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银杏叶片提前变色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538阅读:1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银杏叶片提前变色的栽培方法,尤其是使银杏叶色提前变黄的技术,是一种使银杏观赏期提前的方法,可满足国庆节游人观赏的需要。



背景技术: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银杏生长较慢,寿命长,集观赏、果用、材用、药用价值于一身,其生命力强,分布广泛。

银杏叶互生,叶柄长0.8~2.4 cm;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4~9cm,具细脉。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银杏因其独特的叶形,优美的叶色(秋)及树形,在园林绿化中已广泛栽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银杏广泛分布,其中以苏北、山东栽培最多。银杏为肉质根,虽然适应性强,但抗性差,常因降雨、干旱,引起叶片早衰,造成叶片提前变黄,甚至落叶。在旅游区,可利用该生物学特性,采用人工控制银杏栽培基质水分,达到水分胁迫的效果,加快其叶绿素的降解,使其提前变色,可提升银杏的景观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银杏叶色变色迟,观赏期滞后的问题。针对银杏变色期的不足,依据银杏抗性差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质栽培银杏树控制其变色时间的新方法。立秋后通过水分胁迫,使其叶片叶绿素首先降解,可使银杏叶色提前变黄,其观赏时间可提前至国庆节。其特点是:

1、其栽培基质组成简单易取,具体为黄沙、厩肥、表土、腐熟秸秆。

2、栽培基质的配比范围为“25-30%黄沙+20-30%厩肥+20-30%表土+20-30%腐熟秸秆+0.03-0.05%交联聚丙烯酰胺”。

3、混合均匀后用锥形堆土定植胸径8-15cm银杏,堆土下截面面积为银杏胸径的12倍以上,定植的株行距为3.5~4.5 m× 3.5~5.5 m。

4、栽培银杏时,不开挖种植穴,采用堆土栽培银杏,方便,且有利于水分控制。

5、每年3月初每株补施尿素150-300 g,培养健康叶片。

6、进入9月中旬,如遇降雨,临时采用熟料薄膜等避雨设施避雨栽培,使基质水分控制在18-26%,干旱胁迫约15d,可加速银杏叶片叶绿素降解,使银杏叶的变色期提前至十月初。

本发明不开挖种植穴,操作简便,就地取材。随着对森林旅游要求的提升,银杏叶色转黄的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保证银杏健康生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银杏的观赏价值,具有良好的推广可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使银杏叶片提前变色的栽培方法:具体为选择胸径8-15 cm健康银杏植株,不开挖种植穴,用配比为“25-30%黄沙+20-30%厩肥+20-30%表土+20-30%腐熟秸秆+0.03-0.05%交联聚丙烯酰胺” 的基质,采用锥形堆土定植银杏树,株行距为3.5~4.5 m× 3.5~5.5 m。

每年3月初每株多点穴施尿素150-300 g,培养健康叶片。9月中旬,如遇降雨,用塑料布等避雨设施防护,使上述基质的含水量降低至18-26%,进行干旱胁迫15d,可加速其叶绿素降解,银杏叶片可提前至十月一日变黄,其黄叶观赏期可提前至10月初。

本实例所用基质配方,是根据银杏树的生物学特性做出的选择;采用锥形堆土定植,有利于实施熟料布覆盖防水;干旱胁迫方法是基于多年的试验、观测得出的结果;株行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变化,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