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区地径大于20cm的大树、古树名木的一种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541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植物的移植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润区地径大于20cm的大树、古树名木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将城市土地建设的边界向更广的范围挺进,另一方面城市内部结构经常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发展迅猛,特别是园林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大树移栽、一夜成林是园林绿化的要求,也是发展的方向,这些导致苗圃的、野外的许多大树(直径在20cm以上)以及形形色色的古树名木面临着被移植和移栽的命运。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从降水量大尺度角度的区分可分为湿润区和干旱区,通常湿润区树木生长不需要灌溉管理,自然降水量可以充分的满足树木的生长发育,而干旱区园林树木生长必须进行灌溉管理(旱生树木除外),否则树木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不同的区域树木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在地下的分布空间不同,因此树木移栽在不同的区域对移栽方法要求不同,尤其是大树移栽对技术的要求非常苛刻,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移栽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林木死亡,实践中确实也是如此。现在城市和道路建设中对于大树和古树的各种移栽需求很多,树木被移植移栽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就湿润地区而言,据统计,大树(直径在20cm以上)及古树移栽成活率并不是很高,通常不高于70%,主要原因:由于是湿润地区,根系发育过程中,根系不受水分的影响,分布的一般较浅,分布的范围很广,靠近树干部分主要是输导根和支撑根,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远离树干的地方,当前采用的移栽树木方法简单,通常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挖掘,按常规方法一般根系土球的直径是树木地径的8-10倍,考虑到搬运的问题,一般土球直径不超过2.5米,如此树木根系携带的土球一般只有输导根和支撑根,吸收根即毛细根极少,移栽后,根系无法及时有效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供给庞大的地上部分,造成大树死亡或树干大部分死亡,这样的移栽方案没有遵循树木即移栽树木的自身需求,移栽树木生理生化活动不能得到正常的维持,水分、养分不能有效供给,从而造成移栽林木死亡;由于是大树和古树名木,每株的价值1万至几十万元,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项发明针对湿润地区,利用特殊的方法,改变了以上造成移栽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通过断根法,在移栽前通过断根刺激树木吸收根大量萌发,之后再采用挖掘的方法对树木挖掘,保证了移栽树木根系土球包含大量的支撑根、输导根和吸收根,极大的保全了根系的完整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树木移栽成活率,试验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湿润地区地径大于20cm的大树和古树名木的一种移栽方法。该方法改变了湿润区大树和古树名木常规移栽的方法和导致树木死亡的致命缺点,利用断根技术突破了湿润地区环境条件下移栽树木根系土球吸收根缺乏的关键技术,通过断根和堵截促根技术,使得在移栽土球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吸收根,保证了移栽树木土球内包含大量的输导根、支撑根和吸收根,对于直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和古树名木的移栽,利用断根和堵截促根技术,形成移栽树木需要的理想土球,有效保证了移栽树木的生理生化活动和水分、养分的需求供给,运用这种方法在上海市开展大树移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移栽成活率极大的提高。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成活和保存率可达95%以上,该方法为湿润区大树和古树名木的的经济有效移栽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湿润区地径大于20cm大树、古树名木的一种移栽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搭支架:对移栽的树木搭支架固定,固定高度根据树木的高度、大小在树干的3-8米处,采用木质和/或铁质等硬质材料固定,地面支撑点在离树木3米以外,利用3-4个支撑架固定,要求支架两端在地面和树干上固定,固定后以树木不能摆动为原则。树干部位固定处先用毛毡和/或橡皮等物质包裹再固定,以不损伤树皮为原则;

b开挖:在树木生长季任何时期,根据树木大小,一般要求土球直径在2-2.6m,即以树木为圆心,以1-1.3m为半径进行垂直人工或机械挖掘环状沟槽,挖掘过程中,用铁锨等利器沿沟槽的内外侧垂直的切断树木的根系,沟槽宽度以可以挖掘到开挖深度为准,挖掘时尽量保证树木一侧的根系完整,避免大的扰动,开挖深度1.2-1.5m;

c材料围根:沟槽挖掘好后,用宽度1.2-1.5m铁皮、塑料等树木根系不能穿透的材料将移栽树木在沟槽中成圈状全部围好,围根材料和地表平齐;

d回填:围好后在靠近移栽树木的一侧用腐熟的羊粪、牛粪等农家肥,腐熟锯末充分回填和填充空隙,外侧回填挖出的土壤至挖掘前原样;

e管理:回填完成树木进行正常管理;

f开挖起苗:管理时间是树木越大、土球越小,要求原地管理培育的时间越长,否则反之,通常经过1个至2个生长季的生长与培育;移栽树木的断根处大量生长根系,由于无法穿越围根材料,大量的毛根逐渐将土球包裹,以毛根基本包裹土球为原则,这时可在春秋二季、树木休眠期进行开挖起苗。即将围根材料的外侧挖出、开,从下部1.2-1.5m处斜挖掏出树木,之后解除围根材料,按常规方法捆扎移栽树木;

g搬运:按常规方法吊出树木进行搬、运到移栽地点栽植,在挖出树木和栽植之前,将树木的明芽全部带枝条剪除,剪除的伤口全部用油漆覆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卓著的效果:

