穗部的纤维管贯穿插入,将接穗部纤维管与接穗部肉质分离,拔出第二不锈钢管,取下分离了的接穗部肉质,得到带孔的接穗部;将消毒处理后的所述V形刀片5顺次沿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连续切割一圈,得到与步骤二中的砧木相配合的横截面为齿状的带孔的接穗部;

步骤四、把步骤二得到的横截面为齿状的露出纤维管的砧木的纤维管顶部削成锥状,在带孔的接穗部的横截面涂抹愈合剂,静置2min,然后将带孔的接穗部的孔对准砧木的纤维管顶部用力按下,使接穗部与砧木紧密稳合,25天后,接穗部和砧木颜色一致,嫁接成功。

其中,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杆体2设置有水平滑槽,其内设有滑动块31,所述第二杆体3通过所述滑动块31实现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片为U形片22,其可夹持所述滑动块31,所述水平滑槽上设有供U形片22插入的依次排列的条形孔21,所述条形孔21的间距为2mm。

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一端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杆体2的一端设有转动块13,其卡设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凹槽12内,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转动连接。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和第二不锈钢管均为中空圆柱形的薄壁不锈钢管。

步骤二中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的外径为12mm;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外径10mm。

愈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份的甲基托不津、5份的玉米素、6份的吲哚乙酸、7份的杀菌剂、9份的聚乙烯醇、2份的茶多酚、5份的蜂胶,96份的水。

嫁接在气温为28℃时进行。

<对比试验>

对比例1为在步骤二中不使用环切装置,直接用经消毒的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分别对对砧木和接穗部处理,并用小刀进行切割,再对二者切割后的接触面用V形刀片处理成齿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为在步骤二中不使用V形刀片,直接用经消毒的环切装置对砧木、第二不锈钢管对接穗部处理,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为传统的火龙果嫁接的平接法。

对比例4为传统的火龙果嫁接的楔接法。

如下表1列出了采用对比例1、2、3、4与实施例2的嫁接方法得到的火龙果的成活率和15天后的接穗生长情况。

表1

通过表1的结果可知,使用环切装置对砧木进行精准的切割,防止切断、切坏的情况,提高了砧木的利用率,用V形刀片5对切割后的接触面再次处理成齿状结构,增大了砧木与接穗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二者之间营养的吸收,本发明的火龙果的嫁接方法同时使用了愈合剂,能显著提高火龙果嫁接的成活率,且嫁接后接穗的生长情况良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