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54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苗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培忠杉(×Taxodiomeria peizhongii)是南京林业大学已故林木育种专家叶培忠教授于1963年利用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 Ten.)(♀)与中国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进行杂交而获得的远缘杂交种,堪称植物界的“狮虎兽”。培忠杉为半常绿树种,树冠为圆柱形或椭圆形,速生性明显优于相同立地条件的亲本及其它杉科植物,表现出落叶期短(南京地区2月份落叶,3月初萌生新叶)、树形优美、耐水湿、耐盐碱、对空气净化能力较强等优良特性。

培忠杉为远缘杂交种,不结实,不能进行实生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但培忠杉插穗生根困难,扦插所生不定根数量较少,移栽不易成活,这个瓶颈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使得每年扦插大量插穗仅能获得少量苗木。

南京林业大学对培忠杉种质资源、无性系鉴定、繁殖技术等内容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科研攻关,重点开展繁殖技术开发,先后进行了多年多批次扦插育苗实验。多年的实践证实培忠杉苗木繁殖极为困难,获得优质苗木并实现种苗产业化极为困难。

经过多次尝试,并逐渐改进实验方法,培忠杉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并获得成功。利用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对嫩枝插穗诱导生根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增根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扦插环境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通过穗条制备、诱导生根激素处理、扦插、插后管理、切根处理、增根激素处理、二次插后管理等步骤来实现,由于加强了对培忠杉嫩枝扦插诱导生根、切根和增根关键环节的控制,两次激素处理调节了插穗内部激素比例,保证了插穗可以快速生根和增根,提高了扦插苗根系质量,使嫩枝扦插生根率达到了90%以上、生根插穗成苗率达到90%以上的水平,为实现培忠杉苗木培育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的方法,对嫩枝插穗诱导生根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增根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扦插环境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穗条制备:以1~2年生扦插苗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为材料制作插穗;穗条采集制备时间为6月下旬-7月上旬,穗条采集后喷水保湿;插穗长度13~15cm,穗条粗度4mm以上,顶端保留3~4片复叶,上下切口要求平滑。

(2)诱导生根激素处理:扦插前,使用500~1000mg/L诱导生根激素溶液(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等质量比例混合)浸泡穗条基部2~3cm处,浸泡时间10~15秒。

(3)扦插:以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基质在扦插前7天使用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消毒;扦插密度为5cm×10cm,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1/2~2/3。

(4)插后管理:扦插后,根据天气情况,使用自动或人工喷雾设备对扦插床面进行喷雾,以保持插穗叶面湿润为度;每隔7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液喷洒基质和穗条消毒;晴天,9:00~16:00使用遮光率50~60%的遮阳网遮阴。

(5)切根处理:扦插后50~60天,将生根的插穗由基质中轻轻取出,使用锋利的剪刀对不定根进行短截,保留长度为5cm左右。

(6)增根激素处理:使用500~1000mg/L增根激素(萘乙酸NAA)溶液浸泡切根后的不定根基部3~5cm处,浸泡时间10~15秒。

(7)二次插后管理:将增根激素处理后的生根插穗再次轻轻埋入珍珠岩基质中,株行距5cm×10cm;适时适量喷雾,以保持叶面湿润为度;每隔10天使用0.1~0.3%可溶性复合肥溶液对扦插苗进行1次叶面追肥,追肥2~3次。

扦插后30~40天,由插穗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50~60天,插穗生根率可达90%以上;90~100天可以炼苗移栽出扦插池,生根插穗成苗率可达90%以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使用1~2年生苗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制穗材料,并制备成相应规格的插穗,要求插穗长度13~15cm、穗条粗度4mm以上,使得扦插穗条具备生理年龄优势,插穗内部营养贮备可以满足生根要求。

(2)两次激素处理诱导插穗即可生根又可以增生许多须根。诱导生根激素处理(吲哚丁酸+萘乙酸)解决的是培忠杉嫩枝插穗生根困难的问题,诱导增根激素处理(萘乙酸)解决的是插穗所生不定根数量较少和移栽不易成活的问题。

(3)切根技术与增根激素处理相互结合应用,提高扦插苗根系质量和移栽成活率。嫩枝扦插所生不定根数量较少,利用切根技术破除不定根顶端生长优势(即限制根长生长),利用增根激素处理,促使不定根分生出大量须根,须根质量是苗木移栽成活的关键,可以维持扦插苗炼苗和移栽后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和营养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现采用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发明所涉及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二次激素处理促进培忠杉扦插生根成苗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扦插床建设

建设自动化喷雾扦插池,使用电子定时继电器,喷雾间隙与喷雾时间可自动控制;扦插池侧面和底部排水通畅,避免基质水分过多时难以排水;扦插基质使用珍珠岩,装填厚度35cm,珍珠岩在扦插前7天使用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消毒;扦插池上方2m处,搭设可移动的遮阳网(遮光率50~60%)。

2、采集枝条、制备穗条

6月下旬~7月上旬,剪取1~2年生扦插苗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制作插穗,采集枝条和制作插穗过程中喷水保湿;插穗制作规格为:长度13~15cm,粗度4mm以上,顶端保留3片或4片复叶,上下切口要求平滑。

3、诱导生根激素处理

扦插前,使用1000mg/L诱导生根激素(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等质量比例混合)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cm处,浸泡时间15秒。

4、扦插

扦插密度为5cm×10cm,扦插深度为穗条长度的1/2~2/3。

5、插后管理

水分管理:扦插后,根据天气情况,使用自动喷雾系统对扦插床面进行喷雾,喷雾时间和间隔分别为5~10S和2h,以保持插穗叶面湿润。

定期消毒:扦插后,每隔7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液喷洒基质和穗条进行消毒。

遮阴:晴天,9:00-16:00使用透光度50~60%的遮阳网遮阴。

6、切根处理

扦插后50~60天,将生根的插穗由基质中轻轻取出,使用锋利剪刀对不定根进行短截,保留长度为5cm左右。

7、增根激素处理

使用1000mg/L萘乙酸NAA溶液浸泡切根后的不定根基部3~5cm处,浸泡时间10秒。

8、二次插后管理

插穗埋入基质:将增根激素处理后的生根插穗再次轻轻埋入珍珠岩基质中,株行距5cm×10cm;

水分管理:适时适量喷雾,以保持叶面湿润为度;

定期消毒:每隔7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液喷洒基质和穗条进行消毒;

叶面追肥:每隔10天使用0.1%的可溶性复合肥溶液对扦插苗进行叶面追肥,追肥3次。

9、炼苗

二次插后30~40天,可以将扦插苗移栽炼苗。炼苗基质选用黄心土∶草炭土∶珍珠岩=2∶3∶1,充分混合。移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基质湿度适量浇水即可。移栽前期,阳光较强时稍许遮阴,苗木成活后可完全不用遮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