①不同的区域树木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在地下的分布空间不同,因此树木移栽在不同的区域对移栽方法要求不同,尤其是大树移栽对技术的要求非常苛刻,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移栽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林木死亡,实践中确实也是如此。现在城市和道路建设中对于大树和古树的各种移栽需求很多,树木被移植移栽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就湿润地区而言,据统计,大树(直径在20cm以上)及古树移栽成活率并不是很高,常规挖掘树木的土球是树木地径的8-10倍,通常不高于70%,树木越大、土球越小,成活率越低,主要原因:由于是湿润地区,根系发育过程中,根系不受水分的影响,分布的范围很广,靠近树干部分主要是输导根和支撑根,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远离树干的地方;根系分布的深度一般较浅,因为土壤含水量大,土壤的通透性差,深层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当前采用的移栽树木方法简单,通常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挖掘,按常规方法一般根系土球的直径是树木地径的8-10倍,考虑到搬运的问题,一般土球直径不超过2.5米,如此树木根系携带的土球一般只有输导根和支撑根,吸收根即毛细根极少,所以造成树木越大、土球越小,成活率越低,移栽后,根系无法及时有效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供给庞大的地上部分,造成大树死亡或树干大部分死亡,这样的移栽方案没有遵循树木即移栽树木的自身需求,移栽树木生理生化活动不能得到正常的维持,水分、养分不能有效供给,从而造成移栽林木死亡;由于是大树和古树名木,每株的价值1万至几十万元,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项发明针对湿润地区,利用特殊的方法,改变了以上造成移栽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一是通过断根法,在移栽前通过断根刺激树木根系大量萌发,二是利用根系生长的向肥性在围根材料的内测大量形成毛细根、吸收根,三是利用延长树木移栽期,使得移栽土球内包含大量的输导根、支撑根和吸收根;之后再采用挖掘的方法对移栽树木挖掘,同时结合将树木的明芽全部带枝条剪除的科学修剪方法;保证了移栽树木根系土球包含大量的支撑根、输导根和吸收根,极大的保全了根系的完整性,从而克服了湿润区常规大树移栽造成树木死亡的原因,极大的提高了树木移栽成活率,试验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解决了湿润区大树移栽成活困难的核心问题。达到了高效、简单的目标。

② 本发明与常规湿润区大树的移栽方法完全不同,是充分利用了断根促根法,根系生长的向肥性的原理,以及延长树木移栽、挖掘期,科学的保证移栽树木的根系和较小的土球,同时配以树冠的科学处理,进行有效的大树移栽方法,保存率达到95%以上,应为湿润区独特的一种大树移栽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湿润地区树木地径大于20cm的树木移栽方法实施地,移栽地点在上海市,被移栽的树木在江苏省徐州市和上海市郊嘉定县。2006年上海市园林绿化需要移栽大量的大规格银杏树和香樟树,根据设计要求在徐州市境内分别将地径50-60cm的银杏树和嘉定县地径25-35cm的香樟树各200株移栽到上海市,2006年春季,在2月15-3月1号采用常规方法移栽树木,移栽银杏树土球为2.5米,树冠3.5cm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香樟树土球直径2.2米,树冠2.5cm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移栽后,在高强度的精心管理条件下,包括在树干上安装喷淋系统,注射营养液,地上适当排水等措施,到秋季银杏仍然死亡105株,树干部分死亡二分之一的32株(需要更换),保存率31.5%,香樟树死亡78株,树干部分死亡二分之一的21株(需要更换)保存率50.05%,银杏树3万元一株,香樟树2万元一株,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2年的研究,之后从2009年开始采用本专利方法,每年移栽300-500株大树,成活、保存率都达到95%以上。

实施例1、在2009年从江苏徐州市移栽400株银杏到上海市,树木地径40-50cm,2009年开始实施移栽工作,为了便于长途运输,移栽树木的土球直径统一确定是2.5米,土球直径是地径的5倍左右。移栽后的管理,按照常规进行,要求在高强度的精心管理条件下,包括在树干上安装喷淋系统,注射营养液,地上适当排水等措施。到2011春季调查死亡12株,保存率达到97%,效果非常显著,银杏的大树移栽具体步骤如下:

a搭支架:2009年2月15号-3月1号对移栽的每个树木搭支架固定,固定高度在树干的6-7米处,采用铁质材料固定,地面支撑点在离树木6-7米,利用4个支撑架固定,支架两端在地面和树干上固定,固定后树木不能摆动为原则。树干部位固定处先用橡皮物质包裹再固定,以不损伤树皮为原则。

b开挖:在树木固定好后,在3月1号-3月15号,以树木为圆心,以1.25m为半径进行垂直机械挖掘环状沟槽,开挖深度1.2m,挖掘过程中,用铁锨、刀利器沿沟槽的内侧垂直的切断树木的根系,沟槽宽度40cm,挖掘时尽量保证树木一侧的根系完整,避免大的扰动。

c材料围根:沟槽挖掘好后,用宽度1.2米的马口铁铁皮将移栽树木在沟槽中成圈状全部围好,马口铁铁皮和地表平齐。

d回填:围好后在靠近移栽树木的一侧用腐熟的牛粪农家肥充分回填和填充空隙,要求踩实,外侧回填挖出的土壤至挖掘前原样。内测牛粪农家肥回填部分充分灌溉一次,加垫牛粪后再踩实和地表平。

e管理:回填完成树木进行正常管理。

f开挖起苗:经过1年的生长与培育,2010年3月1号对移栽树木的断根处挖开检查,大量的毛根基本上将土球包裹,这时确定全部开挖移栽。2010年3月1号-15号,对400株银杏开挖起苗。即将围根材料的外侧挖出、开,从下部1.2处斜挖掏出树木,之后解除围根材料,按常规方法草绳缠绕包裹捆扎移栽树木。

g搬运:按常规方法吊出树木进行搬、运到移栽地点栽植,在挖出树木和栽植之前,将树木的明芽全部带枝条剪除,剪除的伤口全部用油漆覆盖。

之后移栽在定植地点,定植地点的定植坑提前按常规方法挖好,按常规方法定植,定植后按常规方法固定定植树木,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管理要求在高强度的精心管理,包括在树干上安装喷淋系统,注射营养液,地上适当排水等措施。

实施例2、在20011年从嘉定县移栽500株香樟树到上海市,树木地径25-35cm,2011年开始实施移栽工作,为了便于长途运输,移栽树木的土球直径统一确定是1.8米,土球直径是地径的6倍左右。移栽后的管理,按照常规进行,要求在高强度的精心管理条件下,包括在树干上安装喷淋系统,注射营养液,地上适当排水等措施。到2013秋季调查死亡17株,保存率达到96.6%,效果非常显著,香樟树的大树移栽具体步骤如下:

a搭支架:2011年2月15号-3月1号对移栽的每个树木搭支架固定,固定高度在树干的4-5米处,采用铁质材料固定,地面支撑点在离树木5-6米,利用4个支撑架固定,支架两端在地面和树干上固定,固定后树木不能摆动为原则。树干部位固定处先用橡皮物质包裹再固定,以不损伤树皮为原则。

b开挖:在树木固定好后,在3月1号-3月15号,以树木为圆心,以0.9m为半径进行垂直机械挖掘环状沟槽,开挖深度1.2m,挖掘过程中,用铁锨、刀利器沿沟槽的内侧垂直的切断树木的根系,沟槽宽度40cm,挖掘时尽量保证树木一侧的根系完整,避免大的扰动。

c材料围根:沟槽挖掘好后,用宽度1.2米的马口铁铁皮将移栽树木在沟槽中成圈状全部围好,马口铁铁皮和地表平齐。

d回填:围好后在靠近移栽树木的一侧用腐熟的牛粪农家肥充分回填和填充空隙,要求踩实,外侧回填挖出的土壤至挖掘前原样。内测牛粪农家肥回填部分充分灌溉一次,加垫牛粪后再踩实和地表平。

e管理:回填完成树木进行正常管理。

f开挖起苗:经过1年的生长与培育,2012年3月1号对移栽树木的断根处挖开检查,大量的毛根基本上将土球包裹,这时确定全部开挖移栽。2012年3月1号-15号,对500株香樟树开挖起苗。即将围根材料的外侧挖出、开,从下部1.2处斜挖掏出树木,之后解除围根材料,按常规方法草绳缠绕包裹捆扎移栽树木。

g搬运:按常规方法吊出树木进行搬、运到移栽地点栽植,在挖出树木和栽植之前,将树木2.5cm以下的枝条全部剪除,剪除的伤口全部用油漆覆盖,由于是常绿树种,之后将叶片三分之一剪除,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

之后移栽在定植地点,定植地点的定植坑提前按常规方法挖好,按常规方法定植,定植后按常规方法固定定植树木,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管理要求高强度的精心管理,包括在树干上安装喷淋系统,注射营养液,地上适当排水等措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